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1~3题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C.橡胶 D.青稞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人口迁入率和人口迁出率的公式,A市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人口以迁出为主,有大量人口迁往外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由于该市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收入低,主要受经济条件影响第2题,根据人口迁入与迁出平衡以及人口密度最低的特征,可以判断出该省是处于青藏高原上的西藏自治区。
注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1954~1984年间人口是以迁入为主的,且人口密度也大于西藏自治区第3题,由图可知,迁出率最大值约为6.5%,迁入率最大值约为18%;净迁移率是指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小于-5%的省(市、区)和大于10%的省(市、区)都比较少答案:1.D 2.D 3.C(2011年绍兴模拟)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读图,回答4~5题4.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A.2002年 B.2007年C.2012年 D.2020年5.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解析:第4题,从图中分析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在新就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的时期第5题,“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劳动力中农村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供应减少,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企业减少,高附加值企业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选择B项。
答案:4.A 5.B读1972年和1982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与总和生育率关系图,回答6~7题6.图中国家总和生育率变化幅度和年人均收入变化幅度最大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 印度尼西亚 B.泰国 韩国C.中国 韩国 D.泰国 马来西亚7.从图中可以看出( )A.总和生育率变化幅度大的国家,年人均收入变化幅度大B.总和生育率变化幅度小的国家,年人均收入变化幅度小C.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总和生育率呈上升趋势D.总和生育率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解析:第6题,从图中读出国家总和生育率变化幅度和年人均收入变化幅度最大的两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和韩国第7题,总和生育率变化幅度大小与年人均收入变化幅度大小相关性不明显,总和生育率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答案:6.C 7.D读我国两省区人口产业构成及人口增长柱状图,完成8~10题8.甲省区( )A.城市化水平高 B.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C.城市规模大,数量大 D.城市化速度较快9.乙省区( )A.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4.5‰B.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C.人口预期寿命变短D.老龄人口的比重较高10.两省区( )A.均为欠发达地区B.人口增长模式不同C.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D.人口文化素质较高解析:第8题,根据甲省区人口的产业构成,可计算出其城市化水平约为30%,故其城市化水平低,但根据我国国情可知其城市化速度较快。
这样的城市化水平反映了该省区城市发展处于低级阶段,故其城市规模不大,数量不大第9题,根据乙省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计算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4.5‰第10题,根据人口产业构成特点和人口增长特点,可以推断出两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增长模式均为传统型,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答案:8.D 9.A 10.A(2011年北京东城区模拟)读表,完成11~12题国家名称美国德国印度日本人口出生率(‰)149259人口死亡率(‰)9108811.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2.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人口总量大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③解析:第1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人口增长模式均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而印度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第12题,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总量大、出生率高,人口增长过快答案:11.B 12.C二、综合题13.(2011年百校联盟模拟)下图是某国家的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该国属于________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高或低的原因有哪些?(2)试分析该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其原因3)图示国家积极接纳世界其他国家产业转移,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据图分析该国接受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很快,人口年龄比重以青少年为主,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失业人口较多,故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过快,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2)题,该国的人口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增长迅速,二是人口分布不合理人口增长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人口的分布受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明显第(3)题,世界其他国家产业转移到该国,与该国的人口、市场、产业基础和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答案:(1)发展中 人口迅速膨胀,增长快;产业结构不合理,失业人口多2)人口增长迅速,原因是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人口分布不均衡,原因是受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
3)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产业基础好;政策支持14.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问题 表一 某地区资源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面积(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0.10.12 000表二 某地区现有的资源总量人口(万)面积(平方千米)耕地面积(公顷)森林面积(公顷)年径流总量(有效)(立方米)8 20016万920万800万2 200亿(1)表中承载力最低的是________2)有人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有可能成为该地区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为什么?(3)环境人口容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请分析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题,从表中资料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由于经济发展,耕地被不断地占用第(3)题,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答案:(1)森林(2)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建设将大量地占用耕地3)资源、科技、人们的生活水平等15.(2011年烟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材料一 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测)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 )A.人口数量 B.人口构成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2)读材料一,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 ________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解析:第(1)题,人口普查可以查清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城市化水平,但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消费水平、科技水平等有关,人口普查没有办法查清第(2)题,201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从材料中分析得出,其特点符合现代型人口特征。
第(3)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结合材料来分析第(4)题,面对人口老龄化,专家提出的放宽计划生育、放开二胎的政策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理由充分即可答案: (1)C(2)D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4)赞成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仍很快;将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