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思考题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6.10KB
约4页
文档ID:18569354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思考题_第1页
1/4

  等倾干涉的特点 02coskihnLa  干涉条纹为同心圆环b  中心条纹的干涉级数高c  厚度增大,条纹外涌:中心点: 20Nnkh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如何发明的?是用来干什么的?以太漂移实验   迈克尔逊的名字是和迈克尔逊干涉仪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这也是迈克尔逊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在迈克尔逊 的时代,人们认为光和一切电磁波必须借助绝对静止的“以太” 进行传播,而 “以太” 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具有静止的特性,在当时还是一个 谜有人 试图测量地球对静止“ 以太”的运动所引起的“以太风 ”,来证明以太的存在和具有静止的特性,但由于仪器精度所限,遇到了困难麦克斯韦曾于 1879 年写信给美国航海年历 局的 D.P.托德,建 议用罗默的天文学方法研究这一问题迈克尔逊知道这一情况后,决心设计出一种灵敏度提高到亿分之一的方法, 测出与有关的效应   1881 年他在柏林大学亥姆霍兹实验室工作,为此他发明了高精度的迈克尔逊干涉仪, 进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 实验他 认为若地球绕太阳公转相对于以太运动时,其平行于地球运动方向和垂直地球运 动方向上,光通过相等距离所需时间不同,因此在仪器转动 90°时,前后两次所 产生的干涉必有 0.04 条条纹移动。

迈克尔逊用最初建造的干涉仪进行实验,这台仪器的光学部分用蜡封在平台上, 调节很不方便,测量一个数据往往要好几小时 实验得出了否定结果 改进仪器   1884 年在访美的瑞利、开尔文等的鼓励下,他和化学家莫雷(Morley,Edward Williams,1838~1923)合作,提高干涉 仪的灵敏度,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否定的1887 年他们继续改进仪器,光路增加到 11 米,花了整整 5 天时间,仔 细地观察地球沿轨道与静止以太之间的相对运动,结果仍然是否定的这一实验引起科学家的震惊和关注,与热辐射中的 “紫外灾难”并称为“ 科学史上的两朵乌云” 随后有 10 多人前后重复这一实验,历时 50 年之久对它的进一步研究, 导致了物理学的新发展 迈克尔逊的另一 项重要贡献是对光速的测 定早在海军学院工作时,由于航海的实际需要,他对 光速的测定开始感兴趣测定光速   1879 年开始光速的测定工作他是继菲佐、傅科、科 纽之后,第四个在地面测定光速的他得到了岳父的赠款和政府的资助,使他能够有条件改进实验装置他用正八角钢质棱镜代替傅科实验中的旋转镜,由此使光路延长 600 米返回光的位移达 133 毫米,提高了精度,改进了傅科的方法。

他多次并持 续进行光速的测定工作,其中最精确的测 定值是在 1924~1926 年,在南加利福尼亚山间 22 英里长的光路上进行的,其值为 (299796±4)km/s迈克尔逊 从不满足已达到的精度,总是不断改进,反复 实验,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整整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最后在一次精心设计的光速测定过程中,不幸因中 风而去世,后来由他的同事发表了这次测量结果他确实是用 毕生的精力献身于光速的测 定工作迈克尔逊在基本度量方面也作出了贡献迈克尔逊干涉仪出了测波长,还能测什么?5-10 种其他物理量,如何测 1  测杨氏模量取一截面为矩形的梁,给以支撑图所示,其中点受外力 P 作用根据力学原理,梁形变不太大时,形变与外力成正比当梁中点处的最大弯曲挠度满足 f《l 时,有下关系式 34Eabplf式中 l 为梁的有效长度,a、b 分别为梁的宽度、厚度,已知的样品,a 、b、l 和 E 是确定值,所以挠度 f 只随外力 P 而变化时,当外力有△P 变化时,挠度也应有△变化,故下关系式成立 2Kf3abEpl当波长不变时, 亦为确定值可 见干涉条纹变换数 K 与△P 也为正比关32abEl系。

上式成立与否,说明了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检测出梁材料是否做弹性形变由此得 32abKPlE此式为本测定方法基本关系式(2)测玻璃折射率(3)测薄玻璃片厚度将玻璃片放入干涉仪一臂,由于假设放入的玻璃片的厚度是 h,折射率为1.5(通常都是 1.5),两臂的光程差将 变为 Δx+(n-1)h,其中 Δx是可移动的镜子移动的距离,再利用干涉公式,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是明纹,然后你在光屏上数处移动 Δx,条纹变动的个数,利用: Δx+(n-1)h=mλ,将波长 λ,圆圈个数 m,镜子移动距离 Δx,折射率 n=1.5 都代入就可以求出厚度 h(4)透明介质的折射率①以钠光为光源 调出等倾 干涉条纹 ②移动 M2 镜,使 视场中心的视见度最小, 记录 M2 镜的位置;在反射镜前平行地放置玻璃薄片,继续移动 M2 镜,使视场中心的视见度又为最小,再记录 M2镜位置,连续测出 6 个视见度最小时 M2 镜位置 ③用逐差法求光程差 Δd的平均值,再除以该透明介质得厚度,就是折射率了5)测量材料的微小长度变化迈克尔逊干涉仪把一束激光分成两束,经过平面镜分别反射,再干涉,形成干涉环,如果有材料的长度的变化,反映出光程差的变化,这样 ,原来干涉相消的位置可能就会干涉相长,看起来就像环溢出或者收回,通过数干涉 环溢出或者收回的个数,就可以计算长度变化的多少. 折射率*变化的长度/激光波长=相位差=2*3.14* 变化的干涉环数. 这样就可以求出来了其他 5-10 种干涉仪的用途(1)法布里—泊罗干涉仪1.研究光谱线的超精细结构;2.用作激光器的谐振腔。

2)白光干涉仪1.粗糙和光滑表面的测量和显示 2.亚微米范围内的微观形貌测量 3.金相测量 4.非接触式表面轮廓的计量(3)超导量子干涉仪1.可用以探测极小磁场(4)光纤干涉仪本产品可用作教学实验观察光纤干涉条纹,也可用于传感器方面通过条纹变化得到外界对相位产生影响的变化量5)激光干涉仪首先,新机床出厂前都要进行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以及反向间隙的检测,现在大多使用激光干涉仪进行.其次,机床使用一段时间 后,由于丝杠的磨损和其它原因,精度会逐渐丧失,这时需要使用激光干涉仪进行精度的再校准 .最后,激光干涉仪还可以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测,例如直线度,垂直度 ,角度等.市场上常见的激光干涉仪主要有美国安捷伦(原惠普,除了计算机,惠普的激光干涉仪也是最牛的),雷尼绍,美国精密,美国光动,成都工具研究所等6)双频激光干涉仪它既可以对几十米的大量程进行精密测量,也可以对手表零件等微小运动进行精密测量,既可以对几何量如 长度、角度.直线度、平行度、平面度、垂直度等进行测量,也可以用于特殊 场合, 诸如半导体光刻技 术 的微定位和计算机存储器上记录槽间距的测量等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