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绿三色红绿灯的由来红黄绿三色红绿灯的由来 19 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受到红绿装的启发,1868 年 12 月 10 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灯柱高 7 米,上面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又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 23 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直到 1914 年,在美国的克处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也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 1918 年诞生它是兰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很少有人知道,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后,在大发明家爱迪生为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
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出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红黄绿三色信号灯从此以一个完整的指挥信号家族,遍及全世界陆、海、空交通领域了中国最早的马路红绿灯,于 1928 年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 从交通红绿灯谈起张庆良(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 黑龙江 鹤岗 15410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交通红绿灯,它美丽而又醒目,装点着我们的城市,同学们也大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然而,当我们提出为什么要用红绿灯作交通指示灯?而又为什么偏偏规定为红灯停绿灯行呢?可否反过来规定为红灯行而绿灯停呢?想必单靠生活经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因为这里蕴藏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为了说明其中的道理,不妨让我们先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如图 1 所示,用一强平行光束(可用幻灯光源)照射一玻璃立方形容器,容器内注入洁净的水(蒸馏水最好,或煮沸后冷却的水) 开始时从侧面是观察不到光束的,滴入二三滴牛奶,将水搅拌均匀,水已微显浑浊,这时从侧面观察,可明显看到有光束通过。
再滴一二滴牛奶后,可以看出向侧图 1面散射的光微微的带有蓝色,而观察透射光(对着光源观察)却有由黄变红的过程,直至完全看不清光源在理想情况下,光束在极为均匀的介质(如真空、蒸馏水)中传播时,只能在传播方向感到有光,从侧面是观察不到光束的,但是,当光通过密度或折射率等不是均匀分布的介质时,除在光的传播方向外,在其他方向也可见到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瑞利对微粒散射做了精密的研究,他发现当微粒尺寸小于光波波长的时候,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频率的 4 次方成正比,即与入射光波长 4 次方成反比~ λ4 这就是有名的瑞利散射定律,从瑞利的理论可知,波长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掉,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要短,所以绿光比红光容易被散射掉,而红光相对表现出较强的穿透能力至此,我们便可以解释交通红绿灯为什么偏偏规定为“红灯停,绿灯行”了我们知道,设有交通指示灯的地方往往是交通情况复杂,行人密集之处,这里也常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区特别是再遇上1I散∝υ4 不好的天气,比如在北方的冬季或沿海一带经常会遇到雾气很大的天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红光散射相对较差,穿透能力较强,可使驾驶人员首先看到红灯,从而提醒驾驶员尽早减速以保证行车安全,红绿灯故然可以美化城市,然而交通安全更为重要,这就是其中的道理。
瑞利散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大气所产生的蓝天、红日的自然现象但是,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粒子的线度约小于 1/10 波长时,散射光强遵守瑞利散射定律粒子越大,散射光强度与波长的依赖关系越不明显,即对各种波长的光,几乎以同样的比例散射,我们看到的,天上的白云以及吸烟人口中喷出的白烟,都是大粒子散射的例子,故在白光照射下,它们都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