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盐田大道工程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9.92KB
约73页
文档ID:480366505
盐田大道工程_第1页
1/73

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技术标编制依据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道路平面图 第三章各分部分项的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 第二节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三节沉井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四节顶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五节路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六节综合通信施工技术方案 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第五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一节安全管理目标、方针和原则 第二节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第三节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第四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六章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措施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施工进度网络图及劳动力安排 第八章冬、雨季、台风、夏季施工保证措施 第九章周边管线及设施加固措施 附表: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劳动力计划表 临时用地表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道路平面图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1、盐田大道(四期)工程位于梅山岛南部,工程西接春晓大桥,向东与现状盐田大道(一期)工程相连,是梅山岛内东西向主干道路,本标段为盐田大道(四期)工程Ⅰ标段,桩号范围为K2+300~K4+943.04;为完善岛内路网结构,港浦路(盐田大道-望海路)段纳入本次工程范围,工程全长约为2795.47m,盐田大道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8m,港浦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30m。

本次施工范围为盐田大道(四期)工程Ⅰ标段A段,桩号为K2+300~K3+560;2、本次工程范围内施工内容主要是道路、排水、软土地基处理、路灯及通信等工程的施工及保修3、本工程排水管线包括污水管线和雨水管线雨水管线全部开挖施工,分布于道路两侧,就近排入规划河道中;污水管线分布于盐田大道的北侧,主管全部顶管施工,污水汇入港城路现状污水管一)、道路工程1、道路工程设计标准:盐田大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交叉口行车速度为30km/h,标准横断面宽为48米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道路工程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设计年限为20年沥青路面结构计算荷载为BZZ-100作为标准轴载2、道路断面布置为:盐田大道:5.25m人非混行道+2.5m机非隔离带+12.5m机动车道+7.5m中央绿化带+12.5m机动车道+2.5m机非隔离带+5.25m人非混行道 3、机动车道平均横坡为2%向外,无中央绿化带处采用三次修正抛物线路拱,有中央绿化带处采用直线路拱,人、非混行道横坡为1.5%向内,采用直线路拱4、(1)机动车道沥青面层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为4cmSMA沥青混合料(SMA-13C型)(加入玄武岩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要求:3%~4%;中层为6cm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C型),沥青混合料孔隙率要求:3%~5%;下层为8cm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C型),混合料空隙率要求:3%~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水泥含量4.5%,压实度为98%。

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水泥含量3.0%,压实度为97%2)、非机动车道沥青面层采用两层结构,上层为粗型密级配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型),下层为粗型密级配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水泥含量3.5%,压实度为97%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水泥含量3.0%,压实度为96%3)、沥青混凝土必须按规定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沥青砼顶面容许回弹弯沉值机动车道设计为0.25mm,非机动车道为1.00mm;机动车道沥青砼压实度为98%,非机动车道为97%5、人行道面层选用6cm厚彩色荷兰型通体材质地面砖,施工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城市道路-人行道铺砌部分》,地砖材料抗压强度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c40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65铺砌时要求表面平顺,排列整齐,人行过街通道及公交站台结构做法同人行道6、在道路人行道上设置方便轮椅和视力残疾人的坡道和盲道;坡道和盲道与人行交通标线位置统一考虑触感板材铺设在人行道的中部,分为带凸条形指示前进方向的行进板材和带圆点形指示前方障碍的停步块材人行步道结合交通组织设置二)、排水工程1、雨水管道工程: (1)雨水管南、北双侧布置,均位于绿化带下,距人非混行道侧石1米,工程范围包括桩号K2+300.00~K4+943.04。

雨水就近排入“七姓涂南河”雨水管道均采用大开挖施工,详见《排水平面图》 (2)雨水主管管径为DN500-DN1400,全部采用PE缠绕B型结构壁管(内表面光滑,外表面为中空螺旋形肋),接口建议采用承插式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采用石屑管基PE缠绕B型管均为肋内径系列DN500雨水管 坡度i=0.14%;DN600雨水管 坡度i=0.15%;DN800雨水管 坡度i=0.11%;DN1000、DN1200、DN1400雨水管 坡度i=0.1%;(3)雨水预留管采用DN600PE缠绕B型结构壁管材,接口采用承插式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预留管坡度均为0.15% (4)雨水口与窨井内的连接管采用DN300 PE缠绕B型结构壁管材,接口采用承插式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雨水口与窨井的连接管管位基本上在塘渣垫层中,为防止施工垫层时重型压实将管道压破,连接管管基采用360°砼保护壳,连接管管道坡度为1% (5)PE缠绕B型结构壁管材、管件原料性能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GB/T19472.2-2004)的要求,管道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6g/10min,热稳定度≥20min,密度≥930kg/m,管材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烘箱试验合格,管材熔缝处应无分层、无开裂。

环刚度≥8KN/m³,冲击性能≤10%,蠕变比率≤4,缝的拉伸强度见下表,(接口处建议由厂家专业人员进行施工,余同) (6)车行道上采用36×48cm边沟式雨水口,球墨铸铁雨水篦;承重力210KN,材料采用QT500-7,指标、性能必须满足建设部相关行业标准产品表面防腐措施:热渗沥青漆沥青砼路面上球墨铸铁雨水篦建议采用黑色非机动车道采用36*48cm边沟式雨水口,复合雨水篦路段雨水口间距控制在40cm以下,并在道路低点和转弯处增设双篦雨水口7)部分雨水井设置沉泥槽,沉泥槽深度为0.4m,需设置沉泥槽的窨井详见<窨井尺寸规格表>8)当道路中央绿化带宽度≥3m时,在中央绿化带上设置渗沟排水,渗沟排水采用D100软式透水管,管道坡度顺应纵坡,但不小于0.5%,最高处距离覆土顶面0.7m,在低点汇入渗沟支井渗沟支井就近接入雨水主管或雨水管,渗沟支井与雨水主管或雨水口的连接管管径为DN200,PE缠绕B型管,管材指标同上述要求,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DN200连接管全线设置360°砼保护外壳管道坡度i=1%渗沟做法见<中央绿化带渗沟图>2、污水管道工程: (1)污水主管敷设于北侧人非混行道下,距离人非混行道侧石2.25m,污水在桩号K3+380.00处汇入现状污水管。

为了施工方便,污水管道施工至W35污水井,桩号K2+280.00,并包括南北两侧两个预留污水井2)污水主管管径为DN800~ DN900mm,主管管材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采用顶管施工;DN800mm污水主管坡度为0.08%,DN900污水主管坡度为0.1%管道连接采用不锈钢钢套筒连接,不锈钢套筒厚度不应小于3mm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管材性能满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GB/21492-2008)的规定内衬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管道轴向压缩强度不应小于75Mpa,压力等级0.1 Mpa,刚度等级50KN/m2.DN800污水主管,最小壁厚不小于3.5cm,管材极限顶力不小于6886KN,顶力安全系数Kj=3.5,管道管材最大允许顶力不小于1967KNDN900污水主管,最小壁厚不小于3.5cm,管材极限顶力不小于7711KN,顶力安全系数Kj=3.5,管道管材最大允许顶力不小于2203KN4)建议采用连续缠绕工艺或者离心浇筑工艺生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5)预留管径为DN300mm预留管管材选用PE缠绕B型管,采用开挖施工预留管坡度均为0.2%,均采用承插式弹性密封圈连接方式,360°石屑管基。

PE缠绕B型管均为内径系列6)PE缠绕B型结构壁管材、管材原件性能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GB/T19472.2-2004)的要求,管道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6g/10min,热稳定度≥20min,密度≥930kg/m,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烘箱试验合格,管材熔缝处应无分层、无开裂环刚度≥8KN/m³,冲击性能≤10%,蠕变比率≤4,不得使用回收料制管, 第二节、技术标编制依据1、盐田大道(四期)工程(Ⅰ标段)A段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图2、盐田大道(四期)工程(Ⅰ标段)A段招标文件3、现场踏勘情况 4、本施工组织设计将按照现行的市政工程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编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O34-2000)《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MR301)《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2003.11.24)《宁波市城市道路通用图——块材路面部分》(2002.9)《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GB/T21492—200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水运工程塑料排水板应用技术规程》(JTS206-1-2009)第三节、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及补充文件的各项条款;2、遵循设计和业主要求的验收标准的原则;3、坚持根据宁波市城市建设实际和我方的施工能力,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4、按照“项目法施工”的原则。

第四节、质量目标国家验收规范一次性验收合格;确保“甬江杯” ,争创“钱江杯” 第五节、 安全文明等级要求安全等级:合格文明等级:宁波市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第六节、工期目标18 个月(其中堆载期 9个月)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道路平面图一、施工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顺利进场,工作面的迅速展开,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后期工作,接中标通知书后,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明确施工任务,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学习有关技术标准及施工规范2.施工场地清理进场后,及时对全线施工场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