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无公害苣荬菜栽培技术程立忠 程涛 敖楠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河北围场 068466摘要:苣荬菜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华北各地已开始进行人工种植又由于苣荬菜耐盐 碱的特性,在滨海及内陆盐碱地区均有大规模的栽培其越冬栽培可于春节及早春蔬菜淡季上市,商品价 值较高无公害苣荬菜就是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标准进行生产栽培,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和重金属不超标 生产中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农药,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浓度和间 隔期目前随着"野菜热"的兴起,需求量逐渐增大,早春每公斤可买到 12元左右,经济效益显着现以塞罕坝机 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工厂化温室大棚为实验基地,进行的温室大棚无公害苣荬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关键字:日光温室 苣荬菜 栽培技术苣荬菜又称苦菜、甜苣、曲麻菜,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食用历史悠久的一种 野菜因其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经济效益显著栽培方 法比较简单,既可移根,也可直播苣荬菜喜湿,土壤水分充足,叶片脆嫩,干旱时叶片边 缘紫色,品质下降,但水分过量易烂根致死苣荬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由于其具有长匍匐 茎,地下横走,所以在种植时要选择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
1 生物学特性苣荬菜根为纺锤形茎中空,外有棱,直立,高可达50 100 厘米,不分枝或上部分枝, 无毛或有少量短而柔软的毛基生叶呈莲座状,叶片薄,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或羽状深 裂茎生叶互生,叶缘为不规则的尖锯齿状,叶柄有窄翅茎上部叶抱茎,有两枚尖的叶耳 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花序的形式,总苞钟状,暗绿色有多数小舌状花,花冠黄色,两性 瘦果长椭圆形,稍扁,成熟时红褐色果实两面多有3 条纵肋,肋间有细皱纹,冠毛白色 2栽培技术2.1 整地苣荬菜人工栽培时,以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 壤或壤土为宜亩施有机肥2000 公斤,结合深翻均匀耙平,作成宽1 米的畦床,四周开好 排水沟苣荬菜人工栽培时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 壤土为宜选地后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翻耕土壤深25厘米,耕耙均勺, 作成宽1 米的畦2.2 繁殖方式2.2.1 移根栽培① 根的采集根据塞罕坝特殊的气候条件,在五月初,野生苣荬菜芽刚出土时,刨其根 茎按匍匐茎上菜芽的分布,切成5〜10厘米的短节,以每段上带两个芽最好采的根茎要 及时栽植,来不及栽植的应放于湿土中假植,保持新鲜,提高栽植成活率。
② 栽植苣荬菜的根定植时,按行距15厘米,深10厘米左右开沟,以株距5厘米左右 将苣荬菜根茎依次摆放在栽培沟内,使根茎舒展,芽朝上,覆土2〜3 厘米,浇定根水2.2.2种子直播栽培 秋播或春播秋播时,畦按15厘米行距,深2厘米开沟因种子 细小,播时将种子拌3倍细沙或草木灰,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1.5厘米,浇水出苗后, 2〜3片真叶时间苗,株距3〜 5厘米,去弱留强每667平方米用种约 0.3〜0.4千克苣荬菜种子有休眠期,春季播种的种子要进行冬藏将秋季晾干的种子拌3 倍较湿润的 细沙,然后将拌入细沙的种子包装袋埋入30〜50厘米比较干燥的地下使种子休眠翌春解 冻取出种子即可播种,播种方法同秋播2.3 出苗后管理2.3.1 温度管理从播种至出苗、2片子叶展开,应提高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27°C,夜间15〜20°C 约12〜15天出苗后,再经7〜10天长出第一片真叶此期温度应适当降低,白天20〜25C, 夜间10〜15C寒冬外界气温较低,应采用少通风,增加草苫子等覆盖物来保持温室内的 温度,防止低温影响生长发育,并适当降低土壤湿度,以防幼苗徒长当3〜4片真叶时, 进行间苗定苗,株行距5〜8厘米。
2.3.2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 3〜4 次第一次可稍深,以促进根系伸展,因为苣荬菜地下茎匍匐,以后几 次宜浅,避免伤根大雨后必须及时松土,以利植株生长2.3.3 追肥移根栽培当芽出齐后,直播幼苗两叶一心时,每 667平方米追肥人粪尿约1000千克 每次采收后施1 次以氮为主的稀薄液肥,并配合浇水当发现植株根系健壮而生长缓慢时, 可适当使用浓度为 100〜150mg/kg 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定此外,施用磷酸二氢钾及微 量元素复合肥等进行叶面追肥,也可明显提高商品菜的产量和品质2.3.4 排灌水生长期温室内蒸发量较小,不宜多浇水,以免降低地温一般以保持土壤见湿见干为度10月可7〜10天一水,11月15天一水,12月至翌年1月只要土壤不十分干旱可不浇水2 月以后逐渐增加浇水次数2.4 采收及中后期管理2.4.1 苣荬菜以嫩苗供食,嫩苗长至2〜3 片叶即可采收,采收时注意不要损伤地下芽、 茎,以免影响继续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每隔15〜20天即可收获1次, 4月中旬当嫩苗 生长至8〜10厘米时,就可从苗基部割取,采大留小, 1年可采收3〜4次每667平方米 产量约750千克用锋利的小刀在植株基部沿地面割下,摘取嫩茎叶,留下母根,以待产生 新的菜芽。
在正常管理情况下,母根可采收商品菜3〜4茬,总产量:每亩产鲜菜200〜260kg; 其中以第二、三茬菜产量最高,约占总产量的70%2.4.2头茬菜采收完毕后,都要施追肥,每亩施入麦硫酸铵1.5kg,磷酸二铵0.6g;追肥 宜在午后进行,先干撒,随后喷水,并反复冲洗植株叶片2〜3 次,以防肥料烧伤叶片头 茬菜采后要增大温保持25〜26 ,大温差提高菜芽品质3 病虫害防治3.1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呈浅绿色病斑,后变黄褐色至黑褐色,受叶脉限制,大小 为 2〜11 毫米左右,严重时病斑连片,致叶片干枯防治方法 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发病条件;发病初可喷: 50%甲基托布 津800〜1000借液;或50%倍得利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防治1〜2次3.2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面或叶背面生白色粉霉点,扩大后成白色粉状斑,严 重时叶片黄化或枯萎防治方法 降低大棚、温室内的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发病初喷 60%防霉 宝2号水溶性粉剂800倍液防治3.3 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首先从叶片背面长有白粉,正面转黄褐色由基部叶向上发 展,影响食用价值防治方法 降低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药剂防治同霜霉病。
3.4 虫害主要是地蛆,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生如果发现整株爱地蛆为死亡,应立即 拔出死株烧毁;如在死株断根处发现有蛆虫,可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连续灌根 防治两次,效果更佳4发展前景北方地区人民有食用苣荬菜的习惯,但食用量不大,集中在春末夏初季节,以采集野生 种为主,而野生种又遍及各地这一形势严重影响了栽培生产的发展因而苣荬菜在北方一 直未能发展起来 近年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地栽培迅速发展起来,使苣荬菜在冬 季栽培上市成为现实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对绿叶蔬菜需求量增大,以及苣荬菜 良好的药用保健价值,这些都刺激了苣荬菜保护地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