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sh****n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6.04KB
约12页
文档ID:265762454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_第1页
1/12

我们知道,、发的电气主保护为纵向电流,该保护原理成熟,动作成功率高,从常规的继电器保护到晶体管保护再到现在的微机保护,保护原理都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实现此保护的硬件平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升级,使我们的日常操作维护更方便、更容易传统继电器是通过差动CT的接线方式与变比大小不同来进行角度校正及电流补偿的,而微机保护一般接入保护装置的CT全为星型接法,然后通过软件移相进行角差校正,通过平衡系数来进行电流大小补偿,从而实现在正常运行时差流为零,而内部故障时,差流很大,保护动作由于正常运行和故障时至少有6个电流(高、低压侧),而我们所用的微机保护测试仪一般只能产生3个电流,因此要模拟主变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就要求我们对微机原理理解清楚,然后正确接线,方可做出试验结果,从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下面我们以国电南京自动化设备总厂电网公司的ND300系列的发变组为例来具体说明试验方法,其他厂家的应该大同小异这里我们选择ND300系列数字式保护装置中的NDT302型号作为试验对象该型号的定值(已设定)见表1:表1NDT302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微机的算法原理(三相变压器)。

这里以Y/△-11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接成Y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具体接线见图1:图1 而微机保护要求接入保护装置的各侧CT均为Y型接线,显而易见移相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微机软件移相原理ND300系列软件移相均是移Y型侧,对于∆侧电流的接线,TA二次电流相位不调整电流平衡以移相后的Y型侧电流为基准,△侧电流乘以平衡系数来平衡电流大小若∆侧为△-11接线,软件移相的向量图如图2:图2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在高压侧加一相电流,则会产生两相差流,对于主变接线为Y/△-11接线的,如果只在高压侧A相加电流,则A、C相会有差流,只在高压侧B相加电流,则A、B相会有差流,只在高压侧C相加电流,则B、C相会有差流那么如果用只能产生三相电流的继电保护试验仪来做试验,则所加电流的方法如下:(1)高压侧加A相电流,则低压侧要加A、C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相电流作为主变高压侧A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B、C相电流作为主变低压侧A、C相电流,且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B、C相电流角度分别为:0、180、-180)。

我们要做主变A相试验,但如果高压侧只加A相电流,C相必然会产生差流,因此在主变低压侧除了A相要加电流来验证差动方程外,在C相也要加上电流来平衡高压侧A相在C相产生的差流以下两点类同2)高压侧加B相电流,则低压侧要加A、B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相电流作为主变高压侧B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B、C相电流作为主变低压侧B、A相电流,且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B、C相电流角度分别为:0、180、-180)3)高压侧加C相电流,则低压侧要加C、B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相电流作为主变高压侧A相电流,用继电保护试验仪的B、C相电流作为主变低压侧C、B相电流,且继电保护试验仪的A、B、C相电流角度分别为:0、180、-180)4)下面分析一下的曲线及动作方程此的动作曲线如图3:图3 比率差动动作方程为: 保护就会动作如果现在在高压侧A相加5A的电流,我们可以算出在低压侧要使保护在水平线段部分动作所要加的电流大小范围,试验的前提是使高低压两侧电流(同相)相位相差180度设低压侧所要加的电流为I,如果A相电流满足以下方程:由此看出,如果高压侧所加电流大于5A,则在低压侧加大于5.27A或者小于1.45A电流就可以满足条件,则A相就可以在曲线的水平段动作。

很明显由于移相的原因,C相会产生5A的差流,因此为防止C相作,需要在低压侧C相加5/1.485=3.37A的电流来平衡以上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读者也可以先加低压侧电流,再根据不等式方程求出要动作高压侧所要加的电流理论值范围下面我们来验证斜率为K的直线部分动作特性(如图3中的A点),此部分的动作方程为:假设在高压侧加5A电流,要使差动动作,则低压侧所加电流I要满足的方程为:由以上不等式可以看出如果在主变高压侧加5A的电流,则在低压侧A相1.43A

记为IC‘根据以下公式,算出Id Ir.继续取点,取2倍的IA 3倍的IA ….直到能画出下图为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