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具公共服务网络的建立与发展,江 苏 王 茹 2010年12月,,一、我国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建立与发 展的三个阶段 二、我国药具公共服务的内涵与网络体系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国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的起步、建立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避孕药具生产供应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保障基本国策落实阶段 第三阶段:维护人民群众生殖健康阶段,一、我国药具公共服务的建立与发展的三个阶段,(一)、避孕药具生产供应的起步阶段,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避孕药 具生产供应开始起步 人口形势:增长类型从高高低——高低高转变 人口政策:鼓励生育———节制生育———计划生育 药具生产:从无——开始建立——大力发展 药具供应:从禁止——局限在市场销售——政府免费供应,战后重建期 第一个人口高峰期 第二个人口高峰期,1949-1953年 1954-1959年 1960-1975年,,,,,,,,,起步阶段分三期,.,新中国建立之初,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属于一种无节制的状态在我国政府虽没有明确提出人口政策,但当时实行社会经济政策客观上是鼓励发展人口的。
国家卫生部确定的技术政策也是严格限制人工流产和绝育手术的,严格限制进口和出售避孕药具,并对避孕药具的生产做出严格的限制的明文规定首次提出节制生育 随着社会趋于稳定,经济的恢复,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 1949年1953年全国净增了6000万人口,人口出现了高增长的态势1954年国家政务院批准卫生部《关于改进避孕及人工流产问题的通报》,明确提出避孕节育一律不加限制,首次倡导节制生育避孕药具研制与生产,避孕套生产:1956年,国家投资200万元在广州第十一橡胶厂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避孕套加工生产线,随后又在青岛和上海建立了两个避孕套生产厂 节育环的生产:50年代后期以上海医用缝合针厂为主体研制和生产了金属圆环式的节育环 女性甾体口服避孕药 :60年代开始开发研制,用4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了女性甾体口服避孕药合成方法,1967年正式投产,并通过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我国人口生产类型由“高高低”转变到“高低高”此时,国家人口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避孕药具科研得到快速发展,60年代末期起,国内更多地科研机构、工厂和医院开展了有关计划生育科研和生产, 把避孕药具的研究 工作推向一个高潮。
我国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诞生,背景: ○ 1971年第一次把人口出生指标纳入第四个五年计划 ○ 1973年,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根据毛泽东主 席关于“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不要钱还不行,还要 送货上门,不然群众不好意思去拿”的指示精神, 确立了避孕药具免费发放,这一公共服务 ○ 从1974年1月20日起,对14种避孕药具实行免费供 应,方便群众、送货上门 ○在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全国避孕药具经费由中央 财政负担,一直沿用到今天在避孕药具生产供应起步阶段中,我国避孕药具的生产和供应是在解放后第一、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增长期的出现,国家的人口政策从鼓励生育转变到节制生育的背景下开始起步的,使得我国的避孕药具生产实现了零的突破首次制定了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的政策, 这一公共服务应运而生,服务体 系还处在萌发和幼稚阶段二)、保障基本国策落实阶段,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1999年 人口形势:虽然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净增绝对数可观出现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人口政策: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 药具管理理念:是作为贯彻“三为主”方针,实现控制人口战略目标的重要物质保证。
药具的研发:,* 我国已先后试制成功并开发生产了口服、注射、外用、长效、短效和速效避孕药的原料及药品20余种和各种剂型30余种避孕药还自主开发生产了第二代的活性宫内节育器,在使用中减少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和因症取出率80年代国家在自主研制新型避孕药具方面有了长足进展,国产的避孕药具基本达到安全、有效、使用简便的要求,有的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避孕药具供应体制机制改革:政府的公共服务 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并得到很大发展1、 实行了药具免费供应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2、 改变了国家出资统购避孕药具,层层不计价调拨的管理 体制,实行国家按一定标准将药具经费包干到省 3、 1982年河北省率先改革试点获得成功 4 、 建立了从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 药具管 理和发放网络,* 5、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各地开展基本建设,各项业务全面开展 6、 畅通了发放渠道 7、 提高了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益 8、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全国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网络,,在保障基本国策落实阶段,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净增绝对数大,出现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人口政策的调控力度加大,以及群众对避孕节育用品的需求增大,不但刺激了避孕药具的研发和生产,而且也促使免费发放避孕药具这一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通过药具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建立了发放服务网络,畅通了发放渠道,提高了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使得药具管理与服务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为执行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贯彻“三为主”方针,保障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确保人口计划的完成,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三)、维护人民群众生殖健康阶段,时间:从世纪初开始 人口形势:我国仍将以每年新出生2000万人,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 人口政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2001年12月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进入了法制化的时代? 药具工作的理念: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的工具,转变到避孕节育,维护人民群众生殖健康、家庭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大人口”的理念上来 我国已成为世界避孕药具的生产大国 全面启动了第二次药具改革工作,时代的要求:人发大会提出的口号* 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群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 原有药具公共服务体系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1、时代的要求:人发大会提出的口号*,“人人都享有获得生殖健康服务的权利”这是1994年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179个国家政府代表达成的共识生殖健康的权利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方面;是人类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国正处在人民群众对生殖健康需求迅速增展时期首先是我国出生人口处于一个高峰期,作为生殖健康需求主体的人口规模也正处于高峰时期因此,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增长的时代二是公众的生殖健康意识在觉醒,与传统的健康需求相比,生殖健康需求正在迅速成长,已成为人们提高自己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三是生殖健康不仅涉及生理医学领域,而且还涉及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领域生殖健康已经不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2、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其中中规定“国家要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还明确规定了“要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3、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就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是“黄金发展期”,另一是“矛盾凸显期”这是考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即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关键时刻 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群众药具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公共产品优质、高效、安全性,提供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改革是强化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做好药具优质服务,就是做好政府公共服务,是履行政府为民服务的必经之路。
4、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人口和计生工作在工作职能、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上都在不断地实现转型和提升 工作理念上:“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 工作职能上:推进由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迁移“五位一体”的综合职能转变 工作机制上:实现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宣传倡导、利益导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村民自治“五管齐下”的综合施治转变 工作格局上:由以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为主向城乡统筹的“大人口”工作机制转变*,5、群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药具品种:呈现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使用药具 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避孕套的使用率成快速上升趋势,口服避孕药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对药具的品质:对药具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的要 求越来越高,维权意识增强 对服务的方式:对知情权、选择权的意识增强对 易得性、私密性的要求提高6、原有药具公共服务体系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存在药具供给的指令性计划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药具经费不足与经费管理不善现象并存、 药具质量、品种老化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调拨手段落后、药具发放难和群众领取难并存 这些突出矛盾,药具工作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具体措施“四个分离,四个结合” : -药具管理职能实行“上下分离”: -药具经费实行购药经费与业务经费分离 -药具供给实行采购与支付分离 -药具流通实行管理与配送分离 -药具发放实行立体于平面方式相结合 -药具管理手段实行运行与监督相结合 -药具结构调整实行企业优胜劣汰与产品更新换代相结合 -药具监督管理实行制度与机制相结合,,药具改革取得了初步成绩 : 1.药具公共服务迈进了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2.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免费供应药具的调控体系。
3.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提高效率为目标,减少环节、降低库存、培育网络 4.构建便捷、及时、准确、畅通、高效的药具管理和服务体系 5.以需求为本、人性化服务,发放模式的创新* 6.据统计全国有2.3亿育龄群众,我省有1015万育龄群众享受到了政府的这项公共服务*,《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正在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7月由张维庆签发的10号令,是我们药具公共服务所要依据的最基本法律文件我省计生委也相继出台了《江苏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规范》和《药具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这标志着我们药具公共服务建立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框架我们要以这部法规为依据,努力实现药具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二、我国避孕药具公共服务的内涵与网络体系,(一)、药具管理的主要任务 (二)、我国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 (三)、药具使用结构及变化 (四)、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网络,(一)、药具管理的主要任务,1、概念: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 是由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
药具:育龄群众为避免怀孕而采用的药物和器具 计划生育药具:是指国家依法免费提供避孕节育的药具 药具管理:是指围绕药具生产、供应、发放所进行的计划、 组织控制等一些列活动2、药具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和广泛性,计划生育药具是供健康人长期 使用的一种特殊药物和器具 (2)以免费供应为主 (3)社会福利性 (4)较强的计划性和社会协调性 (5)作为一项综合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具有其复杂性 和艰巨性3、药具管理的主要任务,有11各方面: 1.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从国家到村居有六级发放网络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编报药具需求、生产、供应发放计划,组织药具收购、 调拨、发放等工作 4.开展药具质量检测,观察评估使用效果 5.做好账册管理和统计,信息化管理 6.开展药具社会营销和药具零售市场监督、管理 7.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8.开展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