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际会计,邸丛枝,,参考教材及书目,参考教材:,常勋,常亮,国际会计(第九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参考书目:,王德升,国际会计,中国世代经济出版社,,2007,Lee H.Radebaugh,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6th Edition),(影印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吴革,国际会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沙拉克,.M.,萨达甘伦,国际会计,-,使用者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国际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会计学发展的新领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矛盾使得国际会计的研究更加必要4,国际会计是一门拓宽会计思维的课程,其基础是对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的完整理解,以及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了解国际会计试图给与会计难点和专题恰当的理论解释,并对相关国际会计惯例做出分析,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以更好地加以运用课程内容,总论,国际比较会计,会计国际协调,跨国公司会计实务,国际财务报告,国际财务分析,国际税务与国际转让价格,其他(物价变动会计;合并报表;金融工具;外币交易与折算等),学习目标,了解并掌握会计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全球会计模式的分类和比较研究,国际会计协调的含义与趋势;了解各种国际性政府间机构、区域性国家联盟、官方机构间国际组织以及民间国际组织对国际协调化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尤其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问题;跨境使用公司财务报表,跨国公司海外经营中国际税务、国际转让价格等问题,学习方法,课堂与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结合,第一章,国际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国际会计作为一门新的会计学科,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把国际会计作为一个专题研究,在美国和西欧从,20,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
但会计的国际化过程却自会计产生起就存在第一节 会计的国际化,第二节 会计职业界的国际化,第三节 国际会计的内容和定义,第一节 会计的国际化,怎样理解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主要是指会计实务从一国的范围内,跨越国界而走向国际,由此引发的会计的国际协调化,(,国际会计协调化,),问题会计,(,确切地说是企业会计,),跨越国界,其背景是企业的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应该从这里切入,来研究会计国际化的推动力量1.,会计的世袭遗产就是国际性的,会计从来就是随着商业活动的扩展而传播的近代会计发展阶段,13,15,世纪,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与生长,产生了复式簿记,把古代会计推进到近代会计发展阶段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借贷记账法、,复式簿记(第一个里程碑),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工厂制度建立,成本计算、会计报表、审计相继出台,由簿记向会计的转变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业语言第二个里程碑),现代会计发展阶段,1939,年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研究公报,”,起点;,20,世纪,50,年代前后,“,泰罗制,”,管理会计形成,会计开始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三个里程碑),美国会计传播到菲律宾、墨西哥、巴西,等,二战后又传播到日本和德国。
对,加拿大一直有很深的影响西方会计的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工业革命后现代企业组织和现代市场的发展相关联会计一方面在发达国家之间互相渗透,一方面在殖民时代随着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和经济势力的入侵而向殖民地国家扩散,独立之后,其历史影响依然存在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会计的理论和方法都有一种国际间渗透的趋向2.,市场的国际化,特别是货币、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开端于国际贸易,二战以后,除了国际贸易外,国际投资与融资活动也迅速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开端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并呈逐渐扩大之势,二战结束,1973,年:快速发展阶段,1973,1985,:缓慢发展及停滞阶段,1985,2007,年:回升阶段,世界贸易额快速增长:,1950,年的,571,亿,1973,年的,5242,亿 (,8.2,倍,年均增长,10.1%,),世界贸易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迅速上升:,5.5%,11.5%,各国出口贸易额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美国:,3.6%,5.5%,;原联邦德国:,8.5%,19.4%,),受物价变动、自然灾害、外汇市场剧烈波动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出现滞胀现象,以美国新经济为代表,二战以后,除了国际贸易外,国际投资与融资活动也迅速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1,)发达国家对海外的,直接投资,迅速扩大;,20,世纪,50,年代直接投资平均年增长率为,4.3%,,到了,60,年代,这一比率 上升为,5.3%,。
2,)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三大金融市场:,伦敦,、,纽约,和,东京,(,3,)国内企业纷纷走向国际货币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对融资者和筹资者提出的应提供在国际间可比且可靠的财务信息的要求,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化,融资:提供报告,投资:需要报告,3.,跨国公司的兴起,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至少在,两个,国家进行制造、销售和服务活动的公司在多国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筹集资本跨国公司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具有垄断性和国际剥削性(超越多数国家法律、强势战略),另一方面它作为世界性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高效率的经营活动、输送知识和技能)跨国公司的目标之一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运用而使资源在国际间流动,为了了解这种移动的有效性,必须利用会计信息;跨国经营必然涉及不同国家的会计问题,要求协调会计准则和惯例;跨国经营遇到的新的会计问题(外币业务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国际财务报告及业绩评价等)必须解决,促成了国际会计的诞生19,世纪的,东印度公司,、,20,世纪早期的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通用、福特、壳牌、三菱等,),。
跨国公司基于其跨国经营和向国际筹融资的需要,希望能通过国际会计协调化来缩小国别差异,以便于它进行全球性的经营管理,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利用各国现存的会计差异来谋取财务利益,成为研究国际会计“国别会计观点”的支持者可以说,各国会计模式和重要会计方法的比较研究,正是顺应跨国公司的需要和利益发展起来的但这也反映出跨国公司对会计国际化的双重态度,中国不应成为跨国公司的“避税天堂”,2012-05-03 07:05:00,来源,:,中国青年报,从税收上说,一方面,国内企业减税的呼声很高;但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避税造成巨额的税收流失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反避税调查力度一再加强,但仍有很多企业通过各种避税手段少缴税甘肃省国税局工作人员刘浩,(,化名,),告诉记者,可以看到,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亏损面达六成,“长亏不倒”现象非常普遍据国家税务总局,2004,年的数据显示,跨国公司每年的避税活动给中国造成,300,亿元的税收损失随着对外贸易经济快速增长,当前跨国公司避税年税额远远大于,2004,年的,300,亿元因此,作为税收监管的重要领域之一,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对逃避税款的跨国公司放松监管,让它们侵害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公平。
加强对跨国公司税收监管一是保护国家财政收入不受侵害;二是公平国内外企业税收负担,建设公平税收法制环境;三是保护国家主权完整,跨国公司大肆避税,实质上也是对国家主权另一种形式的践踏当前,跨国公司利用关联关系进行避税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有:,一是转让定价即高买低卖,比如原料进价,20,元,成品却以,10,元卖出,制造环节不赚钱,企业处于亏损,而关联企业将利润划归到国外母公司,在中国逃避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成本分摊,将本应该由国外公司负担的成本费用转移到国内,或者说将税率低地区的成本,转移到税率高地区的企业,使得收入和费用不配比,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比如,具有关联关系的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共同研发一项专利,避税企业就会将研发这部分专利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成本分摊到国内,将利润转移到国外三是资本弱化所谓资本弱化就是将权益性投资变为债权性投资,以此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换句话说,本应该是股份投资,却说成是企业向股东借钱,这样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作为借钱,就会支付利息,而利息费用是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但如果是入股投资,则企业只能以分红形式支付红利,分红作为税后利润支付,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四是其他避税,比如滥用税收优惠和协定避税、滥用公司组织形式避税以及利用避税港避税等。
跨国并购,也是经济晴雨表,2013,年,08,月,26,日,08:2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据汤森路透发布的数据,,2013,年前,7,个月全球跨国并购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3,,跨国并购前景预期暗淡进入,21,世纪,全球并购与世界经济同步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2007,年达到,4.2,万亿美元的高点后进入下行通道,,2013,年的数据显示这一趋势仍在延续2013,年,全球经济处于动荡之中美国经济显示出缓慢复苏的迹象,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美联储摇摆于量化宽松政策的取舍之间,导致市场对银根的松紧预期不定,影响了跨国并购的融资需求欧债危机仍在发酵,潜在风险难以捉摸,希腊的紧缩计划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的失业问题不断积累,致使欧盟的救援计划举步维艰部分金砖国家成员经济低迷,遇到了增长难题,虽曾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并购行动中有过突出表现,但因规模较小,无法左右全球并购的总体走向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跨国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各国忙于应对国内就业问题,对并购导致的资本外流和可能带来的就业风险多有防范一方面是以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美国为代表,经济复苏迹象带来的投资机会和为经济发展创造的投资机会,都有可能提升国内经济对资本投入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对保护其产业和技术优势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增加了跨国并购的难度未来的全球跨国并购,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三产业仍将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第三产业的跨国并购在全球并购总额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又以金融行业的跨国并购为主当前的低潮,正是第三产业全球并购下滑导致了总体水平低落从并购规模来看,动辄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并购案比比皆是,而近年来几笔并购大单的毁约,既反映了全球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影响,也拖累了跨国并购的发展规模从参与企业的规模来看,大型企业仍将是跨国并购的主体,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堪称跨国并购双雄,今年已平均各有超千亿美元的并购交易额,排名第三的摩根大通并购交易额也达到了,600,多亿美元从参与的国家来看,发达国家仍将是跨国并购的主体,这与大型跨国公司的分布直接关联然而,目前有一个现象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日益兴起,发展中国家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并购活动同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在成为跨国并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2012,年海外并购已超过,600,亿美元,其中既有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案例,也有创造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以及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规模之最的案例。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国际金融危机不但冲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