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趵突泉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好友们: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天然泉水为关键景观,融合江南园林特色,含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自然山水公园,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趵突泉公园建于1956年,因为园内有趵突泉而得名它在济南市中心,总面积10.5公顷,和大名湖、千佛山并称为济南市三大名胜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和其周围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等20多处泉组成趵突泉泉群趵突泉水质洁净,清冽甘美,水温一年四季恒定在18摄氏度左右3座泉眼浪花飞溅,“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在2021年以前的几年时间内,因为连续干旱,加上工农业用水,地下水位下降,趵突泉的水位达不到喷涌的26.8米高度,看不到当年趵突泉喷涌的壮观景象,只能从部分图片和我的介绍中领会一下趵突泉当年的风采不过,因为多年济南x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节水保泉方法,如关闭市区全部自备井、人工回灌、在南部修建水库等,加上多年天公作美,降雨量超出30%以上从2021年9月6日开始,全部泉水复涌,至今水势旺盛今天大家全部很幸运,我想应该能初步领会到很久以前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美景的意境了吧! 东门:趵突泉公园有3个门。
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的大门就是趵突泉的东门大门匾额上“趵突泉”3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来济南时题写的 假山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座假山这座假山建于1964年,是选取济南南部山区的山石筑成的这些山石因为石质、色泽和江苏无锡太湖石有相同之处,因此被称为北太湖石大家知道为何要迎门建假山吗?这是采取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障景”的手法,把园中的美景挡在后面,让人留有悬念,激起继续参观的念头有句古话,叫逢峰右转,就是说碰到山峰往右转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右转,继续参观 晴雨溪: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趵突泉的一大奇观,晴空万里,但我们在看看溪面上水雾蒙蒙,雨点珠珠,如同晴天下雨,因此叫晴雨溪 龟石:我们说有名园必有名石在我们前面就是这么一块名石——龟石,是一块著名的太湖石,由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收藏的张养浩是济南人,她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据记载,她曾经收藏了4块名石,依据它们的形状分别命名为龙、凤、龟、麟,总称为四大灵石现在其它3块灵石全部已不知所在,只留下了这一 块龟石供大家凭吊漓江有个九马画山,漓江导游有段唱词“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
大家看这块龟石的样子,您是否也能看出九只神龟呢?这块龟石姿态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堪称济南第一名石,含有太湖石瘦、皱、透、漏、秀的特点游客大多在此和石合影,取延年益寿之意 漱玉泉:我们面前这一汪清泉也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名叫漱玉泉大家看“漱玉泉”3个字是已故的济南书画家关友声的手笔有关漱玉泉的来历说法不一,其中一个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而来的晋朝时,孙子荆要去隐居,就对挚友王武子说欲“枕石漱流”因口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说“流可枕,石可漱乎?”孙子荆回复说:“因此漱石,以砺其齿;因此枕流,以洗其耳隐寓洁身自爱、磨砺其志的意向漱玉”泉将玉代石,愈加妥切地表示了泉水清洁柔润的水质也有些人讲,古代把女子的牙齿称为“玉”,宋代著名的爱国女词人李清照在这里居住时,常常在泉边梳洗打扮,因此得名还有一个说法,是因为李清照的词集《漱玉泉》而得名,但这就无从考证是先有词集后有泉名,还是先有泉名后有词集了 李清照纪念堂:我们右手边这座古典风格的建筑是“李清照纪念堂”这是依据李清照旧居在漱玉泉边的记载,于1959年为纪念杰出的宋代女词人而建造的纪念堂占地300平方米,含有宋代的建筑风格,经1999年扩建,现在面积4000多平方米,堂阁亭台,溪水围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李清照纪念堂之一。
我们现在看到的屏风上,是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为李清照题的词,前面是“一代词人”,后面是“传诵千秋”这是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一首诗中的几句全诗是:“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秋是著书院落里种植的芭蕉、海棠、桂花等全部是李清照生前喜爱的植物 大家来看纪念堂正厅门前抱柱上的木刻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旧居在垂杨深处”,下联是:“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上联是对李清照旧居的考证,下联《漱玉集》是李清照写词集,《金石录》为她的丈夫赵明诚所著的考古专著,赵明诚逝世后由李清照代为完成交于朝廷文采有后主遗风”是说李清照的词风含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李煜,作为帝王她是失败的,而作为文人,她则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词《虞美人》是这么写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相信大家对这首词全部很熟悉)我们看到的纪念堂正厅中的塑像就是李清照,这是由著名雕塑家王昭善等创作的,用汉白玉雕塑,塑像象征着李清照清清白白的一生厅内陈列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墙上是现代名家的题咏字画,玻璃柜里陈列着李清照著作的多种版本和后人研究的多种专著期刊等。
大家看墙上还有一幅画像,是李清照31岁时的画像李清照看上去是不是显得很老,不错为何会这么呢?待会儿我给大家介绍她的生平的时候就知道了 大家随我右转,到新开辟的李清照蜡像馆去了解一下这为著名女词人的一生 蜡像馆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父母教育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出身上层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官居礼部员外郎,博学多才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知书善文李清照出生在这么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双亲熏陶,加上她资质聪慧,酷爱读书,故成为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尤以词作蜚声文坛 第二部分是师坛绽秀 李清照才华横溢,博学多能,十多岁时就很有名气她的词受到当朝文人周邦彦、张耒、黄庭坚等人的赞誉这一组蜡像展示的是李清照和当朝著名文人探讨诗词的场景 第三部分是志同道合 112021年,李清照18岁,和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丞相赵挺之的第三子,宋代著名的金石学者婚后夫妻恩爱,志同道合,除做诗填词外,还搜集金石书画,并著有《金石录》一书在创作形式上,她善于利用白描手法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语言清丽感人、通俗流畅,世称“易安体”,对后世影响颇大在词学评论上,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要求严格划清诗和词的界限,反对以作诗的方法作词。
在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上,李清照独树一帜,成为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后世有些人称之为“词圣” 李清照一生奋笔不辍,著述甚丰原有《易安居士文集》7集、《李易安集》12卷,可次这些作品多已失散,现仅存《漱玉词》一卷及其它零星著作因为李清照前期和丈夫过着悠闲的生活,而且赵明诚常常外出,所以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多是歌颂自然和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如《如梦令》、《怨王孙》等她有一首《一剪梅》是新婚很快思念远游的丈夫而作的词中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个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中可见她相思之苦在《醉花阴》一词中她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午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四部分是流寓江南 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宋室南渡夫妇两人移居江南很快赵明诚病逝,这给了李清照很大的打击,因此年纪轻轻却很快衰老李清照以后嫁给一个当朝官员张如舟婚后3个月,李清照发觉张如舟是一个贪官,就告发了她,而且同她离婚在当初的时代,她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呀!国破家亡、夫死物失、恶语中伤一起向她袭来,李清照在篱乱和贫困中度过了凄凉的晚年。
因为后期生活上的艰辛,李清照的作品关键是悲叹身世,抒发精神上的痛苦,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她、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现在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梁启超曾评价这首词“一字一泪,全部是咬着牙根咽下” 然而,女词人这种沉痛,并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拱手让敌的情况下,个人生活遭遇所引发的沉痛,也就是一个含有爱国心的人应有的那种蕴涵国家兴衰之感的沉痛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流传至今的《夏日绝句》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慷慨激昂,正义凛然,以宁死不愿渡乌江的项羽来讽刺当初仓皇南逃、不敢收复失地的南宋政府孑然一身的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是凄凉的相关她的记载截止到73岁不过,这为旷世女词人美轮美奂的词句和高风亮节的情操却将永世流传 趵突泉景区: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趵突泉主景区,首先我来看一下泺源堂楹联我们看泺源堂楹柱上悬挂的木刻楹联,上面写的是元代赵孟頫的咏泉的佳句,上联是;“云雾润蒸华不注”,下联是:“波涛声震大明湖”。
字是魏体,是现代著名书法家金棼先生书写的这两句楹联把趵突泉的特点表示得淋漓尽致华不注是一座小山,在济南东北部,因很陡峭,能够跟陕西的华山媲美,故又称小华山趵突泉水温常年恒温,保持在18摄氏度,而济南的天气很严寒,最冷时可达零下十几摄氏度,温差很大这时在趵突泉的水面上形成一层水汽,水汽蒙蒙上升,把远处的华不注山全部给遮住了;趵突权泉喷涌的轰鸣声在大明湖畔全部能够听到泺源堂跟娥英祠和三圣殿共同组成了三大殿景区 过了泺源堂我们首先看到了这快著名的双御碑请大家看一下它的前后两面,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对,这块碑前后分别有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墨宝,双御碑所以而得名康熙皇帝前后六次来济南每来必题必咏,而且题字多有三点水这块碑的前面就是她于1684年第一次来济南时所书的“激湍”两字,用二字来形容趵突泉,可见它当年喷涌的壮观景象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每来趵突泉,也全部有诗篇1784年她第二次来时适逢山东大旱,趵突泉停喷,她没有看到第一次来时那种趵突腾空的壮观景象,感到十分遗憾,便写下来《再题趵突泉作》刻在石碑后面,诗的最终一句是“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然后浴手焚香,祭天乞雨,接着就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趵突泉就复喷了。
双御碑是十分罕见的,它显示着趵突泉的名气和地位,含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书法和观赏价值 趵突泉: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据记载,春秋时期,鲁桓公2021年曾“会齐候于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北宋时,又称“槛泉”、“瀑流”,宋代文学家曾巩始称“趵突泉” 我们面前这一方水就是著名天下的趵突泉了趵突泉,三窟鼎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清朝人刘鹗在《老残游记》里写道:“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据士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气势壮观,故称‘趵突腾空’古人把它列为济南八景之首趵突泉因为景观奇特,故被历代文人赞咏我以为对趵突泉描写得最好的当属老舍先生的《趵突泉的欣赏》我们右前方有几块石碑,大家看一下首先,“趵突泉”三字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题写的,不知道注意到没有,“突”字少了上面一点,为何?有两种说法一说这表示了大家的一个愿望,期望趵突泉永远喷涌,没有尽头,有意写成这么;一个说法是当年趵突泉喷涌的势头很旺盛,泉水把突字的点给冲掉,顺着河流到大明湖去了,因此大明湖南门牌坊上的“明”字多了一笔其实,趵突泉的水流进护城河,经小清河汇流到大清河,最终流入渤海观澜”两字是明代山东布政使张钦书写。
第一泉”碑是由清代王钟霖题写的当年乾隆皇帝在北京时,已封了北京的玉泉为天下第一泉,下江南时,带了玉泉山的泉水供路上饮用当她来到趵突泉,品尝了趵突泉的水后,认为趵突泉水比北京玉泉的泉水还要好喝,于是把玉泉更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