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沪深300指数知识精选版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KB
约10页
文档ID:231548077
沪深300指数知识精选版_第1页
1/10

沪深300指数基础知识精选版沪深300指数点位如何计算?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 以基日300只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沪深300指数采用派许 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报告期指数二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期X1000其中,调整市值二工(股价X调整股本数),基期亦称为除数 指数计算实例:假定选择三个股票作为样本股计算指数,以基日 股票总调整市值为基值,基点指数为1000点股CE示E自由流 通股本由通例 自流比股整本调日 基日 第价) 盘元 收—值价) 盘元 收—值w(%A00 ■VJ -• ■o o o or?00 a5004■900B00 o cc?005%44%5000 %9OOO35O 久O O23Co nu o LT?00 %%28Oss11OO2000 ■UJ ■ •9OO LC?9O O nu ■ •8 <--a00 Tim-第一日指数二 177100/181000 X 1000=978. 45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如何拣选?编制沪深300指数,首先需要确定样本空间沪深300指数样本空间股票需满足以下条件:(1) 上市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股票上市以来日均A股总 市值在全部沪深A股中排在前30位;(2) 非ST, *ST股票,非暂停上市股票;(3) 经营状况良好,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财务报告 无重大问题;(4) 股价无明显的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5) 剔除其他经指数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

确定样本空间后,再按照以下方法选择沪深300指数的样本 股:计算样本空间内股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A月殳日 均成交金额与日均总市值;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的A股日 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对剩余股票 按照最近一年日均A股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 300名的股票作为样本股沪深300指数编制有哪些特点?沪深300指数以调整股本作为权重,调整股本是对自由流通 股本分级靠档后获得的以调整后的自由流通股本而非全部股本 为权重,沪深300指数更能真实反映市场中实际可供交易股份的 股价变动情况,从而有效避免通过大盘股操纵指数的情况发生 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确保样本公司的股本发生微小变动时用于 指数计算的股本数相对稳定,以有效降低股本频繁变动带来的跟 踪成本沪深300指数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缓冲区技术的采用使每次调整的幅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指数能够保持良好的连 续性沪深300指数误差如何调整修正?当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发生以下事件时,会对指数进行相应 修正,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除息:凡有样本股除息(分红派息),沪深300指数不予修 正,任其自然回落;而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在样本股除息日前按 照除息参考价予以修正;除权:凡有样本股送股或配股,在样本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 正指数,按照新的股本与市值计算样本股调整市值。

修正后调整市值二除权报价X除权后的调整股本数+修正前 调整市值(不含除权股票)停牌:当某一样本股停牌时,取其停牌前收盘价计算即时指 数,直至复牌;股本变动:凡有样本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配 股上市和内部职工股上市引起的股本变化等),在样本股的股本 变动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调整市值二收盘价X变动后的调整股本数+修正前调 整市值(不含变动股票)样本股调整:当指数样本股定期调整或临时调整生效时,在生效 之日前修正指数沪深300指数为什么会采取分级靠档的办法?上市公司自由流通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频繁地变化, 为了适度保持指数的稳定性,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计算沪深300 指数时,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即根据自由流通股本所占A股总 股本的比例(即自由流通比例)赋予A股总股本一定的加权比例, 以使用以计算指数的股本保持相对稳定自由流通比例二自由流通量/A股总股本调整股本数二A股总股本X加权比例沪深30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自由涼通比例W1CI(10,(20,(30,(40,(50,(60,(70,>80(%)20]30]40]50]60]70)80)加权比例闿自由凉通 比例20304050607080100股票股票A股票B股票C膿总股本100,0008,0005,000非自由渝通股本91,0004, 500900自由流通量=A股总股本-非自由渝通股本9,0003,5004, 100自由流通比例二自由渝通量/ A股总股本9・0%43. 882.0%加权比例9.0%50%100%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确保样本公司的股本发生微小变动时用 于指数计算的股本数相对稳定,以有效降低股本频繁变动带来的 跟踪成本。

沪深300指数股份变化特点如何把握?谈到流通股变化就不得不提一下自由流通量,反映市场中实 际可交易股份的股价变动情况,沪深300指数剔除了上市公司股 本中的不流通股份,以及由于战略持股性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基 本不流通的股份,剩下的股本部分称为自由流通股本,也即自由 流通量此外,公司发行在外的A股总股本中,限售期内的限售 股份和以下六类股份属于基本不流通的股份:(1) 公司创建者、家族、高级管理者长期持有的股份(2) 国有股(3) 战略投资者持股(4) 冻结股份(5) 受限的员工持股(6) 交叉持股(7) 上市公司公告明确的限售股份和上述六类股东及其一致行 动人持股超过5%的股份,都被视为非自由流通股本股票指数期货的本质特征?股指期货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重要制度创新,在全球金 融市场的平稳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金融全球化进程的 加速,目前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股指期货 与传统的股票、债券等工具不同,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市 场上经常出现对股指期货产品特征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将股指期货的投资行为简单理解为是对股价指数的 点位进行博弈,误读为是对未来点位的赌博。

这其实是完全漠视 了期货市场内在的风险管理职能,忽视了商品期货已经在上百年 的发展历程中充分体现的套期保值的功效,也忽视了全球金融期 货20余年来稳妥发展的客观事实期货市场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早 期是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为了有效规避远期价格风险而逐步发 展起来的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汇率市场、利率市场及股票市场迫切需 要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除了商业银行开展的场外业务外,芝加 哥商业交易所等一批期货交易所适时推出了外汇期货、利率期货 及股票指数期货,为管理金融市场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工具其实,股指期货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取 得长足发展,正是由于其所具备的积极的经济功能,股指期货最 重要的职能就是风险管理职能,不是表面所看到的资金转移和盈 亏转化,而是隐含的风险在不同偏好的投资者之间转移,从而达 到主动管理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套期保值和套利功能在 股指期货市场上得到有效发挥,是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国民经 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对完善 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市场呼唤风险管理工具。

借鉴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股指期货就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的需求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在 本世纪初的网络股泡沫砺:灭时期,还是在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所 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的股指期货市场都保持着平稳运行 的格局,有效发挥了风险管理的职能,保持市场流动性,促进了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回顾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就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市场内在 风险管理需求是催生股指期货的主要动力二战后,西方国家普 遍奉行凯恩斯学说,主张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利用国家财政政 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刺激经济发展在战后几十 年里,西方国家的发展虽有起伏,但总的看来,无论速度、规模, 还是质量,都大大超过历史上的最好记录不过,到了 20世纪 70年代,伴随着“石油危机”的打击,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 策的负面效应,以及科技革命转入低潮等因素,致使各国经济普 遍陷入“滞胀”时期(1973T982年)于是现代货币主义、合 理预期理论、供给学派等各个流派,在西方经济学舞台上轮番上 场,认为滞胀正是执行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所造成的恶果,要消 除滞胀现象就必须取消以需求管理政策为基础的国家全面干预 经济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

由此,发 达国家市场机制的创新速度明显加快,金融期货应运而生继 1972年外汇期货出现并取得快速发展后,股票市场机制创新也 得到空前关注伴随滞胀的出现,美国股市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73-74年中跌幅超过了 50%o人们突然 间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金融工具可以利用,这对后 来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引入证券投资,并创造出股指期货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20世纪60年代也是美国基金业 突飞猛进的10年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 彻底改变了市场参与结构,市场交易量也逐年增高到1969年, 机构投资者实际上已经统治了纽约股票交易所60年代初,它 们的份额曾经不到1/3;现在,它们占公开发行股票交易量的 54%,公共基金交易量的60%o投资机构中增长最快的共同基金 现在持有大约500亿美元的资产,转手率为50%,也就是说每年 转手它们投资组合资产的一半,而在1962年,这一比率还只有 20%o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促成了 股指期货创新堪萨斯市交易所(KCBT)在1977年10月向美国商 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提交了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 并提议以道 琼斯的“30种工业股票”指数作为交易标的。

由 于道 琼斯公司的反对,KCBT改而决定以价值线指数(VaIue Line Index)作为期货合约的交易标的1979年4月,KCBT修改了给 CFTC的报告尽管CFTC对此报告非常重视,然而,由于美国证 券交易委员会(SEC)与CFTC在谁来监管股指期货这个问题上产 生了分歧,造成无法决策的局面1981年,新任CFTC主席菲利 蒲M约翰逊和新任SEC主席约翰夏德达成“夏德-约翰逊协 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CFTCo 1982年该协议在美国国会通过同年2月,CFTC即批准了 KCBT的报告2月 24日,KCBT推出了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交易4月21日,CME 也推出了 S&P500股指期货交易其后NYFE于5月6日推出了 NYSE综合指数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一诞生,就取得了空前成功,S&P500股指期货当 年成交量就高达150万张到了 1984年,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 易量已占美国所有期货合约交易量的20%以上,其中S&P500股 指期货交易量更是引人注目,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融期货合约 S&P500指数在市场上的影响也因此急剧上升如今,美国股指 期货市场已经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股指期货市场,其S&P500股 指期货及其迷你合约是全球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广泛运用 的管理股市系统性风险的有益工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