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合格品的控制方法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50KB
约6页
文档ID:411271875
不合格品的控制方法_第1页
1/6

不合格品的控制方法返工;返修;让步接收;退货;报废;采取纠正预防措施1、 不合格品控制的目的: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2、 不合格品控制的方法是先识别后控制不合格品的控制流程1、 识别识别不合格: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或标准—产品标准一客户要求—工艺文件一检验文件—样板—上级的交代与叮嘱2、 标识检验状态的标识—标识“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生产班组:不合格的半成品与原材料要标明“待处理”或“不合格” 的标识—检验员在随机卡、流程卡或“返工单”的相应项目标栏内盖检验章, 作为“不合格”标识—其作用是:具有可追溯性—最终检验:不合格牌标识或写明(注明)不合格现象,如(漏包、拉裂、少孔、搞错型号、严重压痕、少工序、用错材料等)3、 隔离要求:与正常的合格品明确隔离—红色胶盘/物料框—专门独立的不良品架—划分不合格区域,不良品放在不合格品区域内—生产区的摆放与其它产品不同,以示区别,然后按要求拉到维修或返 工返修区处理—定时安排人员到不良品区进行确认与数量的登记4、 记录—在规定的检验报告上正确记录不合格产品的型号、批次、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不合格品的数量、检验结果—检验报告按规定予审核与批准。

—流程:5、 评审当量较大时,或对公司信誉与资金影响大时须评审1) 进货检验:经检验主管以上人员签署处置意见(必要时要组织技 术部、生产、供应链、相关部门进行评审)2) 过程检验:对批量不合格品,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 员进行评审3) 最终检验:质控部负责人审批处置结论,必要时,技术部参与评 审6、 处置包括以下几种:挑选使用、返修、让步接收、报废处理、纠正预防措施1)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置—退货—让步接收—要求供方采取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我厂对连续多批不合格,某批大量严重不合格的供方,将安排人员对 其审厂并对以后批次加严检验2)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 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一般有:返工返修、让步接收与报废等几种 一处置结论为:返工 返修,转至 返工返修区处理或交相关责任单位与个 人进行返工—处置结论为:让步接收,车间填写“让步申请单”经技 术部审批,并 提出技术与质控措施后让步使用—处置结论为:报废,检验员通知废品所在部门(车间或班组或联系到 相应的个人),填写“废品报废单”,并由检验员签署报告交质控部批 准,对单一品种一次报废量或价值较大的,一般2000元以上的,经公 司副总或总经理批准方可报废。

对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3) 最终不合格品的处置最终检验不合格处置方式一般为整批返工,对于可追溯到批次甚至具体 不良产品的可部分返工或部分挑选返工处理终检处理要注意:—所有返工后需重新检验与确认—做好相应的记录一合格后方可放行—并强化对可标识性的管理—按 ISO的要求,成品不良中的让步产品需客户同意(书面同意或认可)如何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1、如何防止不合格品产生:员工、技术人员人: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特别是一线的人员1) 一线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产品熟练程度、 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作业态度、是否按正确的工艺文件操作等影响产 品质量2) 管理内容:明确岗位职责,提供必要的培训、想法满足人员的任 职能力、鼓励员工参与改进3) 对人的要求:首先是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 对人的要求:了解产品的质量特性的形成与变化的基本知识5) 对人的要求:关键岗位人员要重点培训与持证上岗6) 对人的要求:提高质量意识和理念2、如何防止不合格品产生:检验员检验是一线的质量控制人员对避免或减少产品批量不合格发挥重要的 作用1) 首先质检员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心、敬业爱厂等职业道德2) 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与较高的产品知识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

3) 要求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4) 严格按要求(标准、工艺、图样)实施检验5) 按制度对不合格进行管理6) 掌握质量动态,完善检验系统7) 质量统计工作能力强,会使用与维护量具与检测仪器的管理工作3、如何防止不合格品产生:设备保养注意:机械设备的精度保持性、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等,都会直接影响 到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的波动幅度日常保养:润滑保养(五定)定点:根据润滑图表上指定的部位、润滑点、检查点进行加油、换油等 定质:确保润滑部位所需油料的品种、品牌及质量要求定量:按规定的数量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日常润滑和加油定期:按润滑规定的时间进行加油定人:规定专门人员(设备操作或维修员)进行加油、清洗换油等二级保养:同设备操作员和维修人员共同完成保养内容:1) 全面清扫、清洗设备相关附件及装置2) 拆卸并检查设备的局部和重点部位,彻底清除油污3) 检查设备磨损情况,更换辅助配件,调整或稳固易松动部位 三级保养(专门保养):由维修或专业人员完成保养内容:1) 对设备进行整体或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2) 对设备重要部位进行清洗并换油3) 修复或更换易损件4) 检查、调整、修复精度,校正水平设备点检后发生不良的处理对设备的处理:1) 自行修复或排除故障,由班组长处理2) 填写“设备维修申请”经主管确认后报维修部门对产品的处理:对使用不良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重新进行检验或 评价,以防止不良品产生或质量事故的发生4、 如何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作业方法的管理核心:对工艺方法和保养方法的选择与确定、工艺纪律管理。

作业方法管理:作业指导书、异常作业的控制作业指导书编制要点1) 生产工艺流程图:生产总工艺流程图和分工序流程图写出所有工艺 流程,突出关键和重要工序,注明生产条件和控制要求;当工艺变更时, 对流程图进行修订2) 工序作业指导书:包含内容:工序名称、适用产品、使用设备/工具、 使用材料、操作步骤、控制要点、生产安全注意事项、自互检内容编 制要点:简洁清楚、要点突出、图表化作业指导书的管理:编制、使用控制、分类、建立清单、修改、作废、 保管等5、 如何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异常作业的控制异常作业的控制(4M变更)异常: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方法的变更1) 人员变更: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对人员实施培训,直至合格2) 设备变更:对首件产品进行确认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小批量和 大批量生产3) 材料变更:修改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参数控制要求;进行试产;考虑 旧材料的调配使用;不可使用的旧材料的报废处理4) 工艺方法的变更:修改作业指导书,培训员工6、 如何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5S优化环境提升市场7、 如何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三检三按三自三不放过—首检(通过手工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工艺是否正确以及设备调整是 否合理)、互检(相互监督)、巡检(巡回检查)—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自检(自己检查自己的产品,区分 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自分(要分 开存放,不能混乱)、自纠(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还要 控制一次自检 正确率)—质量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 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 措施 不落实不放过8、 如何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其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