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doc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51KB
约12页
文档ID:541872686
第一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doc_第1页
1/12

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国娃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中国娃》,激发做个中国娃的自豪感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带有中国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通称为“民通”歌曲歌词纯朴、直率,真诚地表露了华夏子孙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热爱旋律采用了陕北民歌的素材,但有很大的创作成分,有歌演体的风格,其中装饰音、儿化音的运用使歌曲的韵味十分具有乡土气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愉快的寒假生活就在新学期的上课铃声中结束了,同学们在音乐方面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谁先把自己的成果拿来与大家分享? 生:自由发言 二、导入新课 师: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我听到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也是大家很喜欢的三位男歌手演唱的,是什么歌曲? 生:是《百家姓》 师:不错,百家姓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姓氏的一个组合,也是表现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的四字经,是我们中国人才拥有的所以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高歌一曲《中国娃》,先请大家听一遍 三、聆听与感受 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倾听歌曲 2、歌曲分析: 歌曲的主要部分是“主唱”段头与尾的“童谣”是伴唱,这是流行歌曲的常用手法。

主唱部分为展开性的二段体结构,调式是六声徵调式,旋律明朗,流畅 3、听后谈话: 师:你们作为一个中国娃,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发言 四、表现与鉴赏(跟唱、表演,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1、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听,哼一哼歌曲的旋律,歌词里都唱了什么? 2、讲讲对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词内容的粗略理解 五、体验与探索 1、学唱歌曲旋律 先拍击节奏,然后随老师的琴声唱旋律 教师纠正错误之处后再齐唱歌曲 2、你唱了这首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3、寻找歌曲中具有特色的地方 5、谈话表达对中国的热爱,用自豪的声音告诉全世界:我是中国娃,我爱中国这个家 六、创造与表演 1、学生自由结伴,讨论表演的形式(唱歌、舞蹈等) 2、学生分组表演 众人划桨开大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独立演唱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2、  通过演唱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演唱的方法和技巧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多种音乐形式演唱歌曲重点:学生能够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难点: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演唱活动利用师生共同表演的方法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使他们能大胆、自信的参与演唱或表演。

教具: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课利用《众人划桨开大船》的MTV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要求学生跟随录像一起学唱二、教师对此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三、教唱歌曲1、  请学生跟琴学唱谱子目的是让学生认真对照谱子纠正自己唱错的地方2、  强调吐字、咬字,发音的口腔位置3、  特别强调念此的一段,更要注意字的发音4、  完整地演唱一遍四、歌曲演唱处理1、  请学生自己选择演唱形式2、  教师解释劳动号子引导学生3、  采用学生或教师提出的演唱方法,全班演唱一遍五、音乐实践活动1、  教师要求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2、  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表演3、  如需教师加入表演,教师主要帮助设计动作表演4、  并给每一位学生记成绩一次六、布置作业:请学生查找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梗概,下节课给大家讲解的同学加“优”成绩一次课后反思:欣赏《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课 题:孤独的牧羊人课型:欣赏课课 时:三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感受这首作品的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并能根据音乐进行各种创编,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强化学生内在的音乐听觉感受,培养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教学重难点:如何以音乐审美中歌曲本身的内在美为中心,融洽音乐、电影、演唱、创编、表演、评价等教学活动为一体,有机达到教学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手偶玩具、彩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do re mi》踏步拍手进教室2、练声曲:《do re mi》二、欣赏《孤独的牧羊人》1、导入:师:真棒!哪个同学知道这首动听的《do re mi》,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呢?2、介绍影片《音乐之声》引出歌曲3、初听《孤独的牧羊人》:师:很好!赶快进入音乐之旅的第一站——细细品位《音乐之声》的影片插曲《孤独的牧羊人》请同学们边听边想想,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4、复听: 师:真棒!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精彩的表演吧请同学们边看边想想歌曲中最好听,最有特点,最吸引你的是哪几句?5、.学习歌词:师:这么诙谐,幽默的歌曲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朗读PPT第一段歌词)原来只有他一个人在唱歌,所以他觉得很孤单可是后来呢?请同学们再接着读下去:(朗读PPT第二段歌词)孤独的牧羊人还孤独吗?他的歌声变得越来越?生:欢快!不孤独了,因为有许多的人都在听他唱歌了师:很好!让我们再读下去:(朗读PPT第三段歌词)6、了解歌曲旋律:a.先跟着老师一起拍拍第一句的节奏。

老师边唱边拍手) b.好再加入自己的演唱一共学四句,每一句后都有衬词的演唱c.最后,和着原唱拍手唱一唱7、.拓展活动:师:老师觉得仅仅用歌声还不能完全表现出牧羊人快乐,奔放的情绪!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还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歌曲8.拓展知识:师:有谁知道是哪位伟大的作曲家创作了《孤独的牧羊人》呢?简单介绍作曲家三、教师小结,下课森林水车教学目标:感受外国歌曲的独特风格,及它所表现出的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为歌谣创编节奏并能读一读,并能有表情地读、唱重点难点:学唱《森林水车》,并能加入打击乐器和表演动作读与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电脑课件:欣赏画面,并向同学们简介一下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名、作者、国籍等,让同学们对这首管弦乐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2、结合电脑画面初听歌曲,让学生注意聆听音乐二、感受与体验1、初听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下水车的外形、用途及作用,然后教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2、学唱歌曲:请同学们在听后说一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3、结合图片向大家介绍一下古老的水车,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更进一步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场景。

4、教师教唱歌曲三、创造与表演1、让学生用色彩或线条来表现自己所听到的水车声、鸟叫声、流水声、太阳升起的感觉,可以画在课本上所出示的空格中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画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表现的是什么?2、齐唱歌曲,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下课长城谣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约10分钟)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2、学习新歌(约30分钟)(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A、 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3、小结(约5分钟)(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注:本教案(摘自《音乐课标解读》案例)谱例、基本节奏句型和歌曲的旋律线未转摘简评: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歌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综合——分析——再综合”的模式进行新歌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进行的缺点。

这样的学习新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知规律   在学习歌曲曲谱的时候,先从节奏入手,这种方法也值得提倡,因为它“先易后难”,切实可行用类似于指挥动作的单手划“旋律线”的方法,使学习读谱与身体动作相结合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读谱的效果和减低读谱的难度第二单元 壮丽的诗篇颂歌:1. 中国,我可爱的母亲2. 黄河颂3. 欢乐颂4. 芬兰颂5. 走进新时代设计思路: 让学生在听赏颂歌中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在演唱颂歌中获得音乐的体验,鼓励学生在听赏中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提高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教材分析: 《黄河颂》,男高音独唱,《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三段体结构曲调由悠扬抒情发展为宽广、激昂,热情地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欢乐颂》,合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第二部分歌曲为二段体,进行曲风格,气势庄严、宏伟,表现了对人类的团结和友爱的讴歌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现代作品曲调优美、深情,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颂歌这种音乐作品体裁,在歌曲的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2、在听赏颂歌之后,按小组进行合作与探究,唱出心中的颂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听赏中感受颂歌的特点和歌颂的对象 难点:小组合作唱颂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一)情景开课:背景播放《黄河颂》的音乐,学生进入教室 (二)赏前谈话: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裁和样式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音乐体裁中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三)音乐小博士 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歌颂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四)过渡导入:现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