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施工图通用指导书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57.62KB
约75页
文档ID:53929471
高速施工图通用指导书_第1页
1/75

1 中南大学桥梁 403 通 用 技 术 指 导 书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路基、桥涵、隧道部分)编号 :编制部 门:技术质量部编制日 期: 2005 年2 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通用指导书1、文件编制1.1 施工图设计文件按 A、B、C、D、E1、E2、F、G、H、I 册出版A 册内容按《编制办法》第一篇内容编制,并增加线位数据图B 册内容按《编制办法》第二、三、十一、十二篇内容编制 (第三篇不列“路线平面图”和“公路用地图”)(第十二篇只列“临时工程数量表”和“公路临时用地表)(本册应列出各类构造物表)C 册内容按《编制办法》第四篇内容编制 (一般不含路面设计内容,但包含“路基边坡泄水槽”的路基部分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 “路基土石方数量表”等以“丙种文件”另册出版)D、E1 册内容按《编制办法》第五篇内容编制其中D 册为中小桥和涵洞内容,E1 册为大桥和特大桥内容,若本合同段无隧道,则编为“E”册防护管线的护涵应计入涵洞的设计内容)E2 册内容按《编制办法》第六篇内容编制F、G 册内容按《编制办法》第七篇内容编制其中F 册为分离式立交、 天桥、通道的内容, G 册为互通式立交的内容。

H 册内容按《编制办法》第十篇内容编制I 册为桥梁通用图1.2 I 册内容(可以全线形成统一的图纸,不划分合同段)1.2.1 桥梁通用图纸 防撞墙(护栏):包括防撞墙顶钢管,特殊高度的防撞墙在各桥图纸中体现伸缩缝通讯管道预埋拖架桥头搭板一般构造图及钢筋构造图防落网梯道、泄水槽一般构造图1.2.2 板式桥梁:1.2.2.1 上部结构3 板一板构造图板钢筋构造图桥面铺装钝角加强桥面连续支座锚栓布置泄水管1.2.2.2 下部结构 墩台盖梁钢筋构造图墩台挡块钢筋构造图桥墩系梁钢筋构造图桥台承台及系梁钢筋构造图1.2.2.3 曲线桥梁可根据需要部分使用通用图纸的内容1.2.2.4 涵洞可以根据需要出版通用图纸1.3 每个项目应编制项目总说明书,除《编制办法》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如何节约利用土地的措施等内容每个合同段应在A 册文件中编制本标段的说明书,主要是本标段的情况介绍, 提醒施工单位注意一些特殊要求的施工说明等,并编制本标段的技术经济指标表其他各册文件根据内容编写相应的说明书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应符合《编制办法》的要求1.4 文件中的图表内容应符合编制办法的要求1.5 征地图表可另册出版,可以根据要求增加拆迁占表格等内容。

2、路线 2.1 纵断面图的比例尺按《编制办法》规定采用: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相应放大10 倍图中应标注设计水位、铁路轨顶高程等重要数据2.2 与其他已建或在建高速公路衔接时,应说明控制点成果如何使用,相 互关系如何2.3 对后续工程的衔接情况要加以说明2.4 具体要求参见“一次定测通用技术指导书” 3. 路基、排水、防护3.1 路基3.1.1 一般规定4 1、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 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位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表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00 1/50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3、土质路基顶面的回弹性模量应≦30Mpa ,石质挖方段路基顶面的回弹模量应≦ 40Mpa4、路基工程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利用当地的废矿料(渣) 、粉煤灰、风积沙等材料作为路堤填料时,应利用以往的技术成果和经验进行设计,并提出具体的施工工艺5、路基抗震要求:地震基本烈度与地震动峰加速度系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10m 或 18m段,在边坡中部每 8m 设 2m 宽边坡平台一道;挖方坡脚处设2m 宽碎落台。

3.1.8 路基填挖交界处理3.1.8.1纵向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3.1.8.1.1地表为土质的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方法:1、当土质地表斜坡度在1:5~1:2.5时,将土质地表开挖台阶,台阶宽度 2m,台阶反向坡度4%2、路基顶面以下 20cm 处、 80cm处铺设土工隔栅,土工隔栅长度 6m3.1.8.1.2地表为石质的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方法:1、当石质地表斜坡度在1:5~1:2.5时,将石质地表开挖台阶,台阶宽度 2m,台阶反向坡度4%;2、填方侧应设置纵向过渡段,使其填挖基底强度逐渐均衡,过渡段长度 15m,过渡段作填石路堤,并应从路基底面开始逐层填筑、碾压至路基顶面3、地表斜坡陡于 1:2.5的陡坡路堤(包括土质和石质地表) ,必须采用不平衡推力法验算路堤沿基底滑动的稳定性,安全系数≥1.34、填挖交界段的边沟下应设置纵向渗沟3.1.9 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12 1、对边坡高度 >20m 的路堤或地面斜坡率陡于1:2.5 的路堤,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对重要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2、分析高路堤的稳定性时,地基的强度参数С、Ф值,宜采用直剪固结快剪或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获得。

3、分析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时,应选择控制性层面的土层,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获得强度参数С、Ф值当可能存在地下水时,应采用饱水试件进行试验4、路堤稳定性分析包括路堤堤身的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等内容① 路堤堤身的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宜采用简化Bishop法进行分析计算,稳定安全系数1.35~1.45(详见规范)② 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分析,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稳定安全系数≦ 1.353.1.10挖方高边坡设计1、土质挖方边坡高度 >20m、岩质挖方边坡 >30m 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和边坡稳定性评价,不稳定时应进行防护设计2、挖方高边坡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设计应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3.1.11填石路堤3.1.11.1一般规定1、膨胀性岩石、宜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应用于路堤填筑2、铺料厚度填筑材料的最大粒径≧ 20cm,当采用 25T 震动压路机碾压时,松铺厚度为 30cm;当采用 50T 震动压路机碾压时,松铺厚度为50cm;3、碾压13 填石路堤必须采用大吨位 (25~50T) 的震动压力机进行路堤的碾压。

压路机的参数:碾压速度2~4Km/h,频率 30HZ,1/4 错轮,强震 6~8 遍4、质量检验填石路堤的检验采用沉降差方法在已完工的填石路堤上, 采用 25T震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压沉量<5mm,均方差< 3mm 时,即认为填石路堤碾压合格3.1.11.2 填石路堤边坡坡率1、填石路堤边坡坡率按下表规定:填 石 路 堤 边 坡 坡 率 表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 m)边坡坡率全部高度上部高度下部高度上部下部硬质岩石20 8 12 1: 1.1 1:1.3 中硬岩石20 8 12 1: 1.3 1:1.5 软质岩石20 8 12 1: 1.5 1:1.75 2、中硬和硬质石料的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 30Mpa 的不宜风化的石料,码砌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应<30cm,石块应规则边坡码砌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表填 石 路 堤 高 度( m)码 砌 厚 度( m)<5m ≦1.0 5~12m ≦1.5 >12m ≦2.0 3、填石路堤在软基上时,应与软土地基处治综合设计,并进行稳定验算和沉降计算14 4、填石路堤采用风化岩石和软质岩石时,应考虑浸水后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加等不利情况。

3.1.12粉煤灰路堤1、粉煤灰的烧矢量宜小于20%,烧矢量超标的粉煤灰应作对比试验,分析论证后采用2、设计粉煤灰路堤应预先调查料源,并进行渗透系数、压缩系数、毛细水上升高度、击实和内摩擦角С、粘结强度 Ф等项试验3、路基设计参照“风积砂路基” 4、高度>5m的粉煤灰路堤,应验算路堤自身的稳定性,稳定安全系数应>1.355、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等于0.05g 地区的粉煤灰路基,应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工程规范》 (JTJ004)的有关规定进行设防3.1.13 风积砂路堤1、设计风积砂路堤应预先调查料源,并进行天然含水量、液塑限、颗粒分析、击实、 CBR、室内回弹模量、内摩擦角С、粘结强度 Ф等项试验2、路基顶面封层材料采用山皮土、风化砂岩、碎石土、石渣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厚度为 80cm3、路基底面隔离层材料采用砂砾,厚度为50cm,隔离层宽度为路基全宽,路拱横坡1%砂砾应符合下列技术指标:① 含土量≤ 5%;② 最大粒径≤ 10cm;③砾石含量≥ 60%;④ 通过 0.074mm的颗粒含量≧ 5%;⑤ 砾石压碎值≧ 25%4、路基护坡土宽度护坡土材料采用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6;水平宽度为 1.6m(含超宽15 填筑的 30cm) ,并不做削坡处理,注意增加相应的土石方数量。

5、排水盲沟设置排水盲沟设置在护坡土宽度内;断面尺寸为:宽度100cm,深度50cm,长度 130cm;材料采用土工布包裹碎石,碎石尺寸3~6cm施工时,首先在路基隔离层上面,沿路基纵向每5m 设置第一道排水盲沟;路基填高三层时,沿路基纵向每5m 设置第二道排水盲沟;以后路基每填高三层时,沿路基纵向每10m设置一道排水盲沟;盲沟设置时,应使上下层间的排水盲沟交错成梅花状,错位间距为5m6、排水盲沟施工当护坡土和风积沙层的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在护坡土宽度内按照设计的盲沟间距、 盲沟断面尺寸挖槽形成盲沟断面;盲沟底面向外倾斜坡度 2%然后铺设土工布、填充碎石,形成碎石盲沟每道盲沟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将盲沟出水口处的超宽填筑的30cm填土清理掉,以利排水7、高度>5m 的风积沙路堤,应验算路堤自身的稳定性,稳定安全系数应>1.353.1.14路基取土路基取土场的取土范围及深度应与当地政府联系并协商确定3.1.15路基弃土1、路基的弃土场应堆放规则,并进行压实,压实度应达到80%;弃土堆的边坡不应陡于1:1.52、路基的弃土场应进行防护、绿化设计3.2 路基排水3.2.1 一般规定1、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应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桥涵构筑物等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2、填方路堤一般采用集中排水;16 路堑挖方段除采用暗排方式的段落外,其余均采用散排方式3、设计降雨的重现期:① 路面和路基表面 5 年;② 路界内坡面 15 年③ 路基排水设施应按JTJ018-97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的方法及公式计算设计流量,确定其断面尺寸沟顶应高出沟内设计水面0.2m3.2.2 边沟1、边沟沟底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不宜10%的陡坡或特殊陡坎地段时, 应设置跌水或急流槽2、跌水或急流槽采用矩形断面; 底宽一般 60cm,与排水构造物连接时,其断面尺寸在 5m 长度内过渡,与排水构造物顺适连接3、 急流槽设置间距一般为60m ,如果采用暗排方式,应考虑与集水井相对应4、 为防止基底滑动,急流槽底面每隔5 m 设置一道防滑平台,并每隔10 m 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充沥青麻絮5、上跨主线桥梁下的挖方段,坡面需要设置急流槽排水时,两侧对称设置浆砌块石防护,范围是急流槽外两侧各1.0m6、 跌水或急流槽材料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3.2.7 填方路堤坡面排水:1、路堤边坡排水采用边坡泄水槽方式2、相邻泄水槽间距28m,凹型竖曲线底部采用宽1.0m 的泄水槽,两侧各 12m再增加一道正常宽度的泄水槽。

3、 主线填方边坡排水采用浆砌片石矩形泄水槽;泄水槽宽度以外各1.0m 范围的边沟采用浆砌片石防护,砌护顶面应与边沟的内壁齐平4、填方边坡有砌护时,泄水槽的位置不变,在两道泄水槽之间布设砌护工程,如有空隙时,采用浆砌片石补齐3.2.8 挖方路堑坡面排水:1、当挖方路堑坡面地下水位较高时,可设置仰斜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