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动白平衡的调整 摄像机使用过程中,为适应场景变化、情绪铺垫以及气氛渲染对色调或色彩 提出的要求,有时还为适应及协调环境色温发生的变化,常需调整白平衡白平 衡调整,就是当摄像机拍摄所谓纯白色物体时,CCD电路输入R、G、B三路经预 放后的信号,在预处理电路中以 G 路信号幅度为基准,调整 R 路和 B 路的增益, 使输出的3路信号幅度均为100%预处理电路输出相同幅度的R、G、B信号, 供后续电路处理如附图所示色温在3200K处,即摄像机在标准3200K光源下, 经调整的R、G、B输出幅度均相等,此时白色物体显示白色;色温在6300K的光 源照射下,同样的白色物体,CCD的输出为R低B高(以G输出为基准),这时 白色物体呈偏蓝色白平衡的处理过程是:调整开始时,摄像机对准白色物体画面的90%,取得 图像的信号数据首先将基准信号G调准确(100%),然后分别将R、B、G进行 比较,取得两者的误差进行量化,其数值作为控制电平以调整R和B的增益,使 三者信号输出幅度相等,最后还原出准确的白色,进而重现白色物体同时,将 R-G及B-G的数值送到CPU进行比较计算,经换算后显示白平衡调试情况及其色 温值。
2. 滤色片目前各类摄像机中的滤色片均为双片结构,分为中性灰度片和色温校正片以松下AJ-D910W型摄像机为例,中性灰度片有4个档位:CLEAR、1/4ND、1/16ND 和1/64ND;色温校正片也有4个档位:CROSS、3200K、4300K和6300K如附表 所示色温校正片和中性灰度片可以有16种组合双片结构中的灰度片用来降低光照强度,控制镜头光圈的大小对可见光中 各种波长的光有相同的衰减作用,当改变灰度片的档位时,不影响白平衡效果, 只影响画面的亮度(即只对进光量有影响) CLEAR 是光线全部通过,一般在室 内或室外阴天拍摄时使用;1/4ND表示有1/4的光线通过并被感光;1/16ND表示 有 1/16 的光线通过并被感光,一般在室外晴天拍摄时使用这两档中性灰度片; 1/64ND表示只有1/64的光线通过并被感光,一般在雪地、海边等强光环境下拍 摄时使用双片结构中的色温片其作用是调整可见光中R、G、B光之间的比例,从而还 原出准确的白色它对各种波长不同的光有不同的过滤性,例如:3200K档位对 低色温,即长波长的红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6300K档位对高色温,即短波长的 蓝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ROSS档位具有特殊效果,是在3200K色温基础上增加 了十字星光效果,更加适合拍摄夜景和舞台表演。
因此实际上真正对白平衡有影 响的只是色温片3. 白平衡调整注意事项(1)标准白色被摄物体的选择极为重要,应尽可能采用不反光(即"标准白") 的纯白物体,同时注意拍摄角度,防止反光 2)聚焦时不要聚得太实,应该处于虚焦状态此时可使通过镜头的光线处 于漫射状态,CCD器件感受的白色比较均匀,以保证白平衡调整精确如果选择偏红的白纸代替纯白物体调整白平衡,则无论光源色温如何,偏红白 纸反射光线中的红光成分总是大于绿光和蓝光成分当摄像机用其进行自动白平 衡调整时,摄像机白平衡调整电路系统实际上将该纸当作纯白物体,因此调整中 会对R信号增益有所抑制,增大G、B两路信号的强度自动白平衡调整结束后, 偏红白纸在彩色监示器上重现出白色显示,如果拍摄正常画面,色彩即会偏青, 形成所谓"冷色调"以此类推,若选用偏黄的白纸调整,拍摄的画面会偏蓝;若 选用偏紫的白纸调整,拍摄的画面会偏绿;若选用偏青的白纸调整,拍摄的画面 会偏红总之,只要选择偏向某颜色的白纸作为自动白平衡调整的基准,调整结 束后,拍摄的画面就会偏向该颜色的补色选择的白纸偏色越重,自动白平衡调 整后拍摄画面的偏色越严重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气氛或营造特定艺术效果,无需 如实还原物体本来的色调或色彩,即可采用上述方法使原色调或色彩出现适当的 色偏。
4. 黑平衡调整由于黑平衡调整会影响白平衡,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应先进行自动黑平衡调整, 然后进行自动白平衡调整黑平衡调整在关闭光圈的情况下进行,其调整过程与 白平衡类似,即以 G 路黑电平为基准,分别与 R 路和 B 路黑电平比较,产生误差 信号电压分别送到 R 路及 B 路黑电平控制电路,控制 R 路和 B 路信号的钳位电平, 即控制 R 路及 B 路黑电平输出,最终使两路的黑电平与 G 路保持一致该电平称 为摄像机的黑电平(或称总黑电平),其数值为0〜50mV调整黑电平,目的是 获得较好的对比度例如,在空旷的野外或被拍摄物体特别亮的情况下,拍出的 画面很亮,缺少应有的暗部,对比度较差,犹如蒙上一层白雾,这时启动自动黑 电平开关,黑电平就会下降,画面对比度就会提高;反之在夜晚拍摄时,通过提 高黑电平使黑暗部分变亮,可以增加画面的细节摄像机内部一般均带有自动黑 电平和手动黑电平的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