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生物膜敷料治疗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生物膜敷料治疗胃癌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应用壳聚糖生物膜敷料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含30%~40%尿素软膏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壳聚糖生物膜敷料治疗总有效率为85.2%,显效率为4.1%,尿素软膏治疗组分别为67.9%和46.4%壳聚糖生物膜敷料起效时间在使用后5天,尿素起效时间为使用后1周末两组间差异显著壳聚糖生物膜敷料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壳聚糖生物膜敷料在治疗胃癌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中效果良好,能有效缓解手足综合症所致皮肤水疱、过度角化、皲裂、溃疡、出血,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关键词】壳聚糖生物膜敷料;甲磺酸阿帕替尼;手足综合征R735.2A2095-1752(2018)30-0162-02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Mesylate)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适用于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安全性好[1]。
其常见不良反应是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手足综合征(手掌、足底红肿疼痛或指端红斑)是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后最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加重了患者心理、生理不适,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需要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注意2017年1月—12月,我科针对甲磺酸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使用壳聚糖生物膜敷料治疗,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痛苦,提升了患者满意度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导致手足综合征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壳聚糖组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45~68岁,病程2年尿素软膏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39~71岁,病程2年用药由同一护士完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观察组:患者住院第一天开始用生理盐水清洗皮肤受损部位,壳聚糖生物膜敷料涂抹,一天2次对照组:患者住院第一天开始用生理盐水清洗皮肤受损部位,用含30%~40%尿素软膏涂抹受损皮肤,一天2次告知两组患者均保持皮肤湿润,用药前温水泡脚10分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脱皮处禁止撕扯患者在使用壳聚糖生物膜敷料或者尿素软膏7天后未见效果,判定为患者对该药物无效。
对壳聚糖生物膜敷料无效的患者,更换为尿素软膏外用并口服维生素B,对尿素软膏无效的患者更换为壳聚糖生物膜敷料外用并口服维生素B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受损皮肤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情况,记录红斑、水疱、溃疡愈合时间1.3疗效标准受损皮肤愈合面积≥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当存在理论频数小于5时,采用连续校正公式2.结果2.1两组由阿帕替尼所引起的手足综合征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没有统计学差异表1壳聚糖生物膜组(n=27)尿素软膏组(n=28)P值3.讨论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壳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与自然界的天然氨基多糖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壳聚糖能凝血、止痛、止血,可有效促进创面表皮重建和伤口愈合,减少瘢痕[2]壳聚糖具有广普的抗菌活性,可抑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芽孢等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3]本组临床观察发现壳聚糖生物膜敷料对治疗皮肤损伤的显著疗效。
充分体现了壳聚糖的抑菌、止血、促愈合特点与对照组相比,受损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感染率低由此可见,壳聚糖生物膜敷料安全可靠,它能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及止血,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与组织相容性,未来会在慢性创面治疗及出血创面治疗上更加广泛应用Reference】[1]施丽华.胃癌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2017,05,141-142[2]AzadAK,SermsinthamN,ChandrkrachanS,etal.Chitosanmembraneasawoundhealingdressing:Characterizationandclinicalapplication.JBiomedMaterRes.2004;69B(2):216-222.[3]荆迎军,郝友进,等.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分析及其抑菌机理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6):361-36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