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纺织服装系第六章细纱参考幻灯片

日度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17.50KB
约60页
文档ID:150422209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纺织服装系第六章细纱参考幻灯片_第1页
1/60

1,第六章 细纱 本章要点: 1、细纱工序任务、地位 2、细纱机发展、工艺流程 3、细纱机喂入、牵伸、加捻卷绕机构; 作用原理 4、细纱机新技术新工艺概要,2,3,4,5,第一节 概述 一、细纱工序任务: (一)牵伸 将喂入品粗纱或条子均匀地抽长拉细若干倍到成纱所要求的细度(号数) (二)加捻 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回,是成纱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光泽、手感、耐磨性等物理机械性能,以满足以后织物的服用性、实用性和艺术性能等的要求6,(三)卷绕成形 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的成形要求卷绕在纱管上,使之便于运输、储存和后加工 二、细纱工序地位: 细纱纱锭总数标志着棉纺厂生产规模的大小,细纱工序产量决定纺部各工序机械的配备,细纱工序质量的好坏、产量的高低、消耗的多少以及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生产率水平也是棉纺厂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优劣的综合反映7,细纱机机台的多少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十一万纱锭以上为大一企业;八到十万纱锭为大二企业;五到八万纱锭为中型企业;四万纱锭以下为小型企业.细纱机产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水平.一档水平:38kg以上;二档水平:35kg以上;三档水平:30kg以上;,8,细纱工序的几个指标: 千锭时公斤数--------产量水平 一等一级品率--------质量水平 件扯用电量-----------消耗水平 千锭时断头合格率-----生产率水平 三、细纱机的发展: 发展方向:增大牵伸倍数、优质、高速、 大卷装、自动化、通用性、系列化 扩大适纺纤维范围等。

9,1. 第一代细纱机:1291,1292,1293.1954年,大批量生产,1291,1301型,E=142060年代起对1291型改进,重力加压改为前,中罗拉杠杆加压,大铁辊改磁性辊,分离式弹性支承高速锭子,高速钢领、钢丝圈,E=20402. 第二代细纱机:A512,A51365年,A512型,408锭/台,70mm锭距,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弹簧摆动销,YJ-00摇架,E=105070年代大批量生产A512型,还有出口1974年,A513型:96480锭/台,改进,喂入,牵伸,卷绕,成形,传动,吸棉,墙板,龙筋,有A,B,C,D,E,F,G,H,M和MA(纺中长纤维),W,S(超大牵伸),SA等系列;,10,3. 第三代细纱机:FA502FA509、FA511、FA518等 近年来国产新型细纱机的工艺性能已达到国际水平,如山西经纬纺机厂的FA506,FA508,上海二纺机的FA507、FA509等新型细纱机,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并结合国情作了改进,牵伸区关键器材和钢领等可选配使用国际一流水平的产品,可满足高档纱的需要11,几种国产新型细纱机主要技术特征,12,近年来,瑞士立达(Rieter)、德国青泽(Zinser)、德国绪森(Suessen)公司相继推出了紧密纺环锭细纱机,其型号分别是K44、Zinser700、Elite(用于在普通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改造),其生产的纱线毛羽大幅度减少,强力、条干、耐磨等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可认为是环锭纺纱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13,四、现代细纱机的技术特点: (一)自动化程度提高 国际先进细纱机机型: 全自动功能 电脑检测功能,落纱、换筒、生头、运输,德国青泽HS330瑞士立达G30意大利马佐里NSF4日本丰田RX230,满纱落纱空管插入机前机后断头收集处理生产过程数据机器人代替人工巡回操作,14,(二)小卷装高锭速(max 35000rpm) (三)龙带传动 (四)代表当前国际纺机先进水平的棉纺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型号是:德国TEXparts集团的SKF型牵伸、德国绪森公司的HP型牵伸、瑞士立达公司的R2P型牵伸和德国依纳公司的INA-V型牵伸适应高速节能降噪,15,五、工艺流程:P195 双面多锭结构,普通408锭,长机1008锭,每锭是一个生产单元 吊锭(粗纱管)导纱杆横动导纱喇叭口 牵伸装置导纱钩钢丝圈锭子 (筒管),退绕,前罗拉输出,加捻卷绕,喂入,钢领,,,,,,16,第二节 细纱机的喂入机构 全机分为 喂入 牵伸 加捻卷绕 成形 辅助机构:断头吸棉、自动落纱等 一、喂入部分工艺要求: 1、各机件相关位置要正确 2、退绕要顺利、尽量避免意外牵伸,,17,二、喂入机构: 粗纱架、粗纱支持器、导纱杆、横动装置 (一)粗纱架 用来放置一定量粗纱管的,并支持粗纱 对粗纱架的要求: 1、高度适中 1.8m左右 2、相邻满纱管间应留1520mm 以免互相碰撞 3、不易停留飞花、便于清洁工作,18,(二)粗纱支持器 托锭、吊锭 配合粗纱架用来支持粗纱 (三)导纱杆 表面渡铬的圆钢,直径12mm 作用:用来引导上排粗纱喂入导纱喇叭,使粗纱在退绕时减小和均衡张力,防止意外伸长、避免断头。

据分析:导纱杆的位置设在距粗纱卷绕下端1/3处为宜19,(四)横动装置 作用:引导粗纱喂入牵伸装置并使粗纱在一定范围内作缓慢而连续的横向移动,以改变喂入点的位置,使皮辊表面磨损均匀,防止因磨损集中而形成皮辊凹槽,减弱对纤维的控制能力,且能延长皮辊的使用使命 横动杆 横动喇叭口 从导纱横动轨迹看,纱条与皮辊的磨损点不断变化,避免皮辊一处磨损成槽,可延长皮辊使用寿命20,第三节 细纱机的牵伸机构 牵伸装置的作用:将粗纱进一步抽长拉细到所纺的细纱特数E=1420倍(普通牵伸) E=3050倍(大牵伸) 目的: 细纱机的牵伸装置前区必须采用产生附加摩擦力界的元件,即上下皮圈,以加强对浮游纤维运动的控制 例:A512、A513、FA502、FA503 后区简单罗拉牵伸e=1.36 前区上下双皮圈牵伸e=25左右,既能提高牵伸倍数 又能保证成纱质量,21,本节要点: 1、牵伸装置种类 2、主要元件介绍 一、牵伸装置: 1、工艺对细纱牵伸装置的要求: (1)有较高的牵伸能力 (2)结构简单便于运转操作、保全与保养22,2、形式: (1)普通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 (2)三罗拉长短皮圈V形牵伸(FA506、INA 公司) (3)德国SKF牵伸 (4)立达R2P牵伸 (5)德国绪森公司HP牵伸 见P208209现 3、以上各牵伸形式前区和后区的特点阐述,23,24,,25,,25,,26,(1)三罗拉长短皮圈V形牵伸(FA506、INA 公司)设计特点: 后中前罗拉表面不在同一水平面,后罗拉中心抬高其本身半径的高度 后上皮辊偏后,其中心和后罗拉中心连线与水平线呈25 后罗拉前移,中后罗拉水平距可由原4445mm缩短至38mm 导纱喇叭呈曲面使须条在下罗拉表面有一包围弧 (2)德国SKF牵伸 (3)立达R2P牵伸 (4)德国绪森公司HP牵伸(双短皮圈有利缩短 a),1.281.50 3060,14.2,1.261.36 2050,14.6,1.141.20 2555,13.6,1.32 2050,12.6,27,二、牵伸装置主要元件: 罗拉、罗拉座、罗拉轴承、皮辊、皮圈及控制元件、集合器、加压机构、断头吸棉装置 (一)罗拉: 工艺对牵伸罗拉的要求: 1、罗拉与L、P相适应,足够抗扭转弯曲刚度 2、材料20号钢渗碳淬火,45号钢高频淬火, 内韧外硬,既耐磨又能校正弯曲 3、精度高、有互换性 4、正确沟槽齿形、光洁度好,保证充分握持 不损伤不钩带纤维。

沟槽、滚花罗拉,28,(二)皮辊: 1、组成:(4部分) (1)皮辊铁壳,(2)包覆物(丁腈橡胶) (3)皮辊芯子,(4)皮辊轴承 2、工艺对皮辊的要求: (1)表面光洁滑爽,足够摩擦系数、吸放湿 抗静电性能,以减少绕花 (2)丁腈橡胶包覆物有适当的硬度,富有弹 性,耐磨、油、老化 (3)表面圆整度好, 差0.05mm范围内 (4)定期保养磨砺,35月一次29,(三)罗拉轴承 种类: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滚珠轴承、滚针 轴承) FA506为滚针轴承,优点: 能适应重加压、有利于功率传递和减少罗拉 扭振 (四)胶圈及控制元件 1、胶圈 2、胶圈销 3、隔距块 4、胶圈张力装置,,,,,30,1、胶圈: 要求丁腈橡胶材料结构均匀、表面光洁、柔软弹性好、无脱胶、露线、水波纹和明显粗纹现象,皮圈内外光洁、切割面平整、无外伤,耐磨耐油耐老化,有抗拉强度、导电性、吸放湿性等 2、胶圈销: 曲面阶梯下销 弹簧摆动上销,,31,(五)加压机构: 种类:弹簧摇架加压 气动加压: 气动加压: 以净化压缩空气作为压力源,对皮辊进行加压加压特点: 属于软弹簧加压,吸振性强,适合高速,克服弹簧易衰退的缺陷,压力稳定,调压方便 (六)断头吸棉装置 防止断头飘头乱纱,提高成纱质量。

32,依据“罗拉牵伸的基本原理”,牵伸区中纤维变速点分布与输出纱条的条干均匀度密切相关尤其前区牵伸工艺严重影响着条干均匀度(即短片段不匀)为了获得均匀产品,应该尽量减小移距偏差x(E-1),或使x 0即要求所有纤维的头端变速位置尽可能均向前钳口集中第四节 细纱牵伸工艺 一、前区牵伸工艺 (一)双皮圈牵伸区中纤维变速点的分布:,,,,33,由于细纱机的牵伸倍数高,纱条截面内平均纤维根数少,因而对浮游纤维的控制要求更严格通过对双皮圈牵伸、单皮圈牵伸和简单罗拉牵伸的纤维变速点分布作对比实验,得到如下结果:,,,,,,变速纤维根数,离前钳口的距离,双,单,简,34,(二)双胶圈牵伸的特点:(摩擦力界布置原则) 双胶圈牵伸的上、下胶圈工作面对纱条直接接触,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界,阻止纤维提早变速在胶圈销处组成一个柔和而又有一定压力的胶圈钳口,既能控制短纤维的运动,又能使前罗拉握持的纤维顺利抽出因此,反映在纤维变速点分布上,同单胶圈牵伸和简单罗拉牵伸比较,其纤维变速点平均位置离前钳口较近且离散度小,峰值高牵伸能力大,控制条干优),35,(三)影响变速点分布的因素: 1.浮游区长度 a (自由区长度) 计算长度:指上销或下销前缘至前罗拉中心线间的距离。

实际长度:上下胶圈分离点至前钳口的距离 实际a计算a,1.浮游区长度2.皮圈中部摩擦力界分布、强弱、和稳定状况3.皮圈钳口隔距和压力的大小,36,缩小a有什么好处? 不被控制的纤维数量减少了 摩擦力界增强,向前方伸展,增加纤维摩擦长度,加强了对纤维的控制 有利于浮游纤维变速稳定,变速点向前钳口靠近集中 a过小,牵伸力太大,易出硬头 缩小 a 采取的措施(12mm) : 采用双短胶圈 减小销子前缘的曲率半径 选用较小的胶圈钳口隔距和较薄较软的胶圈,37,但是,浮游区长度缩小,牵伸力相应增大,必须加重前钳口的压力,以解决牵伸力大而握持力不足的矛盾.,38,(3)选择依据:纤维长度,整齐度;纺棉:a=1114mm;棉型化纤:a=1216mm;中长化纤:a=1418mm. 需要指出的是: 纺精梳棉纱和涤棉混纺纱时,由于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短纤维少,若a 过小会使牵伸力剧增,带来前钳口握持力难以满足过高的牵伸力的要求,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4)调整方法:改变罗拉隔距.,39,2.皮圈中部摩擦力界的分布: (研究的目的:加强它) 早期“L”销(P202图6-8甲) 易出现的问题:皮圈中凹,造成皮圈中部摩擦力界强度减弱和不稳定,对纤维的控制作用差,须条结构松散,钳口握持须条能力下降,纺出细纱条干差,强力低。

K2、S销 上销下压 弹簧摆动上销及下销上托 SKF销,40,F 销子口 B,41,3.胶圈钳口工艺 由一对胶圈和上下销子组合而成,分两类: 即弹性钳口和固定钳口 固定钳口:上下销固定组成的钳口 弹性钳口:上销为弹簧摆动销的钳口 对胶圈钳口的要求:有效控制短纤维 使长纤维能顺利通过,42,胶圈钳口隔距d定义:在没有纱条通过时,胶圈钳口处上销与下销间的距离.d对牵伸的影响: d的确定:根据细纱特数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54.5mm.,固定钳口 钳口隔距(销子开口)控制(粗细节)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