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宋词婉约派诗词的风格特点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90KB
约11页
文档ID:526577178
宋词婉约派诗词的风格特点_第1页
1/11

宋词婉约派诗词的风格特点1、首先是它具有“可 歌性”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 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旧唐书?温庭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 歌之音,为侧艳之词”天才的作家们既有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填一阕, 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 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婉约词便是在此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 多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一曲之后,余音绕梁,沁 人心脾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便只合十七八女郎,执 红牙板,浅斟低唱这类“旎近情,铺叙展衍”的新曲,往往使闻者销魂婉 约词音节谐婉,“语工而入律”情调柔美,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唐五代词早 就具有这一特点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绮筵公子,绣幌佳人, 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手,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 之态”两宋时期,婉约词空前荣,风全国柳永的词,“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之可见当时传播之广直至近代,婉约词依然具有“可歌性”这是 它的突出特点2、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它以情动人,道 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文采灿烂的《花间集》,就是一部言情之作 五代词人韦压,善于运用各种抒情手法,成功地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晏殊 的《珠玉词》,抒情委婉如明珠美玉,光艳照人欧阳修是一位领袖儒林、 肩负文统道统的中心人物在他的诗文里,只能看到他严肃的护道面孔,而他 的抒情小词,却写得婉媚轻柔,情致缠绵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工文章, 精骑射,而小词却委婉传情,凄恻动人盖“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 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查礼《铜鼓堂词话》)作家们把肺腑中的 真情,悲愁与欢愉,通过抒情的婉约词,曲折细腻地透露出来,赢得古今无数 读者的同情与共鸣爱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抒写爱情,反映在封建礼教统治下,人们对 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时的悲愁与哀 怨,也就成为婉约词的重要内容它首先表现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歌颂敦 煌曲子词《菩萨蛮》的作者,大胆坦率而又委婉曲折地写出“枕前发尽千般 愿,要休且待青山烂……”表达了爱情永恒不变的心愿冯延巳的《长命 女》,写夫妻祝酒陈愿,地久天长,永不分离韦庄的《思帝乡》“妾拟将身 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歌颂了天真少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 的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对爱情的表露,抒写她美满幸福的 爱情生活多情的词人,往往通过抒写离愁别恨,歌颂爱情的真挚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江城子》)离歌一曲,动人心魄柳永的名作《雨霖铃》,抒写 了浓烈感人的游子离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淋漓尽致地描绘出 与情人阔别、流落江湖的痛苦心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抒写了他对亡妻“不思量,自难忘”的一片真情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 梦与君同”(晏几道《天》)写当日的相亲相爱,别后的相思相忆,凄婉哀怨而 又妩媚风流,轻柔自然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庭院深深 深几许”等抒情小词,虽是儿女私情、离愁别绪,却写得清丽婉媚,情深意 长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 《》)写爱情生活的回忆,离别相思的痛苦,洋溢着真情实感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特别是那些被压在社会低层的歌伎们的不幸遭 遇和文人失意的痛苦,也常常在婉约词中如泣如诉地表现出来柳永仕途坎 坷,长期浪迹于下层社会他的词往往以极大的同情,表现歌伎们身受的痛苦和精神面貌,以及与她 们的爱恋之情。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悔当初不把雕鞍锁镇相 随,莫抛躲,彩线拈伴伊坐《定风波》)词中既写出歌伎们所遭受的身心折 磨,又表现出她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销魂当此 际,香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全词倾诉了“黯然销魂” 的无限伤离之情显示了婉约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自然”的 艺术效果婉约词也往往抒写感时伤世之情作家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或打入 艳情,或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抒写爱情,描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多少 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望江南》)、“春花秋月何时 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流水落 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李煜在词中以鲜明的形象,炽烈的感 情,借花月春风,抒写亡国之恨宋宗《燕山亭》,委婉悲痛地写出了国亡被 俘后的无限感慨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运用比兴手法,以“美人香草”喻君子贤人;以男女喻君臣,抒写家国之事,身 心之感,情致缠绵,哀婉含蓄词人们又往往借咏燕、咏柳、咏梅、咏杨花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难于明 言之意。

如的《咏梅》词,以梅花自喻,意在言外,引人深思作家们常以花 草、闺房、送春、惜春为题材,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寄寓他们对美好事物的 爱恋以及受到挫折时的悲伤情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抒写了惜春伤春之情,怀恋歌姬之感,表现了作者的淡淡哀愁 此词温润秀洁,风流蕴籍,言情闲雅而不轻薄,辞语工丽而不淫艳,最为人们 所赞赏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辞虽华美而不浮艳 《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战争破坏了和平安定的生活,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国破家亡之恨,生 离死别之情,不断在婉约词中反映出来蒋兴祖女的《减字木兰花》“渐近燕 山,回首乡关归路难”,将自己被虏离乡北去的无限痛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 致,生动地反映了那个离乱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身受的痛苦3、婉约词的又一特点是“以美取胜”它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 境,展观自然美与生活美,歌颂人物的心灵美作家们把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创作出大量 具有诗情画意的绝妙好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 人》)、“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 道《天》)“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 凡此,皆美妙动人,绚丽多彩往往片时佳景,一语留住;万端情绪,一语吐 出一首词,可因一妙句而千古流芳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作 者宋祁因而得到“红杏尚书”的美称!“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于》),作者 张先遂有“张三影”之称;“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青玉 案》,贺铸因而被称为“贺梅子”还有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雁 字回时,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等等爱美是人之天性美的艺术形式,是沟通人类感情的桥梁创造美的意 境,是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是一幅优 美的图画,把读者带入美的意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创造了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作者通 过奇妙的想象,把惜春之情、寻春之意,熔铸在一起,意境极美苏轼的《蝶 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全词绘出暮春景色,在 美的意境中,蕴含着伤春情绪。

王渔洋在《花草蒙》中曾称赞道:“‘枝上柳 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未必能过苏轼《江城子》“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物的形象美和生活美,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出来,鲜明、真切,如在眼 前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凄凉意境,令人销魂、断肠作 者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以造成意境美,使读者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纳兰性 德怀恋亲人、歌咏自然的小令,清新婉丽,格高韵远,极富情味与美感他的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关那畔行,……”,在塞外风光的描绘 中,透露出离愁别恨,一片乡思,于情景交融之中,展现出美的意境婉约词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反映生活的作家们用精炼的语言、真挚的感 情、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反映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 优秀作品,华彩纷呈,百卉竞妍,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为我国人民所喜爱, 世代传诵,历久不衰醉花阴》也题作《重阳》或《九日》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幼有才藻,18 岁适金石家赵明诚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即龙脑香,香料名 金兽:刻有兽形的铜香 炉。

玉枕:瓷枕的美称 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东篱:《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 之处 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暗香:指菊花淡雅的香气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西风,这里指秋风 黄花:指菊 花译文】薄雾浓云遮蔽了漫长的白昼,忧愁压抑着我的心头,终日里阴阴沉沉,我 的心情愁苦烦闷刻有兽形的铜炉里的香料已渐渐燃尽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 佳节,到了夜半时分,纱窗玉枕,感觉到了一阵阵的轻凉侵身黄昏后独自一人在东篱下自斟自饮,轻淡的菊花香气充满衣襟莫要说此 情此景不令人凄然伤神,当秋风吹卷门帘的时候,突然发现屋里的人比外面的 黄花菊更加消瘦《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 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 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 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 处赏一】这是辛弃疾四十岁时,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年)暮春写的词。

辛弃 疾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渡淮水投奔南宋,十七年中,他的抗击金军、恢复 中原的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自己抗金杀敌收山河的志向也无法 实现,只是作一些远离战事的闲职,这一次,又是被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 调到荆湖南路继续当运副使转运使亦称漕司,是主要掌管一路财赋的官职, 对辛弃疾来说,当然不能尽快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何况如今是调往距离前线 更远的湖南去,更加使他失望他知道朝廷实无北上雄心当同僚置酒为他饯 行的时候,他写了这首词,抒发胸中的郁闷和感慨上片主要抒发作者惜春之情上片起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说如今已是暮春天气,禁不 起再有几番风雨,春便要真的去了惜春长怕花开早”二句,揭示自己惜春 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他甚至于害怕春天的花开得太早,这是对惜春 心理的深入一层的描写春且住”三句,对于正将离开的“春”作者深情 地,对它呼喊:春啊,你且止步吧,听说芳草已经长满到天涯海角,遮断了你 的归去之路!但是春不答话,依旧悄悄地溜走了怨春不语”,无可奈何的怅 惘作者无法留住春天,倒还是那檐下的蜘蛛,勤勤恳恳地,一天到晚不停地抽 丝网,去粘惹住那象征残春景象的杨柳飞花。

如此,在作者看来,似乎这殷勤 的昆虫比自己更有收获,其情亦太可悯了下片一开始就用汉武帝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喻指自己的失意自“长门 事”至“脉脉此情谁诉”一段文字,说明自古便有娥眉见妒的先例陈皇后因 招入妒忌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