文档详情

对新加坡电影发展的影响及趋势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52KB
约5页
文档ID:420056142
对新加坡电影发展的影响及趋势_第1页
1/5

对新加坡电影发展的影响及趋势   [摘要]新加坡政治文化是儒家政治文化与西方民主政治文化的混合体,可归为威权主义威权主义对新加坡电影开展既有积极影响〔使新加坡电影业得到复苏并有所开展〕,也有消极影响〔电影审查过于严苛,电影题材受到限制,局部电影不能在影院公映,电影从业人员的发明力、活力和自由受到束缚,并依赖政府〕随着时代变迁,新加坡政治文化将由威权主义向现代民主政治文化转型,新加坡电影业的开展环境将变得宽松,新加坡电影业将日益繁荣   [关键词]政治文化;新加坡电影;影响;开展趋势   ※基金工程:本文系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开放课题“当代新加坡的民主政治文化研究〞〔工程编号:dm1012〕研究成果   一、新加坡的政治文化   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有近140年历史,独立后继承了英国的政治遗产——议会民主制新加坡实行多党制,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每次国会选举,该党几乎囊括国会所有席位,随后组阁主政   新加坡近80%人口是华人,“李光耀等人民行动党骨干成员大多是华人的后裔,尽管他们大多有留学西方的经历和教育背景,但儒家文化的长期浸染对他们的政治活动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1]。

学者李路曲在?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一文中认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皇权主义、等级观念、清官思想和集团意识〞[2]儒家政治文化的血脉在李光耀等人民行动党元老的身上得到延续不过,李光耀等政治强人也吸收了西方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一些因素〔包括宪政、民主、法治等〕因此,他们的执政理念实际上是“中西合璧〞,就像新加坡的城标鱼尾狮身像的蕴意〔狮身代表东方文明,鱼尾代表西方文明〕,结合了儒家政治文化的主要成分和西方民主政治文化的一些成分,精心打造“好人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总体而言,新加坡政治文化可归为威权主义   二、政治文化对新加坡电影开展的影响   新加坡电影史可追溯到1902年这一年,印度人巴里带了一批欧美电影到新加坡公映,引起轰动20世纪20年代,新加坡出现一批影片公司1933年,新加坡推出第一部外乡电影?疯狂的莱拉》在新加坡电影史上的黄金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每年推出约20部电影,共推出了近400部华语、马来语、英语和方言影片   1959年,新加坡摆脱英国统治,赢得自治,1963年参加马来西亚,1965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建国初,新加坡政府忙于经济、民生和社会建设,对文化艺术事业无暇兼顾,因此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新加坡电影业未得到政府支持,同时原来的两大电影公司〔邵仁枚、邵逸夫兄弟的马来亚电影制作公司、陆运涛的国泰影片公司〕先后退出新加坡,导致新加坡电影业处于低潮时期。

  “1989年,新加坡文化艺术咨询理事会提出了国家艺术开展报告书,该报告书被认为是新加坡文化艺术开展的分水岭,说明政府在国家稳定、经济开展的根底上,开始加强文化自身的建设〞[3]从此,新加坡政府逐渐重视和支持新加坡电影业据新加坡电影委员会网站资料,1991年,由英国导演ArthurSmith在新加坡制作的电影MediumRare获准发行,成为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推出的首部电影[4]1995年,邱金海推出的?面薄仔》〔MeePokMan〕是首部由新加坡人执导的电影1998年,新加坡政府成立电影委员会,以推动新加坡电影业该机构推出“电影制作人培育方案〞和“剧本创作津贴〞,并对局部电影制作进行投资在政府扶持下,新加坡电影业开始复苏并有所开展据新加坡电影委员会网站资料,1991至2022年,新加坡共制作76部电影,但在新加坡影院公映的电影为55部,2022至2022年,新加坡共制作99部电影,但在新加坡影院公映的电影为50部[4]   〔一〕政治文化对新加坡电影开展的积极影响   如前述,新加坡政治文化是儒家政治文化与西方民主政治文化的混合体,可归为威权主义,这种政治文化决定了新加坡政府必然是威权政府。

威权政府是具有极高权威的政府、强有力的政府、强势政府,其对国家运转和社会开展具有主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行动党及新加坡政府高瞻远瞩,善于筹谋,用心描绘新加坡国家建设和社会开展蓝图,使新加坡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崛起,成为令世人惊叹的现代化兴旺国家建国初,文化艺术开展不是当务之急,因此新加坡电影业得不到政府重视和支持,走了下坡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新加坡已崛起,新加坡政府方才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大力扶持新加坡电影业,专门成立电影委员会,以推动电影业在政府强力干涉下,新加坡电影业得到复苏并有所开展:1991至2022年,平均每年制作475部电影;2022至2022年,平均每年制作198部电影〔几乎到达新加坡电影史上的黄金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均产量〕   一批新加坡电影还走出国门,乃至获得国外种种奖项:邱金海执导的?面薄仔》获1996年福冈亚洲电影展特别评审奖;邱金海执导的?12楼》是首部在戛纳电影节放映的新加坡电影;邱金海执导的?伴我行》获2022年都灵国际电影节最正确导演奖等三个奖;王礼人执导的?血溅芽笼》获2022年香港亚洲电影节最正确新人影片;托尼·艾尔斯执导的?家乡的故事》获2022年新南威尔士文学奖最正确剧本奖;唐永健执导的?吃风》获2000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新人奖和2000年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等等。

2022年,新加坡主办“新加坡季在伦敦〞活动,压轴工程是新加坡电影周,期间放映了?小孩不笨》?跑吧!孩子》?12楼》等8部精选片这些电影以独有的方式展示新加坡的都市场景和文化特色,获得伦敦评论界的好评〞[5]   〔二〕政治文化对新加坡电影开展的消极影响   新加坡威权主义包含一定的独裁成分这决定了新加坡政府具有一定的独裁成分新加坡有普选、多党竞争、三权分立等民主外衣,但其骨髓还是“一党独大〞,人民行动党驾驭和主导新加坡政治领域乃至社会各领域人民行动党及新加坡政府对电影业的监管和控制是由电影审查员委员会来履行的1959年新加坡自治后,电影审查员委员会由内务部负责,1963年该委员会被并入文化部,目前该委员会属于新闻与艺术部   1967年和1972年,邵氏兄弟的马来亚电影制作公司和陆运涛的国泰影片公司先后撤出新加坡,个中缘由恐怕包含着对新加坡的高压政策及电影审查员委员会的不满   人们普遍认为,新加坡电影审查制度以严格著称,然而,新加坡媒体开展管理局局长策略关系司长兼新加坡电影委员会司长文树森2022年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澄清:“其实这是一个错觉,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新加坡是一个多元化、多种族的国家,因此在波及到宗教、政治方面等敏感问题时会考虑得多一些,但这种审查不是全盘拒绝一部影片的放映,而是根据一些镜头来定义适合哪个年龄的人观看而已,一般的电影在新加坡都能够通过。

〞[6]文司长的辩白有一定道理,但难以让人信服考虑到新加坡威权主义,电影审查员委员会在波及政治敏感问题时会“考虑得多一些〞应意味着“考虑得很多〞,以致存在这些问题的电影很有可能夭折或被禁止公映1991至2022年,新加坡共制作175部电影,而得以在新加坡影院公映的电影为105部在影院公映的电影题材多为生活类、教育类、喜剧类、恐怖类和战争类,如?美好冤家》?小孩不坏》?吓到笑》?血肉盛宴》?新兵正传》等,而政治类电影几乎没有,更不用说主题为批评政府或者重要官员的电影缺位了   此外,新加坡威权主义一方面推动了新加坡电影业的开展,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新加坡电影从业人员的发明力、活力和自由,使他们对政府产生某种依赖   三、开展趋势   就人类社会进程而言,民主乃大势所趋今天,世界上绝大局部国家都已经实现了民主政治或者正处在民主化的过程之中〞[7]新加坡也不会例外新加坡威权主义并非一成不变李光耀1991年在接受?经济学家》杂志记者采访时说:“一旦你到达了一定的工业水平,你就有了一支受过教育的劳动大军……如果你继续维持一种威权主义制度,你将陷入各种僵局你一定要设计某种代议制这将使实现工业化的下一阶段顺当些。

以后,你可能会看到公民社会开始的情况,人民结成他们自己的团体……只是到那时,你才能的确看到我愿称之为积极的基层民主的开端〞[8]正如李光耀所言,近几十年来,NGO〔非政府组织〕在新加坡层出不穷,1994年初注册的NGO有4562个[9]这说明新加坡公民社会在形成之中在新加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群众的政治参与有了较大的开展,主要表现在新闻舆论、宗教等其他一些社会团体上国内报刊不断登载人们对各种政治提出批评意见的投函市民社会的兴起给曾经‘铁板一块’的新加坡政治注入民主的因素〞[10]2022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大众大会上表示,新加坡政府愿意开放政治言论空间,公民可在原自由演讲场所——芳林公园进行户外示威就政坛风景而言,人民行动党的影响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在2022年新加坡国会选举中,该党得票率从2022年国会选举时的666%降到了6014%,差点跌破60%的心理关口   暨南大学庄礼伟教授认为,“1965年正式建国的新加坡或许能够在60年后,即2025年时,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比拟稳健成熟的民主国家〞,这是“一个有待证实的‘新加坡猜测’〞[11]   可以预见,随着新加坡的政治文化由威权主义向现代民主政治文化转型,新加坡政府对电影业的干涉会逐渐减少,电影审查制度会有所放松,新加坡的电影业的开展环境将变得宽松,从业人员将激发出更多的发明力和活力,电影产量和质量将逐步提高,新加坡电影业将日益繁荣。

  [参考文献]   [1]刘建文.论软国力建设对新加坡现代化的作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2]李路曲.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演变[J].东南亚研究,1991〔03〕.   [3]武坤.新加坡电影开展过程坎坷[N].云南信息报,2022-07-10.   [4]FILMCATALOGUE[OL].http://www.smf.sg/SingaporeMediaCity/SFC/Pages/FilmCatalogue.aspx.   [5][新加坡]鲁虎.新加坡要做亚洲电影之都[J].中国—东盟博览,2022〔01〕.   [6]肖扬.新加坡电影审查严格是一种错觉[N].北京青年报,2022-10-06.   [7]邢悦.国际关系学入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5.   [8]古姆·罗沃.亚洲的崛起——美国为什么将随着亚洲的经济繁荣而繁荣[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49.   [9][马来西亚]冯久玲.亚洲的新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410.   [10]李保英,高奇琦.“亚洲价值观〞与新加坡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22〔01〕.   [11]庄礼伟.越南与新加坡:两种政治模式下的民主方程式[J].大经贸,2022〔10〕.   [作者简介]陈强〔1971—〕,男,广西鹿寨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研究员,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文化黎珏辰〔1978—〕,女,广西柳江人,硕士,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根本理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