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结构图一、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课文 4篇:《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略读课文《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二、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近代中华”这一专题,安排 4篇课文,所有这些文章都是在展现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典型事例为主,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本单元的选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包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还要从学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三、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单元主题”为线,以批注式阅读为重点,读写联动式阅读为辅助,完成 4篇文章的阅读。
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对“近代中华”这一主题的领悟与理解,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写作兴趣四、教学目标:1.会写 28个生字,会认 23个生字2.在批注阅读、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对“近代中华”这一主题的领悟与理解,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背诵经典诗文2.引导学生运用“以读带讲、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法”,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3.“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 4.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验祖国所曾经历的百年屈辱,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5. 在批注式阅读中领悟写作方法,渗透写法训练教学重、难点:1.渗透批注式阅读方法和“以读带讲,以读代讲” ,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2. 阅读过程中渗透写法训练,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五、14 课时教学目标与流程课时 教学内容 目标 教学建议第 1、2课时单元导读、《圆明园的毁灭》1.读单元导读,感受近代中华的历经;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领悟文章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1.批注式阅读(画、注)2.“以读带讲、以读代讲”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领悟文章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法第 3、4课时《难忘的一课》学习《难忘的一课》一文,理解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两课时可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时可通过圈画、批注等方式,抓住重点词、句或段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第 5、6课时《最后一分钟》学习《最后一分钟》一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分诗,七分读”这两课时的学习内容都是诗歌,教学时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悟情,读中明理第 7、8课时《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2. 运用批注式的阅读方法和“以读带讲、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 “”感受到五壮士的伟大精神;3.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第 9、10课时读后感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3.通过习作,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第 11课时《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演讲培养学生演讲能力,并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围绕单元主题“百年中华”开展主题演讲第 12、13课时1.完成读读记记,日积月累等2.单元小测1.完成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等2.课堂单元小测自测——讲评第 14课时整体诵读:全班齐诵积累的诗词阅读分享:展示个性化的积累,和独特的感受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交流学习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2.交流搜集、积累的中国近代史材料,不断丰富积累本单元的展示应提前做好准备,引导学生可展示自作诗文、主题展览会、近代史主题故事等,把展示分享课开成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