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目录第一部分、装配式结构的节点 ....................................1、结构性节点 . ..............................................2、非结构性节点 . ............................................第二部分、质量把控 ............................................1、一深化设计 . ..............................................2、组织策划与现场布置 .......................................2、 1 组织策划 ...............................................2、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垂直起吊 . ................................................3、 1 垂直起重设备及用具 .....................................4、施工要点 . ...............................................4、 1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 ....................................224668889910101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第一部分、装配式结构的节点目前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建造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是采用叠合现浇方式进行连接的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框架,主要构件有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内墙隔板、预制楼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等。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与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一样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等非结构构件也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相应的构件相似1、结构性节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结构性节点主要有柱 - 柱连接、梁 - 柱连接、主 - 次梁连接节点1.1 柱 - 柱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往往关系到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结构抗倒塌能力,是框架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最后一道防线,及其重要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常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方式实现,灌浆套筒预埋与上部预制柱的底部,下部预制柱的钢筋伸出楼板现浇层之上,预留长度保证钢筋在灌浆套筒内的锚固长度加上预制柱下拼缝的宽度现场安装时,通过“定位钢板”等装置固定下部伸出钢筋,使得下部伸出钢筋与上部预制柱的套筒位置一一对应,如图所示待楼层现浇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毕后,吊装上部预制柱,下部钢筋伸入上部预制柱的灌浆套筒内,预制柱经过临时调整和固定后,进行灌浆作业预制柱可以制作成方柱或圆柱等多种形式,采用灌浆套2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筒的柱 - 柱连接均可以实现较好的连接效果1.2 梁 - 柱连接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中,预制梁 - 柱连接节点对结构性能如承载能力、结构刚度、抗震性能等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深远影响着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可行性和建造方式,故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形式往往决定于预制梁 - 柱连接节点的形式。
预制梁 - 柱连接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我国普遍常用的连接主要是节点区现浇的“湿”连接形式根据预制梁底部钢筋连接方式不同,分为预制梁底筋锚固连接和附加钢筋搭接连接前者连接中,预制梁底外伸的纵向钢筋直接伸入节点核心区位置进行锚固,这种节点必须有效保证下部纵筋的锚固性能,一般做法是将锚固钢筋端部弯折形成弯钩或者在钢筋端部增设锚固端头来保证锚固质量和减少锚固长度采用该连接的预制梁下部纵筋往往不伸入节点核心区,而是通过伸入或者跨过节点核心区的附加钢筋与梁端伸出的钢筋进行搭接,再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该连接形式最常见的做法是预制梁端部预留一小段 U 形薄壁键槽,梁底纵筋在键槽端部截断,附加钢筋贯穿节点核心区,并置于键槽内1.3 主 - 次梁连接我国常规民用建筑结构中,多采用主、次梁来支撑楼本及承受楼板荷载,故“等同现浇”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也大量存在着预制主 - 次梁的连接预制次梁也采用叠合现浇形式,次梁上部受力纵向钢筋在现场绑扎到位后,与楼板上部钢筋一同被浇筑于后浇层内3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预制主 - 次梁连接节点常采用整浇式或者搁置式连接形式多数整浇式预制主 - 次梁连接中,预制主梁中部预留现浇区段,底筋连续,预制次梁底筋伸出端面,伸入预制主梁空缺区段内,再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连接。
由于预制主梁中部预留缺口,增加预制和吊装难度,故也可设置预制主梁不留缺口的整浇主 - 次梁连接该连接在主梁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抗剪钢板,同时预留与次梁下部钢筋连接的短钢筋,预制次梁吊装到位后,下部伸出钢筋与主梁的预留短钢筋通过灌浆套筒进行连接搁置式预制主 - 次梁连接则往往不连接下部次梁钢筋,仅在次梁端部设置突出台阶或者“扁担”钢板,搁置于预制主梁预留的小型缺口上,如图所示该连接满足在预制次梁受剪承载力的情况下,形成了“铰接”节点,更加符合一般结构计算假定2、非结构性节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墙构件与主结构的连接为非结构性节点,根据墙板的类型不同,主要有外挂墙板连接2.1 外挂墙板连接墙板作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围护结构,一般不作为结构性构件考虑,以减少外挂墙板对主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从外挂墙板适应主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变形的类型不同,可分为转动式、平动式和固定式根据连接形式不同,又可分为点挂式、线挂式和点线结合式2.1.1 点挂式4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预制外挂墙板在合适位置处设置金属制预埋件,仅依靠预埋金属件通过螺栓或者焊接于主结构相连,呈“点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允许外挂墙板在主结构建造完成后进行安装施工,属于“后挂法”,不影响主结构的施工进度,安装较为灵活,但预埋金属件往往突出楼板,影响了建筑使用。
2.1.2 线挂式墙板场安装时,预留钢筋深入楼板或者框架梁的后浇区域,通过预留钢筋和后浇混凝土实现外挂墙板与主结构的“湿连接”,连接性能可靠,整体性较好,但需要与主结构楼层同时安装,施工步骤较为固定2.1.3 点挂式和线挂式相结合, 即形成了点线结合的连接方式, 采用该种形式连接的外挂墙板分布式地预留分布钢筋,同时保留预埋金属件;现场安装时,主结构相对应位置处预留局部后浇区,墙板首先通过预埋金属件进行固定,预留钢筋伸入局部后浇区,再对该区域浇筑混凝土,完成整体连接;该连接具有点挂式连接的“后安装”特点,同时局部“湿连接”保证了较好的整体性,但墙板安装步骤略繁琐第二部分、质量把控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是工程品质的有力保证建造满足抗震要求、质量要求、外观要求的装配式建筑,以下 7 个环节需要重视5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1、 一深化设计1.1 掌握深化设计要求预制构件制作详图应综合设计各专业和生产、施工的预留埋设要求绘制当发现详图中有冲突时,应及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以便预制构件设计方能及时修改核查预制构件详图,确保满足规范要求,确保符合安装需求。
施工方应了解装配式相关国标、规范,在深化设计时检查预制构件制作详图的内容和深度等要素是否满足预制构件制作、工程量统计的需求和安装施工要求1.2 完成深化设计内容外墙装饰饰面在进行深化设计时,应注意面砖、装饰混凝土、石材等排版详图,注意材料种类与用量应满足设计需求,同时石材采购应满足骨料强度和饰面美观的要求外墙节能保温构造:保温构造应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注意保温材料选型及连接件选型,确保布置详图准确无误同时应验算设计性能,完成设计计算验证过程6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1.3 预制构件生产应注意环节生产计划:施工方应根据图纸需求,及时参与预制构件生产计划的设计与调整,确保构件生产制作稳步运行模具方案:施工方应确保图纸设计满足施工需要,并根据图纸,协同检查模具方案制作是否存在问题,尽早提出修改意见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 构件质量对后期装配安装施工影响较大,应注意与构件生产厂家及时沟通构件强度应及时检测,不符合安装需求应及时重做;尺寸与实际要求相差过大,也应及时联系厂家纠偏存放及运输方案 : 随用随到及减少运输距离是确保装配式安装施工用地节约的有力保证2、 组织策划与现场布置2、 1 组织策划工程项目明确后,应该认真编写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要突出装配式结构安装的特点,对施工组织及部署的科学性、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施工方法选用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进行科学的论7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及质量把控证;能够达到科学合理地指导现场,组织调动人、机、料、具等资源完成装配式安装的总体要求;针对一些技术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布置构件堆场 : 外墙装饰饰面在进行深化设计时,应注意面砖、装饰混凝土、石材等排版详图,注意材料种类与用量应满足设计需求,同时石材采购应满足骨料强度和饰面美观的要求布置运输构件运输车辆装卸点 : 装配式建筑施工构件采用大型运输车辆运输车辆运输构件多,装卸时间长,因此,应该合理地布置运输构件车辆构件装卸点,以免因车辆长时间停留影响现场内道路的畅通,阻碍现场其他工序的正常作业施工装卸点应在塔式起重机或起重设备的塔臂覆盖范围内,且不宜设置在道路上3、 垂直起吊3、 1 垂直起重设备及用具塔式起重机 : 目前,用于建筑工程的塔式起重机按架设方式分为固 定式、附着式、内爬式,按变幅形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