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神障碍诊断(2017年全国巡讲)

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6MB
约99页
文档ID:50693744
精神障碍诊断(2017年全国巡讲)_第1页
1/99

精神障碍诊断Daolong Zhang,M.D.u美国执业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专家u极少数获得ABPN(美国精神、神经病学院文凭)并从事临 床心理咨询的华人精神科医生,亲自诊疗患者超过2万名 u创办美中心理文化学会(CAAPC)、北京美利华医学应用技 术研究院、精神健康大学u精神医学“圣经”《DSM-5》简体中文版系列书籍主译张道龙(Daolong Zhang,M.D.)•《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案头参考书)简体中文版:2014年7月出版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简体中文版:2015年7月出版 •《DSM-5鉴别诊断手册》简体中文版:2016年3月出版 •《理解DSM-5精神障碍》简体中文版:2016年5月出版ü《临床精神药理学手册》(第八版)简体中文版:翻译中 ü《临床实践中的精神医学访谈》简体中文版:翻译中DSM-5概述 内容(共22章)•前20章按个体的成长过程和病因的相似性来组织顺序•后2章 ü 药物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其他不良反应 ü 可能成为临床关注焦点的其他状况DSM-5新增疾病DSM-5的变化 •按维度和类别而非只按类别•五轴诊断系统被取消,GAF变为WHODAS 2.0•NOS改为:其他特定的、未特定的诊断•增减:每类疾病的数量和每种疾病的诊断标准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经前期烦躁障碍、囤积障碍、抓痕(皮肤搔抓)障碍、不安腿综合征、重度和轻度神经认知障碍……DSM-5分类 ü 神经发育障碍 ü 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ü 双相及相关障碍 ü 抑郁障碍 ü 焦虑障碍 ü 强迫及相关障碍 ü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 ü 分离障碍 ü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 ü 喂食及进食障碍重播时间 ü 排泄障碍 ü 睡眠-觉醒障碍 ü 性功能失调 ü 性别烦躁 ü 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 ü 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 ü 神经认知障碍 ü 人格障碍 ü 性欲倒错障碍 ü 其他精神障碍第一章 神经发育障碍智力障碍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全面发育迟缓未特定的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交流障碍语言障碍语音障碍童年发生的言语流畅障碍(口吃)社交(语用)交流障碍未特定的交流障碍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定学习障碍运动障碍发育性协调障碍刻板运动障碍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持续性(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暂时性抽动障碍其他特定的抽动障碍未特定的抽动障碍其他特定的神经发育障碍未特定的神经发育障碍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一、核心特征 第一,3岁之前,在许多场所中,与人交往和互动持续出现问题。

第二,个体有一套固定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重复的行为或动作第三,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功能损害二、治疗 第一,行为分析第二,提供结构性的环境第三,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治疗一些伴发症状,例如,癫痫发作、冲动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一、核心特征 第一,通常于12岁之前起病,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特征性地表现为以下两组症状:注意缺陷:儿童存在下述症状中的6个,17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存在此组症状中的5个, 则为注意缺陷 1. 无法密切关注细节; 2. 难以维持注意力; 3. 当别人对其讲话时,显得心不在焉; 4. 经常不遵从指示导致无法完成任务; 5. 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 6. 回避或厌恶需要精神上持续努力的任务; 7. 经常丢失物品; 8. 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神; 9. 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忘记事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和冲动:儿童存在下述症状中的6个,17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存在此组症状中的5个, 则为多动-冲动 1. 手脚动个不停或扭动; 2. 经常在需要坐好时离开座位; 3. 经常在不恰当的场合来回跑动; 4. 无法安静地从事休闲活动; 5. 经常看似“忙个不停”; 6. 讲话过多; 7. 无法按顺序交谈或接别人的话; 8. 难以排队等待; 9. 经常打断或干扰他人。

第二,必须出现在两个以上的场所 第三,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功能损害二、治疗 第一,行为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行为治疗来减少症状 第二,药物治疗:首选兴奋剂(利他林、安非他命);盐酸托莫西汀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妄想障碍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样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相关的紧张症(紧张症的标注)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紧张症未特定的紧张症其他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未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一、核心特征 第一,A组症状:妄想、幻觉、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或紧张症,阴性症状(即情感表达减少和意志减 退),存在上述症状中的至少2种,其中1种必须是前3种症状之一,且持续至少一个月第二,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会导致患者一个或多个重要领域的功能受损第三,病程:持续至少6个月二、治疗 第一,药物治疗:第一代抗精神分裂药物(以氟哌啶醇为代表药物),第二代抗精神分裂药物(以维 思通、奥氮平、斯瑞康为代表)第二,心理咨询:CBT和支持疗法第三,住院治疗: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环境,短期的、一过性的,主要用于干 预危机。

分裂情感性障碍一、核心特征 第一,在半数以上的病程中,除了存在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A的症状以外,还伴有重性抑郁发作 或躁狂发作第二,在没有心境发作(抑郁或躁狂)的情况下,存在持续至少两周的妄想或幻觉,即证明妄 想、幻觉并非由于心境发作所致二、治疗 第一,抗精神分裂药物第二,当患者伴有抑郁发作时(抑郁型),需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当患者伴有躁狂发作时( 双相型),需给予心境稳定剂联合治疗第三章 双相及相关障碍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环性心境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双相I型障碍一、核心特征第一,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是诊断双相I型障碍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否存在抑郁躁狂发作是指有3项或更多的下述症状,且持续至少7天:1. 自我膨胀; 2. 睡觉需求减少,例如,每日睡眠3小时以内; 3. 比平时说话速度更快,且难以停止; 4. 思维奔逸; 5. 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 6. 同时做多件事情,但每件都做得不够好; 7. 经常从事不计后果的危险行为第二,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严重的功能损害双相I型障碍二、治疗第一,药物治疗:首选心境稳定剂,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 拉莫三嗪)。

第二,心理咨询:首选CBT,但躁狂发作期间不宜进行心理咨询第三,ECT:通常每周2-3次,一般以6-12次作为一个疗程第四,录像:在得到患者授权的情况下,在躁狂发作期间给患者录像,留待需要时让患者 观看,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一定程度地提高内省力,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但是, 患者的录像资料必须严格保密,以保护隐私双相II型障碍 一、核心特征 至少有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重性抑郁障碍轻躁狂发作的症状表现与躁狂发作相同,但持续至少4天,且程度相对较轻,对功能有一定程度的 损害但不像躁狂那样严重轻躁狂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患者也很少主动求医重性抑郁发作是指持续至少两周,有5项或更多的下述症状,其中1项是1. 抑郁心境或2. 兴趣丧失 3. 体重减轻或增加; 4. 失眠或睡眠过多; 5.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6. 精力不足; 7. 无价值感; 8. 注意力不能集中; 9. 自杀观点二、治疗 参见双相I型障碍的治疗 此外,由于患者有重性抑郁发作,需要增加抗抑郁治疗环性心境障碍一、核心特征第一,在至少两年(儿童和青少年为至少1年)的大部分时间内,上限达不到躁狂的程度, 下限达不到重性抑郁的程度第二,个体不能连续2个月没有症状。

二、治疗参见双相I型障碍和双相II障碍的治疗此外,药物治疗的起效以及症状稳定较慢,通常需要3-4个月第四章 抑郁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恶劣心境)经前期烦躁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抑郁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其他特定的抑郁障碍未特定的抑郁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一、核心特征 第一,频繁地发脾气 第二,慢性、持续性的易激惹 第三,症状持续至少一年,且不能连续3个月没有症状 第四,脾气报复与其发育阶段不一致 第五,首次诊断不适用于发育年龄6岁以下和18岁以上的儿童二、治疗 第一,药物治疗:首选SSRIs,而不是情绪稳定剂第二,辅以个体咨询和家庭咨询重性抑郁障碍一、核心特征第一,在两周内,出现下述9种症状中的至少5个,其中1种症状必须是1. 抑郁心境或2. 兴趣丧失: 3.体重减轻或增加; 4.失眠或睡眠过多; 5.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6.精力不足; 7.无价值感; 8.注意力难以集中; 9. 自杀想法或企图第二,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严重的功能损害重性抑郁障碍二、治疗第一,药物治疗: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代表药物有百忧解、左乐复; 选择性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安非他酮。

第二,心理咨询:首选CBT;团体治疗第三,ECT:当药物和心理咨询效果不理想时,可使用ECT持续性抑郁障碍一、核心特征 第一,在两年(儿童和青少年则为一年)内的多数日子里出现抑郁心境第二,存在抑郁心境期间有下述6种症状中的至少2种: 1.食欲不振或过度进食; 2.失眠或睡眠过多; 3.缺乏精力; 4.低自尊; 5.注意力难以集中; 6.无望感二、治疗 参见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此外,CBT对于持续性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经前期烦躁障碍一、核心特征 在月经周期的经前期反复出现心境不稳、易激惹、烦躁不安和焦虑症状这些症状有明显的规律性, 通常在月经来潮前后达到顶峰,在月经来潮后数天内缓解,在月经来潮1周后消失二、治疗 第一,药物治疗:首选SSRIs 第二,心理咨询:主要目的是通过心理咨询帮助经前期烦躁障碍的患者应对压力,从而减轻症状三、经前期烦躁障碍与经前期综合症 第一,经前期综合征(PMS)导致患者感到不方便、不舒服,但不影响个体的日常功能第二,经前期烦躁障碍,属于精神障碍,必须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功能损害第五章 焦虑障碍 分离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焦虑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障碍其他特定的焦虑障碍未特定的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一、核心特征 第一,非常害怕社交环境,例如,在公共场合发言。

第二,害怕自己的言行使得别人对自己产生负性评价 第三,这种担心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第四,这种害怕、焦虑持续至少6个月 第五,此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功能损害二、治疗 第一,心理咨询:首选CBT 第二,药物治疗: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代表药物有百忧解、左乐复; 选择性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可短期(不超过6个月)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代表药物有劳拉西泮、安定 第三,ECT、经颅磁刺激等方法惊恐障碍 一、核心特征 第一,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发作期间出现以下13种症状中的至少4种 第二,一次惊恐发作之后,总是担心再次发作,持续一个月以上 第三,此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功能损害 1.心悸; 2.出汗; 3.浑身震颤; 4.窒息感; 5.哽噎感; 6.胸部不适或疼痛; 7.腹部不适; 8.头昏; 9.发冷或发热; 10.麻木或针刺感; 11.现实解体; 12.感到失去控制; 13.濒死感 二、治疗 参见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场所恐怖症一、核心特征 第一,患病率约1.7%,对以下情况中至少两种感到显著的恐惧或焦虑: 1.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