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钻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钻具在孔内被岩粉、钻粉沉埋或被孔壁坍塌物、流砂等埋住,不能转动,不能提升,也不能通水时,叫埋钻事故埋钻事故往往发生在孔底,陷埋物不仅填盖在钻具上部,而且填满在钻具周围,单纯的埋钻事故较少,多因其它钻具事故,处理时间较长而引起埋钻事故,其中钻粉事故的情节较为严重一、埋钻事故的原因1. 孔壁垮塌引起孔壁垮塌的因素是:(1)岩层本身松散破碎、胶结薄弱,例如严重的风化层、松软的煤层、流砂层等钻孔穿过这些岩层时又未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2)泥浆质量不符合要求,如失水量大,含砂量高,泥皮厚而疏松,未起到保护孔壁的作用3)钻具受压过重,成弯曲状态,转动厚发生剧烈振动碰击孔壁4)在松散岩层中冲洗液流速过高,将孔壁冲毁后,钻孔超径,上升的冲洗液在此形成涡流,对孔壁产生严重冲刷,引起松散岩层的塌陷5)随着冲洗液的大量渗漏,冲洗液渗入岩层裂隙与孔壁裂隙,促使岩石膨胀、位移和解体在孔内无液柱反压力平衡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坍塌2. 岩粉沉淀钻孔中大量岩粉沉淀的原因在于:(1)所钻的岩石松软,进尺速度快,产生大量岩粉,未能迅速而及时地排除2)泥浆质量差,胶体率差,切力不够,对岩粉悬浮和携出能力差3)水泵工作不正常,排出的冲洗液量不足。
4)钻杆接头部份漏水严重,冲洗液未到达孔底即返回地表5)停泵时间较长,而钻具有未提离至安全孔段6)孔内岩粉很多,没有专门捞渣3. 钻粉聚集孔底钻粉大量聚集可能在下述情况下发生:(1)钢粒钻进时投砂量过多,送水量太小,钻粉已经较多时又未及时捞取或排出2)钢粒钻进时岩石由硬变软,未减少投砂量,使孔内钻粉增多3)钢粒钻进换硬质合金钻进时,因钻粉捞取不净,造成在小孔径内埋挤粗径钻具4)钢粒钻进换径时,由于冲洗液上升流速在换径处突然减低,会引起钻粉沉淀埋钻发生埋钻前有如下征兆:1.埋钻前,下钻不能到底,钻进中钻具回转阻力增大时有蹩车的现象,提动、回转钻具,阻力略微减轻,但接着阻力又增大;2.开始有些堵水,继而产生严重蹩泵现象,随着孔口就不返水,时间愈长,事故情节与愈恶化二、埋钻事故的预防1. 钻孔穿过松散破碎、容易坍塌的岩层或流砂层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一般采用比重较大,失水量低,粘度适宜的泥浆就能解决问题,必要时还得使用粘土球固壁、水泥固壁,直至下套管护孔2. 加强泥浆管理应经常检查泥浆的性能指标,必要时要进行就能调整污染后要及时更换新鲜泥浆,循环槽、水源箱、沉淀箱等应经常清理3. 保持水泵有足够的泵量、泵压。
当泵量、泵压不足时,不能凑合钻进钻进中应避免冲洗液循环中断,尤其是钻进砂层、松软岩层更应特别注意提钻前,应先冲孔,使孔内岩粉排除干净,待提出机上钻杆后,方能停泵4. 钻具在孔内时不能停止冲洗液循环因故修理水泵时,必须把钻具提至安全孔段5. 钢粒钻进时必须带取粉管回次开始和终了都要用大泵量冲孔当孔内岩、钻粉超过0.3m时,应专门捞粉在孔底岩粉较多的情况下,每次下钻利空底有一定距离时,即应开泵,边冲洗边扫孔,切忌一下到底6. 钢粒钻进时要正确掌握投砂量和送水量钢粒钻进换硬质合金钻进以及钢粒钻进换径时,孔底钻粉必须捞取干净7. 处理其它事故时,防止同时发生埋钻事故当发生卡钻、跑钻、断钻杆等事故时,如果冲洗液尚能循环,千万不要立即停泵,而应首先冲孔,再进行处理如不能循环,应加速排除上述事故,以免钻具在孔内放置过久而埋陷8. 为了防止不稳定孔段岩层坍塌,提钻时应向孔内回灌冲洗液三、埋钻事故的处理埋钻事故用强拉硬顶的方法往往不能收效排除这类事故往往采取一下措施:1. 首先进行强力开泵冲孔,以求用冲洗液冲散坍塌物,并排出孔外在强力开泵情况下串动钻具,并逐步扩大串动的范围对于不太严重的埋钻事故这样处理往往可以排除。
2. 若填埋很厚,其程度比较严重,经上述方法处理无效时,可将填埋物以上的钻杆反上来,然后下入同径钻具送水钻进待将填埋物钻掉,并冲洗干净用丝锥捞取事故钻具3. 如捞取不动时,可把岩心管、异径接头以上的钻杆全部反回,再用透空的方法处理4. 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收效最后只有采取割、磨的方法处理如条件允许,亦可换小一级的孔径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