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中国共产党与青年学生成长P13、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1)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 年,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明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清理和纠正了过去所犯的一些错误,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1982 年,党召开了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命题1987 年,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 “三步走” 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深刻的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明确回答了多年来困扰人们思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搞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改革的性质和地位等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同年十四大召开, 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作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着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P13、5:为什么说加入共产党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最佳政治选择?(1)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为己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优秀青年,为有志青年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只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同祖国心心相印,才能同人民紧密结合,才能同民族休戚与共,才能真正大有作为2)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精神追求青年学生只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行动, 面对是非曲直考验不迷失,遇到各种困难考验不退却,遭受各种磨难考验不畏缩,才能把全部精力甚至生命献给为之奋斗的信念、信仰和理想。
3)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以敢于超越前人的勇气投身创新创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前无古人得伟业,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创新, 改革一切与社会主义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青年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有志青年把创新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用于破除一切传统思想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在创新创业中不断实现自我跨越优秀青年楷模:身残志坚、 自学成才的张海迪;感动全中国的女村医李春燕;中国玉米之父李登海;在普通岗位默默奉献的李素丽2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P25、1:什么是党的性质?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属性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两个方面对党进行定性: 党的阶级性体现在它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必须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自己行动指南,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我党的本质和生命P25、2:判断政党性质的标准是什么?联系实际谈吸收高校知识分子入党与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进性之间的关系1)判断党的性质的标准主要是党的理论、纲领、及建党原则看一个党是不是先进的工人阶级先锋队, 不仅要看它的组成分子,而且主要看其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按照先进的组织制度和原则组织起来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党内知识分子的增加,不仅不会影响党的性质,反而会使党的先进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党员来源的广泛,说明党在社会和人民中的向心力不断增强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须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永葆党的先锋队性质P25、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2)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3)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5)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
6)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才能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注:党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1)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和方式3)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P25、4: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保持党的纯洁性?(1)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生命工程,没有纯洁性的政党不可能有先进性,就不肯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保障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关键要把握住“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内因”是要求党员自身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外因”则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的保障,3 要严厉惩治预防腐败、严明党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P25、5: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自觉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衡量共产党员是否先进的基本标准:“六个坚持” :(1)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2)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的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3)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的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5)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的维护党的团结统一(6)坚持“两个务必”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P25、6: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性质的本质要求和集中体现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热和阶级、 政党、 集团只有把握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潮流, 不断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成为进步的力量,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影响人们的精神,作用与人们的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能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着一个政党的素质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P40、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的全部活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P4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1)邓小平理论(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科学发展观P40、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内容和根本方法是什么?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作用?(1)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2、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 果由人民共享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 4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3、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P40、4:基础知识1)1945 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方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1997 年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1999 年又载入宪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立国之本3)2002 年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2004 年又载入宪法4)2012 年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P40、5:作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指导思想的要求?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党的指导思想的观念1)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 (2)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3)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四、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P53、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的必然性是什么?基本特征:(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3)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4)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 5)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6)国家消亡, 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
实现的必然性:( 1)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走向共产主义, 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持续进步与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2)实现共产主义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新社会的物质基础孕育在资本主义的母腹中,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就是共产主义,它是解决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5 P53、2:怎样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成功与失败并存,前进与倒退交替,这个过程向世人展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性,以及建成社会主义的艰难性社会主义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为实现共产主义添砖加瓦,都在积累实现共产主义的量2)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3)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精神和社会基础无论是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是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成熟程度来说,建成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而达到共产主义的历史工程更漫长,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P53、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