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 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18 世纪 70 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的结论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熔点-209.9℃,沸点-195.8℃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 、二氧化硫(SO 2) )和烟尘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 、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 、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2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习 题1、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2、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气、氩气3、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项 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 52二氧化硫 7二氧化氮 24Ⅱ 良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焚烧垃圾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5、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C.矿物燃料的燃烧 D.氢气的燃烧 6、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频发,它在空气中增加的有害成分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氮气7、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应填充(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3氧 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429g/L,略大于空气。
(可用向上排空法)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183℃时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 2) 二氧化碳(CO 2) 2、硫粉(淡黄色)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 硫(S) + 氧气(O 2) 二氧化硫(SO 2)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 2)五氧化二磷(P 2O5)注意:五氧化二磷(P 2O5)是固体,不是气体(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 2)氧化镁(MgO)2 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 2)四氧化三铁(Fe 3O4)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三、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 → E (简称“多合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A+B+……简称:“一变多”)③: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习 题1、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4B.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D.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旺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 D.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农家肥料腐熟4、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5、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6、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D.硫在空气中燃烧7、工业上用的大量氧气,主要使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A.化学性质不同 B.溶解性不同 C.气体沸点不同 D.密度不同8、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 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