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地质灾害1.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危害重难点)2.掌握主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重点)3.运用地图说明主要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重难点)[根底·初探]教材整理1 地震阅读教材P15第2段~P19第3行 ,完成以下问题1.地质灾害概念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 ,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平安的现象或过程2.地质灾害类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3.地震(1)概念: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2)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 ,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3)危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 ,还可以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 ,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4)烈度①概念: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②影响因素:震级越高 ,烈度越大;距震中距越近 ,烈度越大;震源浅 ,烈度大;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5)主要分布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正误判断:(1)地震释放的能量用烈度表示 )(2)海啸能引发地震等次生灾害 )(3)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地震多发。
)【提示】 (1)× 地震释放的能量用震级表示2)× 地震能引发海啸、滑坡等次生灾害3)× 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震多发教材整理2 滑坡和泥石流阅读教材P19第2段~P20第1段 ,完成以下问题1.滑坡(1)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2)频发区:山区3)危害: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2.泥石流(1)概念: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分布:山区3)危害:除具有滑坡的危害外 ,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消灭性冲淤正误判断:(1)滑坡和泥石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2)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短时大量降水才能引发 )(3)滑坡比泥石流的危害大 )【提示】 (1)× 地震可能引发滑坡 ,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2)× 泥石流发生的水流可能是降雨 ,也可能是冰雪融水、水库溃坝水流等3)× 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灾害[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 ,请将你的疑问记录 ,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地震2016年2月26日智利北部沿岸发生6.1级地震 ,震源深度为60千米。
智利是地震多发国家 ,且在2019年和1960年 ,曾发生过8.8级和9.5级的超级大地震探讨: 智利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泼探讨: 7月26日的地震可能引发哪些次生地质灾害?【提示】 滑坡、崩塌、地裂缝等1.地震的根本概念2.地震强度的划分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震级烈度概念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 ,可用仪器测定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影响因素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的巩固程度个数一个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多个 ,不同地点烈度不同4.烈度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建筑物坚固程度关系正相关负相关负相关负相关负相关1.公元1900年以来 ,世界上发生的23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 ,有21起都是由于地震导致的 ,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答复(1)~(3)题次数国家4次中国(唐山、汶川等)3次伊朗2次土耳其、意大利1次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1)读表格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A.这些地震大多数为深源地震B.土耳其、意大利由于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故地震较多C.发生地震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D.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故地震较多(2)以下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 ,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 )①震级越大 ,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 ,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 ,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 ,破坏越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解析】 第(1)题 ,表中的强烈地震多为浅源地震;发生地震的国家多位于消亡边界;印度、巴基斯坦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第(2)题 ,震源越浅 ,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小 ,破坏越大 ,所以排除②、③ ,应选择C选项第(3)题 ,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答案】 (1)B (2)C (2)B 滑坡和泥石流由于近日普降大到暴雨 ,2016年1月28日福建三明市国道205线三元区局部出现了山体滑坡 ,造成交通堵塞 ,车辆无法通行 ,三明市公路部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 ,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抢险探讨:滑坡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提示】 岩体比拟破碎 ,地形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较差探讨:滑坡与泥石流的区别是什么?【提示】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1.滑坡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滑坡的形成分析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顺坡下滑的地质现象。
如以下图(甲图表示“滑坡发生区的俯视图〞 ,乙图表示“滑坡发生区的剖面图〞 ,剖面线是甲图中的虚线)2)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2.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是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 ,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 ,漫流堆积如以下图所示:3.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点比拟滑坡泥石流特点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发生条件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 ,构造运动强烈 ,多地震 ,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 ,地势起伏大 ,斜坡多 ,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 ,尤其是山区多暴雨 ,久雨天气 ,极易发生泥石流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 ,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危害滑坡的主要危害是对房屋和其他的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造成破坏和淤塞河道;泥石流除此之外 ,还会对城镇、矿山、乡村造成消灭性冲淤异同相同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主要由重力作用引起 ,人类活动可诱发 ,破坏力极强 ,由外力作用导致 ,具有突发性不同点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2.以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读图 ,答复以下问题。
1)从地形条件看 ,泥石流多发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说明山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2)从降雨条件看 ,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 ,其原因是什么?(3)图中A地并不是世界著名山脉分布区 ,但为什么是泥石流多发地?(4)图中B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地区 ,但却是泥石流多发地 ,为什么?【解析】 在山区、高原地区 ,地表起伏 ,因风化作用 ,产生的碎屑物质多 ,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 ,就易形成泥石流答案】 (1)山地坡度陡 ,泥石易被雨水冲走山地风化作用强 ,产生的碎屑物质多2)小雨时 ,地表泥石不能被雨水带走 ,泥石逐渐积累一遇暴雨 ,积累的泥石便随水而下 ,形成泥石流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3)这里气候干旱 ,风化作用强 ,地表碎屑物质多;在干旱地区 ,往往降雨变率大;干旱地区地表缺乏植被。
4)B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寒冷 ,冻融风化作用强 ,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冬季多冰雪 ,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 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探讨:我国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哪个地区?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提示】 西南地区探讨:地中海沿岸泥石流多发生在哪个季节?【提示】 冬季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降水多第一 ,明确该图是用点阵的方法表示泥石流的分布点数越多越密集的地方 ,泥石流分布发生越频繁第二 ,按大洲、国家看 ,泥石流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和欧洲 ,泥石流最少的是大洋洲、南极洲第三 ,从地形看 ,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山地、坡度较陡的地区3.读某区域等高线图 ,答复(1)~(2)题1)图中各地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甲处 B.丙处 C.戊处 D.壬处(2)甲处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包括( )①地形平坦 ②地形陡峻 ③松散物质丰富④松散物质稀少 ⑤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⑥短时间内无大量水流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解析】 第(1)题 ,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