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分析〔一〕单元教育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能用符号或语言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2.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理解近似数的意义,能选择适宜的单位用近似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会进展简单的加减法估算3.在用大数、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方法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展数感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促销现象,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获得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经历5.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二〕单元教材说明认识万以内的数,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整数认识的最终目标本套教材第一学段关于“数的认识〞分五次安排,本单元是最后一次在内容设计上,一方面既要完成第一学段关于“整数的认识〞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完成加减法计算的所有要求认识万以内的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更大的数必须具备的重要根底,也是学生建立初步数感的重要材料。
本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紧紧围绕生活中用的大数和计算设计教材内容:一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真实数据和典型事例,让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感受大数〔一万〕的意义;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境,认识近似数,学会用近似数进展加减法估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安排了五个知识块:认识万以内的数、近似数、估算、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结合本单元内容,设计了“学会购物〞综合与实践活动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内容编排如下:知识块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第1课时认、读万以内的数1.例1,读电器的价钱,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2.读数、写数、说生活中的大数3.汽车牌照,运发动编号第2课时认识一万1.例2,10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0个小正方体2.例3,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各一万元3.测量10000张复印纸的厚度第3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拟1.例4,五座名山的高度比拟2.数的大小比拟1课时近似数1.我国现已发现的鸟类大约种数,我国欣赏花卉的大约种数2.某中学、小学学生人数的不同描述1课时加减法估算1.例1,估算购置一部照相机和一部大约需要的钱数2.例2,估算小明家养殖收入1课时购物方案1.聪聪一家商量购置液晶电视的情境和信息2.小组合作,为聪聪家制订购置液晶电视方案。
1课时轻松练习1. 3道应用题,5道练习题2.数学冲浪1课时学会购物1.有奖促销,学生为叔叔购物当参谋2.商品促销,解决购置饮料问题1.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材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科书1~3页〕,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本课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认、读万以内的数例1选择了大多数学生家中常用的几种家用电器,每种电器的价钱都在1000元以上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①读出电器的价钱,然后说一说每种电器的价钱中有几个一千元、几个一百元、几个十元、几个一元②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组成教材出示了数位顺序表,并蓝灵鼠的话告诉学生: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是万位要求把电器价钱写在数位顺序表中并读一读数位表中给出了4个数,红红和聪聪以8008为例,说出了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红说:“千位上的8表示8个千……〞聪聪说:“个位上的8表示8一……〞第二,写万以内的数教材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真实事例:北京奥运会参加击缶表演的人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和我国制造的神舟飞船的飞行速度用汉字给出了相关数据信息,要求学生读一读说明文字,再把数写出来然后教材设计说一说,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大数第三,认识用数表示的事物。
教材用兔博士的话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用数表示并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汽车牌照和运发动编号两个事例练一练〞安排了5个题,分别是读数、写数、数的组成第5题是学生调查自己家中大件电器的品牌和价钱的实践活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组成,并且对现实生活中大件电器的价钱有一定了解的根底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数位顺序及数的组成,难点是理解用数表示数量和事物的不同含义教学活动中,要按着教材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生活经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读电器的价钱,说价钱的组成,要让学生在生活经历的根底上自己读、自己说,为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组成作铺垫再如,认识数位表和数的组成,首先在复习1000以内数位顺序的根底上,认识万位的位置,再把表示电器价钱的数逐个写在数位表中,然后让学生利用10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和前面说电器价钱的经历,认识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特别要理解千位上有几,就表示几个千再如,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法,要充分利用2021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年份和参加击缶表演的人数这两个典型数据一方面解决中间有两个O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用数表示数量和表示事物的不同含义。
首先讨论2021年可以怎样读以及不同读法的意义得出两种读法:①二零零八年,依次读出表示年份的数字;②二千零八年,把2021看作一个具体的数来读使学生了解,在读年份时,两种读法都可以,但是在用数描述具体数量时,都方法②然后讨论:2021年和2021人这两个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理解用数表示具体的数量和表示事物的不同含义,进而为理解许多事物可以用数表示作铺垫第2课时〔教科书4~6页〕,认识一万三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来认识并感受一万活动一,认识一万例2呈现了兔博士与大头蛙对话的情境兔博士问:“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大头蛙答复:“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一万,大约要用3小时〞他们的对话让学生借助时间感知了一万是一个很大的数并引出一千一千地数接着教材给出了10个大正方体,直接告诉学生:每个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提出了“一千一千地数〞的要求呈现了学生数的情境,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最后介绍了_万的写法和10000是一个五位数活动二,认识1万元人民币例3安排了两个方面内容第一,给出三种面额的人民币:100元的1捆,每捆100张;50元的2捆,每捆100张;10元的10捆,每捆100张。
直接告诉学生:每种面额的人民币都是一万元然后让学生推算,得出:100个100元、200个50元、1000个10元……都是一万元第二,教材设计了红红一家边走边说话的情境从红红一家的交谈中,给出了红红的爸爸和妈妈的月工资分别是2500元、2000元的信息根据他们的月工资收入,推算出:红红爸爸四个月的工资收入是一万元;红红妈妈五个月的工资收入是一万元在推算过程中,学生借助一年的时间和4个2500元、5个2000元感受一万有多大活动三,测量10000张复印纸的厚度教材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大头蛙提示:“数出100张复印纸,量一量有多厚〞教材呈现了亮亮和丫丫测量100张复印纸,并说出量得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的情景图第二,教材提出:“想一想:如果把一万张复印纸摞在一起,大约有多厚?〞以学生交流的方式呈现了同学们根据100张复印纸大约厚1厘米,推算一万张复印纸有多厚、多高的情境红红说:“一万张复印纸就是100个100张〞聪聪说:“一万张复印纸摞在一起,就快1米高啦!〞丫丫用自己的身体显示10000张复印纸的高度大头蛙告诉同学们:“一万张复印纸的厚度大约是90厘米〞“练一练〞设计了3道和一万有关的问题,最后安排一粒黄豆、一粒花生质量的问题讨论。
1万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到的大数,“万〞也是一个常用的计数单位本节课通过数一万个小正方体的块数,推算一万元人民币的钱数和测量一万张复印纸的厚度等活动,使同学们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感受一万到底有多少教学重点是掌握一万与一千的关系,知道一万是个五位数难点是根据的数据推算并解决与一万有关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例2,数一万个小正方体要让学生在一千一千数的过程中,体会10个一千是一万重点抓住“数到九千时,再数一千是一万〞在此根底上,师生共同总结出“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结论例3,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万元人民币有多少,而且要让学生经历一万元人民币的推算过程如,面额50元的人民币两捆,每捆100张,共是多少元?学生可以这样推算:一张是50元,一捆就是5000元,两捆就是10000元红红爸爸的月工资是2500元,几个月的工资才是一万元呢?学生可以这样推算:一个月的工资是2500元,两个月的工资是5000元,四个月的工资就是一万元再如,学生还可能有其他的推算方法,无论怎样推算,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对于“做一做,测量一万张复印纸的厚度〞先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现在没有一万张复印纸,怎么办?让学生自己想方法。
然后按大头蛙的提示,先量出100张复印纸的厚度,再提出“想一想〞的问题,指导学生推算第3课时〔教科书7页、8页〕,万以内数的大小比拟本课安排了两个比拟活动活动一,给我国五座名山按高度排序兔博士首先提问:“你知道我国五座名山的名字吗?〞教材用大头蛙的话给出了五座名山的名字,并告诉学生五座名山合称“五岳〞例4根据五座名山在五岳中的位置〔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呈现了“五岳〞的代表图片和高度〔恒山2021米、华山2155米、嵩山1492米、泰山1533米、衡山1290米〕,提出了“读出我国五座名山的高度,并从高到低排序〞的要求接着,教材以学生交流的方式,呈现了比拟方法聪聪说:“先比拟两座超过2000米的……〞亮亮说:“三座1000多米的山中,泰山最高,排在第三……〞活动二,比拟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试一试〞给出了三组数〔包括万以内数大小比拟的各种情况〕,要求学生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然后通过大头蛙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进而总结万以内数大小比拟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比拟1000以内数大小经历的根底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把学生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拟的经历迁移到万以内数的大小比拟中来,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是:有条理地表述万以内数大小比拟的一般方法教学活动中,要按着教材的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比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比拟到了解一般比拟方法的过程如,给五岳的高度排序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①五岳之中,只有华山、恒山的高度超过了2000米,因此排在前两位;华山与恒山比,华山高,排在第一位;其他三座山中,泰山最高,排在第三位,衡山与嵩山比,嵩山高,排在第四位②先找出最高和最低的 两座山,然后再比拟其他的三座山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只要理由充分,排序正确,均要给予肯定试一试〞的三组题,在学生自己比拟、交流的根底上,还要让学生分析三组数的特点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比拟的方法:位数不同的,位数多的数大;位数一样的,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大;最高位上一样的,就比拟下一位2.近似数,安排1课时〔教科书9页、10页〕认识近似数,教材首先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鸟和花卉两种事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出了如下信息: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300余种,我国的欣赏花卉有2230多种接着提出“议一议: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吗?〞然后用学生交流的方式答复了问题丫丫说:“1300不是鸟类的准确数量,鸟的种类比1300多。
〞亮亮说:“花卉的品种比2230还多〞在“议一议〞的根底上,教材用文字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