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合校调研报告 书目 第1篇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状况的调研报告 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状况的调研报告 4月中旬,州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调研组,在州政协副主席马万新的带领下,对自治州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工作进行了深化的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的现状 自治州完成了两基教化任务此时,我州城乡社会起先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安排生育政策在农村得到全面落实,农村生源逐年削减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势在必行 ,自治州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全面启动同年,民汉合校工作提上日程经过8年的布局调整,按安排至9月,全州撤并各级各类学校509所,学校总数由原来的771所降至262所其中,中小学撤并462所,由原来的631所降至169所;公办幼儿园撤并1所,由原来的18所降至17所;农夫技术学校撤并13所,由原来的79所降至66所;职业学校撤并33所,由原来的43所降至10所,州府所在地只保留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昌吉卫校、昌吉技师学院3所职业院校,每个县市均将原有的各类职业学校撤并,组建了一所县市成人职业教化中心;民语学校撤并101所,由原来的124所降至23所(不含32个校点),纯民族地区实行了小学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汉语课,民汉杂居区的学前教化全面实行了民汉合园,除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部分山区幼儿园还未开设汉语课,其它地区的学前教化都开设了汉语课。
推行学校布局调整之初,我州就提出了通过十年的努力,办二十年不落后的教化的目标,借助当时的信贷政策,实行贷一点、借一点、政府补一点、勤工俭学贴一点、社会捐一点等方法筹措资金,确保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当实施底,全州公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17.75亿元其中, 9月,我州新增校舍面积101.35万平方米,累计投入基本建设资金7.93亿元其中,争取中心专项资金1.27亿元,占总投入的16%;自治区专项资金7211万元,占9.1%;州财政支配5153万元,占6.5%;县市财政支配1.71亿元,占22%;学校自筹资金3.68亿元,占46.4%究竟,按国家已投入和确定投入的项目资金计算,在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中,全州除昌吉市负债约万元、州直约5000万元、阜康市约1000万元、吉木萨尔县约1000万元,其它县市均无负债 经过8年的调整,我州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教化资源进一步优化,规模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城乡教化差距缩小,教化教学质量得到普遍提高,九年义务教化得到高水平巩固民汉合校后民语学生享受到了较优质的教化资源,民语老师专业化程度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州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达到百分之百。
职业学校布局趋于合理,教化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办学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对职业教化有了肯定的认可 二、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 (一)老师结构性短缺、超编问题突出依据自治区编办《关于下达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新机编9号),州编委4月核定我州教职工编制为13369人,而我州实际有教职工14951人,超编1582人其中,民语老师超800余人,小学、初中汉语老师超700余人总体而言,我州小学老师超,中学优秀汉语老师缺;农村学校老师超,城镇学校老师缺;民语老师超,双语老师缺这种状况已给我州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城镇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形势随着我州城镇化进程的推动,本地农村人口进城和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大幅增加加之农村很多家庭带孩子进城择校,导致城镇学校在校生逐年大幅度增加截至9月,全州在校中小学生16.5万人,其中,城镇学校在校生11.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68.4%,农村中小学在校生5.21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1.6%,城镇就读学生数远远超过了城镇学校的承受实力,大多数城镇中小学处在超负荷运转之中,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扩大,预料到xx年,全州在农牧区中小学就读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
依据教化部颁布的班额标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城镇小学班级人数标准为40-45人,中学班级人数标准为42-48人布局调整后,我州城镇小学班级平均人数达到60人以上,中学班级平均人数达到6065人,远远超过了教化部的标准和自治区的规定城镇学校班额过大造成教学资源短缺和办学条件不达标、老师教学和管理负担过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新的问题 (三)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紧缺,平安保卫存在隐患一方面,随着寄宿生的大幅增加,原有的生活管理老师远远不够据统计到9月,全州建成寄宿制学校87所,寄宿学生达4万余人,其中,中学生达3万余人,小学生达1万余人,而全州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管理老师只有255 人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寄宿制学校仍沿袭着以前的平安保卫方法,平安保卫机制不健全,没有应急联络规定和紧急事务处理预案尤其是夜间除了门卫值班,其它平安措施均不到位,平安保卫存在较大隐患 (四)民汉合校后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民汉合校工作主要是在行政推动下进行的,教化部门和学校对民汉合校后的管理工作探讨不够,大多数民汉合校还没有从课程设置、思想教化到生活管理方面形成统一、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有的在管理中出现了两张皮的状况,民汉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不够,还没有在思想、感情、文化上融为一体,个别学校还存在民汉之间不团结的现象。
(五)绝大部分校长脱离教学第一线,不利于新阶段下的教化教学管理目前,进行课堂教学的校长尤其是中学校长不到20%,其他的如书记、纪检书记、工会主席等几乎都不上课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有二:一则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因国家投入严峻不足,校长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筹集资金、跑项目、建校舍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化教学一线探讨教化教学管理;二则与配备干部时考虑干部的业务实力和学校管理实力不够、学校领导自身要求不严、教化行政部门对学校领导班子业务实力建设重视不够有关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大都不深化教学课堂,尤其是校长长期脱离教学第一线,不探讨教化教学的内在规律,不仅难以服众,而且更不利于新阶段下的教化教学管理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民汉合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对民汉合校重要意义的相识,进一步加强民汉合校后的管理工作推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是自治区党委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教化发展、提高民语毕业生就业竞争实力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是各级政府应把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民汉合校工作的领导,定期或不定期予以探讨各级教化部门和学校应将民汉合校后的管理工作列入教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加做好民汉合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应将实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化的始终,努力形成各民族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逐步使各民族师生之间在思想、感情和文化上融为一体二是利用多种形式主动宣扬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民族团结教化月、各种民族团结教化活动、媒体向社会宣扬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工作,充分呈现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使学生和家长真正相识到,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各民族的教化质量,为子女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创业打下基础三是制定民汉合校教化教学评估方案和考核标准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须要特别的管理模式,要依据民汉合校后的实际状况科学制定评估考核方案教化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民汉合校后出现的双语教材、教程、双语老师配备、教化教学管理等问题的探讨,在老师备课、教研活动、考核标准、民汉混合编班等方面形成统一、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进一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一是加大对城镇学校的投入随着我州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愈来愈少,城镇学生愈来愈多,城镇现有学校的教学条件无法满意现在和将来的教学需求因此,今后应将教化投入的重点放到城镇学校。
二是加强对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改变的探讨,依据国家教化投入政策,政府应作出xx年全州学校布局建设、学校规模定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既要立足目前的办学条件和教化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化资源,又要依据城乡人口改变的实际和现代教化发展的须要,做到科学规划,稳步推动,克服短期行为,避开盲目投入而造成新的奢侈三是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校财局管的政策学校财务经财政部门批准预算后由教化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加强对教化经费的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教化经费依法合理运用 (三)分类核定民汉老师编制,妥当安置超编老师一是将民语老师编制与汉语老师编制分别按学生数核定,不能用民语老师编制冲抵汉语老师编制二是确保汉语教学正常进行建议州党委和政府授权县市政府出台详细、特别政策分流安置超编老师允许男55岁、女50岁以上年龄的民语老师提前一次性退休(这个年龄段的民语老师全州约300人);其他超编民语老师在身份不变、工资职称等待遇不变的前提下,支配一部分超编老师驻社、驻企,或到人员紧缺的公安、民政、环卫等部门工作,待退休后再转入社保三是按退三进一或退四进一的比例招录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师范院校毕业生任教,以充溢民语老师队伍,变更民语老师队伍的学问结构和年龄结构,解决一部分少数民族高校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加强空置校产的管理与处置工作根据教化部和自治区的有关要求,做好布局调整学校空置校产的管理与处置工作建议州政府出台农牧区被撤学校空置资产管理与处置规定,确保被撤学校原有资产不闲置、不流失、不奢侈一是明确被撤学校的校舍、设备、土地等仍是教化资产,应由教化行政部门统一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已经被占用的要归还二是依据实际状况处理空置资产对确需处置的校内校舍、土地等不动产,原则上应主要用于民办幼儿教化和成人教化三是由国资部门和教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清产核资后,用拍卖或置换的方法将空置校舍作为乡、村文化室、卫生室等运用,变现所得经费用于发展义务教化 (五)切实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平安管理建议州政府制定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法一是调整部分超编老师的工作岗位,支配他们做寄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中学按90:1、小学按80:1的标准进行配备二是高度重视寄宿学生的交通平安问题,防止学生乱搭车现象发生三是不准学校食堂以出租、承包的形式进行盈利性经营,以减轻学生生活负担四是完善学校平安保卫工作机制,健全平安保卫工作责任制和突发事务处置方案辞退55岁以上各类临时聘用的门卫和平安保卫人员,从富余老师中抽调一部分充溢到学校保卫工作中;实行学校和当地派出所双重管理,真正做到学校24小时有人监管,紧急状况有人刚好处置。
(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业务建设随着国家对教化投入的逐年加大,困扰多年的教化经费问题有了很大缓解,基本的教化经费有了保障;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告一段落,大量的基建任务基本完成在这种状况下校长应将自己的工作重点、工作中心转到抓学校管理、抓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上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领先士卒,走进课堂,不断探讨现代教化教学的新课题,提高自己的教学实力和教学管理实力,为其他老师做出表率组织部门今后配备学校负责人时,既要注意他们的政治素养,也要注意他们的教学业务实力和学校管理实力;教化行政部门要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同时,拿出详细措施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业务实力建设,努力培育一批精通教学业务、擅长管理现代教化的优秀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