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小数除法的理解与分析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KB
约6页
文档ID:483708237
对小数除法的理解与分析_第1页
1/6

对小数除法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一)教材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上内容具体安排如下:标 题例题安排小数除以整数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例2整数部分不够商1,能除尽例3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例4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小数例5一个数除以小数例6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求商的近似值例7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例8、例9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例10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并用规律来计算解决问题例11用连除(双归一)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12结合具体情景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4.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 引导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究,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小数除以整数中,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探究,并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接着,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算理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结合现实情景进行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教学的内容,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如购物、乘车、计算用水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适时引入计算器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材把握时机,不仅在新授内容和练习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的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三)具体内容的安排小数除以整数○ 教材编排的变化:(1) 不再单独教学“小数除法的意义”,而是结合3个例题的具体数量关系,让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 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密切联系例1~例3,都是晨练中的具体计算问题3) 体现算法多样化,体现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例1);留给学生自己尝试、探索的空间(例2、例3)。

4) 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总结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例4)○ 具体的教学内容:1.例1 (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1)创设学生晨练的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列出算式:22.4÷4,让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余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① 将千米数转化为米数,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做;②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3)着重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要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 例2(1)整数部分不够商1,能除尽2)提出“为什么要商0呢”,启发学生理解“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的算法3. 例3(1)整数部分不够商1,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2)提出“接下来怎么除?”启发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的算法3)王鹏“每天跑5分钟”是一个“多余”的条件,既可培养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可利用之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4.例4(1)结合前三个例题的计算,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步骤以及要注意的问题2)没有特别说明验算的方法,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自己思考如何验算。

一个数除以小数小数除法教学的重点,关键在于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材的编排:1. 例题的设计与原义教教材相同2. 没有安排对商不变性质的复习(前面练习中安排了)3没有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不再进行总结概括○ 具体的教学内容:1.例5(1)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由编“中国结”的情境引入2)用“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突出讨论的重点,用学生的话点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除数转化成整数”3)用虚线框的图示呈现了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的过程之后出示简便的写法4)教学前可先复习商不变性质2.例6(1) 教学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小数位数少的情况2)用学生提问“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怎么办?”引起思考并通过虚线框里的图示说明在把除数变成整数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两位,而被除数12.6只有一位小数,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小数除法总结出三个步骤: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近似数○ 教材编排的变化:1. 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商的近似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呈现用计算器计算,符合生活实际,减轻学生计算负担○ 具体的教学内容:例7(1)通过买羽毛球的情景,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除法除不尽的情况,可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2)呈现用计算器算比较复杂的小数除法,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上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编排的变化:1.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要学习的内容2. 体现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商的规律的过程3. 体现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如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的两种情况,从而引出有限小数、循环小数的概念○具体的教学内容:1.例8教学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2.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出现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3.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

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习,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例10 1.包括“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其中商的规律是: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如1÷11=0.0909…的循环节是09,2÷11=0.1818…的循环节是18,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4÷11=0.3636…的循环节是36根据这一规律就可以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 2.教学建议:① 让学生经历的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即观察、对比、分析的过程,要给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② 可以采用先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③ 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要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让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解决问题这里安排了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例11)和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问题(例12)1.例11(1)需要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 220.5千克奶,既与3头奶牛有关系,也与一周(7天)产奶时间有关系,这类问题的应用比较广泛。

2)题中“7天”这个条件通过“上周”这个词隐藏了起来3)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两个学生的思路、解题过程都没有完全呈现,让学生自己参与完成教学建议:① 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采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比如问学生“能一步算出每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吗”,“如果不能,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也可通过线段图形象地表示数量关系②要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不能要求每个同学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2.例12(1)安排了两道小题,分别教学: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用“进一法”(第1小题)和“去尾法”(第2小题)取商的近似值五)教学建议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故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