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节清及近代文学概述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84KB
约2页
文档ID:19911213
第五节清及近代文学概述_第1页
1/2

第五节 清及近代文学概述一、清代小说1、文言短篇小说主要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袁枚的《子不语》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其中《聊斋志异》将我国短篇文言小说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从思想内容上看,可分为三类:①揭露、抨击封建社会政治的黑暗,如《促织》 、 《席方平》 ;②描写爱情婚姻,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礼教精神,如《婴宁》 、 《红玉》 ;③揭露科举制度的虚伪与腐朽,如《司文郎》 、 《王子安》 主要艺术成就有:①现实与幻想自由地交替变幻,创造了种种独特的艺术空间;②想象丰富而奇特,故事情节曲曲折折,变幻莫测,境界神异,艺术魅力极强;③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此外,在语言艺术上也富于创造性,运用文言,却又生动活泼,亲切自如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讽刺封建科举制度,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形形色色的无行文人,鲁迅认为“足称讽刺之书”,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3、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创作的顶峰之作,代表了古代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见导读 189 页论述题4、清代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中清初的《水浒后传》和清中叶的《说岳全传》较着名。

才子佳人小说着名的有《好逑传》 、 《玉娇梨》及《平山冷燕》等,炫耀学问的文人小说以李汝珍的《镜花缘》为代表5、鸦片战争之后,狭邪小说有《品花宝鉴》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等;侠义公案小说有《施公案》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以及《三侠五义》等6、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 、曾朴的《孽海花》 二、清代戏曲1、明末清初苏州派剧作家代表李玉,作品是《清忠谱》 ,歌颂东林党人康熙年间,出现了两部重要作品: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洪昇是钱塘人,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因此称他们为“南洪北孔” 《长生殿》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2、孔尚任的《桃花扇》以侯朝宗(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明清之际南明王朝的兴衰,作者的命意题旨概括起来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也可以看做是作品的主题,侯、李爱情在剧中只是一条线索,而总结历史教训,引发出对历史深刻的思考,即所谓“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才是作者意指所在3、 《桃花扇》的艺术特色见导读 212 页简答题,李香君是人物形象见导读 213 页论述题。

4、花部和雅部:昆曲被称为“雅部”,雅即“正”的意思,因昆曲长期以来被奉为正宗大戏、雅乐正声;花,有杂的意思,言其声腔花杂不纯,多为俗曲野调三、清代诗文1、清初吴伟业的诗歌反映现实较深刻,人称“梅村体 ”,代表作《圆圆曲》 王士禛提倡“神韵说”,以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严羽的“妙悟”为宗,追求所谓冲淡闲远的韵致,此说对纠正学盛唐而浮廓、学晚唐而缛丽,以及宋人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的偏向有积极意义,但有脱离现实的倾向2、桐城派是清代着名的散文流派,康熙时由方苞开创,经刘大櫆到乾隆年间姚鼐而形成,因为三人都是安慰桐城人而得名他们继承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的古文传统,提出“义法”的主张,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又要求语言“雅洁”,进而归纳为“义理、考据、词章”并重,所作文章简洁平淡、语言妥帖自然,但不够鲜明生动,姚鼐成就最高,其作品多描写山水景物和纪事小品3、清代中期,诗歌流派有沈德潜的格调派、袁枚的性灵说,见导读 188 页名词解释第四题、第五题4、鸦片战争前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歌模山范水的沉寂局面5、19 世纪末叶,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康有为、严复、夏曾佑等均是“诗界革命”的重要人物,黄遵宪则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四、清代的词1、清初词人以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为代表清代中叶,出现了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晚清四大词人是王鹏运、郑文焯、朱孝臧和况周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