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中国人均GDP不断接近高收入国家,中国的经济内在驱动力也发生了 一系列深刻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一点点浮现在人们面前[1]在新时代的 我们,面对错综复杂变化的世界,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去解决现阶段产业发展的 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解决对策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对策刖言当前,受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结构调整阵痛释放 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面对这样 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的进程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被提 上日程一、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一) 第一产业逐渐“增产不增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 直是伴随中国发展且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虽然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却很 低例如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今后每年 还有大量新成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这就使我们面临一个难题,由于资源短缺, 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这要花费大量投资,包括水利设施的建设,机械、 动力、化肥、农药的投入等。
农民发现种地并不赚钱,也慢慢会丧失进行农业生 产的积极性,这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二) 第二产业供给能力大、需求相对不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 济和技术水平而现阶段,我国工业的发展结构并不合理,第二产业供给能力大、 需求相对不足而且,中国人均拥有的主要工业品和住房,在世界上尚属低水平, 具有发展的潜力不得不承认的是,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我国只注重经济量的 增长,不注重质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 系列问题三)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推动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服务业是主要引擎高端服务业的发 展有利于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来源,以服务型经济引领经济转型[2]究其 原因,有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发达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城市化的程度, 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不够发达,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有 限二、应对措施尽管近年来我国确实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欧洲一位记者说过:如今世界经济,完全是由中国和美国在支持着我想这句话就 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肯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已经成为所有关心中国发 展和中国未来的人们的重要话题。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国一直有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就一直秉 持着这一原则在他亲自制定的《实业计划》蓝图中,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发展 之路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要秉持这一原则,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虽 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成就,部分山区的产品可以销往更多的地方,但是我们也不 能停下前进的脚步二) 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努力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多年来,我国也采取措施 去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以工补农〃等措施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 农业发展的效果但当主要农产品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后,国际上的一些农产 品的进口价格有时候比我国的农业成本还要低出于理性的思考,有可能会购买 国外的产品这就使得政策有一个"挤出效应”,没办法达到预计的效果因此人 们面临着政策上的新的选择除了继续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还需 要开辟新的道路,采取新的措施三) 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在以前的发展中,我们缺少创新驱动因素的支撑,主要以加工产品为主导 致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加剧了我国原有的原材料短缺和加工能力过剩的矛盾。
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能默守陈规,要敢于突破和 创新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四) 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7.4%,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但是目前我 国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占 有率低,加上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使得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打破制造业发展困局的必 经之路[3]我们应该继续发展和引导传统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第三产 业鼓励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同时鼓励高新技术的发展用科技的发 展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加强教育投入,加大人才优惠政策,努力留住更 多的人才五)合理的分配劳动力就现阶段而言,某些部门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的问题,而一些部门降低门槛 也"无人问津”同时,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凸显,人口红利已经慢慢不明显了,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以往的政策,以促进持久的发展有位经济学家说过:人们往往希望"事与愿符”,但是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事与 愿违〃的事情。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我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希望看到 的同时,我们应该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相信经过多年发展的祖国,能找到适 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有能力战胜目前存在的经济发展问题三、总结通过上述的一些分析,我更加的清楚的认识到当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 性在未来的发展中,既要注重国有企业的发展,又要鼓励民营企业的进步;既 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要促进第一、二产业的稳步前进合理的配置劳 动力在各个产业和各个地区的分配,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对应对当前错综变化的发 展环境参考文献[1] 闫强明,黄昊涨辉.由国际视野下中国结构转型的问题、影响与应对[J].中国工 业经济,2019.06.14核心.[2] 王冠凤.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金融支持实证研究[J].兰州学刊,2019.06.01核心.[3]阳晓伟.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 究,2019,(05)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