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ja****e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50KB
约6页
文档ID:159677343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_第1页
1/6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米 刻度尺 数值 单位 秒 sh min;2. 1mm2.22 2.2 0.02; 3.1mm 14.82 14.7225cm;4.B 5.D6.B 7.B 8.C9.B 10.B 11.A二、运动的描述 1.静止 运动 静止 静止; 2.山 行船;3.飞机向下;4.静止运动;5.运动静止静止运动; 6.错 7.错 8.对;9.B;10.C;11.A;12.C三、运动的快慢 1.3.6 3620 15;2.快;3.9:10;4.8 200 8;5.180 1.5;6、40 40;7、D; 8.C; 9.C; 10.D; 11.C;12、60km/h四、测量平均速度 1、(1)v=s/t (2)小(3)5.0 1 3.33; 2、0.3m/s 0.4m/s0.33m/s某段路程;3.(1)34.261.2 (2)1.224; 4. 速度和时间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振动,声音能在水中传播;2、340m/s,快,快;4、回声,68;5、温度、大于;6.B;7. B; 8. C; 9. D; 10. A; 11. C;12. D;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快慢,Hz(赫兹); 2、蜜蜂,苍蝇,野蜂; 3、20Hz到20000 Hz;4、振动频率、振幅;5、快慢(或频率);6、音色;7、响度;8、小鸟,水牛,音色;9、音调,声带;10.D; 11. D; 12. D; 13. A; 14. A; 15. A; 16. D; 17. C;18、200Hz;能;19、乙,甲:振动产生声音,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人耳听到的响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丁: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0、t=5s。

三、声音的利用 1、大雨,裂缝(或螺丝松动),病情,信息;2、超声波,能量;3、回声定位,雷达; 4、深度,水下深度,鱼群;5、1500m;6.C; 7. C; 8. D; 9. B; 10、减小噪声;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振动,干扰,干扰;2、A.C.E.F;3、乙、甲;4、声源处,人耳处,在传播过程中;5. C;6. D;7. A; 8.C;9、禁止鸣笛,戴静音耳塞(或安装降噪的中空玻璃,再立一个更醒目的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等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 1、冷热程度;温度计;负35摄氏度;-35℃;2、冰水混合物;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3、(1)热胀冷缩;(2)38.5℃,-5℃;4、(1)酒精:酒精的凝固点-117℃低于南极最低气温;(2)水银: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5(1)玻璃泡;(2)待示数稳定后(3)不可以,液柱的上表面相平;6、27.2℃;7、C;8、B;9、D;10、丙,由于蒸发吸热,温度应低些二物态变化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铜、海波、水晶、石英;沥青、玻璃、蜂蜡;2、固态、液态、固液共存;3、(1)、190℃;(2)晶体;(3)210;(4)固液共存;4、D;5、B;6、A;7、D;8、C;9、B;10、因为冰是晶体熔点为0℃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表面,吸热,降低;2、汽化,水蒸气,不变;3、降低,吸热;4、蒸发,蒸发,热量,降低;5、液化,蒸发;6、C;7、A;8、C;9、B;10、缩短加热时间 98 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不变;11、空气中较多的水蒸气在水缸外表面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凝固,凝华,液化,凝华,熔化;2、升华,凝华,液化,熔化;3、D;4、D;5、D;6、B;7、D;8、B;9、(1)雪不见,是因为雪升华变成水蒸气;(2)空气过于干燥,蒸发进行的太快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 1、直线传播,3;2、日食,光的直线传播;3、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4、听声音;5、变短;6、A;7、D;8、C;9、(1)、直线,直线,直线;(2)、C二、光的反射 1、50,100,(图略);2、漫反射,镜面反射,光滑;3、漫反射;4、60,70,0;5、重合,45,60;6、30;7、60;8、B;9、A;10、C;11、A;12、D;13、B;14、B;15、B;16、A;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2;2、5m;3、4:35, 12:05;5、直线传播,反射,虚;6、下,6,虚;7、A;8、A;9、D;10、A;11、B;12、A;13、D;14、A;15、A;19、(1)玻璃板便于找像的位置,(2)刻度尺:测像与物的距离;铅笔:标记蜡烛的位置等(3)验证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同,(4)判断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5)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四、光的折射 1、浅,折射;2、法线,可逆的,浅;3、ON,30,60,右;4、折射,反射;5、反射,折射;6、3、6,1、5,2、4;7、α,θ,不变,不变;8、反射,浅,折射;9、C;10、D;11、C;12、B;13、D;14、C;15、C;16、C;17、A五、光的色散 1、色散;2、彩色光,红,紫,橙黄绿蓝靛,红绿蓝;3、遥控器,促进骨骼生长;4、漫反射,各种颜色;5、升高,强;6;D;7、B;8、C;9、B;10、C;11、C;12、D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会聚、发散;2、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凹面镜、凸透镜;平面镜;3、焦点,F;焦距,f。

4、弱5、凸透镜、焦点6、B 7、C 8、A 9略 10、(1)看物体;(2)找焦点二、生活中的透镜 1、凸透镜、光屏、缩小;2、倒立缩小实、照相机、近;3、大、小于、正立、放大、虚;4、大、较远、倒立;5、正立、放大、放大镜;6、D 7、C 8、D 9、B 10、D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焦点、正立、放大、虚像、同;2、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3、将屏幕向下调节、倒立、缩小、右;4、小、远;5、(1)倒立、放大、实像(2)倒立、等大、实像(3)倒立、缩小、实像(4)靠近;6、Ufu>2f;7、虚像、实像;8、B 9、B 10、B 11、A 12、BC 13、B 14、A 15、B 16、A ;17、(1)a (2)d (3)e 四、眼睛和眼镜 1、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感光细胞;2、视网膜、前、后、凹透镜、凸透镜;3、远、近、薄、弱、长、没有会聚于一点、长;4、凸透镜、会聚、会聚;5、D 6、B 7、A 8、C 9、BC 10、D;11、焦距不同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凸、小、大、相当于投影仪、相当于放大镜;2、凹面镜、增强;3、2、倒立、放大、实、正立、放大、虚像、放大;3、倒立、缩小、实、正立、放大、虚、视角;5、B 6、B 7、C 8、C;9、没有大气的影响,清晰度更好。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一、质量1.kg,t,g, 2.物体,液,气,形状,状态,位置,温度, 3.右,左, 4.增大,5.零刻线处,平衡螺母,左,20,10,10,5, 6.偏大, 7.B,8.C, 9.C, 10.D,11.D,12.D, 13.A, 14.D,15.C, 16.D, 17.不应该直接用手拿砝码;不应该左码右物18.水平桌面,6.5g, 19.SA =MAa2/MB二、密度1.1.0103,1,每一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为一克,水,铝, 2.不变,不变,不变,不变,3.V=M/p,色拉油,水,盐水, 4.变小,不变,变小,质量,密度, 5.质量,密度,小,大,6. 5:4;1:1, 7.16g, 8.D,9.D, 10.D, 11.A,12.D, 13.A, 14.C,15.C, 16.2.8g/cm3; 84t, 17.3.9g;0.1125g;6060t,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体积和质量,水、量筒、天平,2.⑴⑷⑵⑶ 3. ⑴ECDBAF, ⑵30cm3, ⑶234g,⑷7.75g/cm3 4.1.0103;4.7; 44.7, 5. 53.4;20; 2.67103; 大; 6.m2-m1;m2-m1/V; m1-m2/V,7.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与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8. 2:3四、密度与社会生活1.1.0103kg/m3, 每一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一千克,2.右,左, 3. 1.1,1.1103,4. 4.6kg, 5. 6:1, 6.不变,变小,变大,7.铅块,铝块,铝块,铅块, 8. 50;11.3,9.D, 10.C, 11.A,12.A, 13.A, 14.A,15.D, 16.B, 17.A,18.B19.400cm3;0.75g/cm3; 20.4t,21.105g.第七章、力一、力:1.物体 物体 相互的;2.运动状态 形状;3.相互的;4.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大小 方向 作用点;6.形状 运动状态;7.B;8.B;9.D;10.B;11.D;12.ABC;13.D;14.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略)。

二、弹力:1.弹性 塑性;2.弹性形变;3.伸长;4.12.33;5.C;6.B;7.A;8.C;9.B;10.0-5N0.2N 1.6N三、重力:1.竖直向下 重垂线 竖直 水平;2.重心 几何中心 对角线交点 中点;3.100 2 20;4.B;5.B;6.C.;7.C;8.D;9.D;10.D;11.图略;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定律;2.伽利略;3.惯性 一切;4.向右运动突然停止(或向左运动突然加速);5.B;6.D;7.C;8.D;9.D;10.C;11.D;12.C;13.①31.2;②小 越远;③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14.铅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15.略二、二力平衡:1.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零;2.100N 100N 100N100N;3. 200N 1200N 减小 受到阻力作用;4.D;5.B;6.A;7.B;8.C;9.正确 由于摩擦力实验存在误差;10.①大小;②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③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④同一物体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11.略。

三、摩擦力:1.相对运动 物体相对运动的力;2.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3.静摩擦;4.①滑动摩擦 ②滚动摩擦 ③滑动摩擦 ④滑动摩擦 ⑤滚动摩擦;5.be acdf;6.鞋底凸凹花纹增大摩擦 砂子变滑动为滚动摩擦 体重越大压力越大,可以增大摩擦;7.等于 大于;8.BD;9.D;10.B;11.A;12.A;13.D;14.①轮胎和地面的摩擦 轮胎有花纹 ②转轴的摩擦 安轴承(或加润滑油)15.①cdg ②把长方体木块平放、侧放和竖放,然后用测力计分别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测力计示数大小;16.①f=20N ②不变,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 ③不变,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