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li45****605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26.81KB
约3页
文档ID:29840157
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_第1页
1/3

总第118期第4期 2013年12月 高 校 实 验 室 工 作研 究 GAOXIAO SHIYANSHI GONGZUO YANJIU SerialNO.118,NO.4 Dec.20l3 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周 成,鞠晨呜,张 林,李吉旺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摘 要:开发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成教务管理、学生安全教育及物料管理等子系 统,实现课表编排、成绩管理、课程预约、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课外安全教育、物料管理等功能, 从而整合、优化工程训练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简便高效的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虚拟与现实相结 合的实践环境和学习资源,明显提升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现代化 技术保障 关键词:工程训练;教务管理;安全教育;物料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入, 各工科学校纷纷建立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建设已经 颇具规模,现已升级至内涵建设,包括课程发展、 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 提升而信息化建设是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涉及的实训项目和 参与的教学人员较多,教学管理头绪繁多、难度较 大,从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的角度来看,引入 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已 是当务之急¨ 。

随着我校工程训练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工程 训练教学实训项目已经从传统的金工实习向着工业 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工程训练教学内 容既包括传统机械制造实训项目(如普通车削、铣 削加工,数控车削、铣削加工等),又含有现代产品 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测 量(如CAD/CAM、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网络化 制造、快速原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数字化 测量等)等四十多个实训项目而目前的工程训练 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其时效性差、数据 处理方式原始、信息反馈也不及时,管理较为滞后, 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1 网络环境建设 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基础为网络环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NUSTlO12YBXM089) ●作者简介:周 成(1986一),男,江苏涟水人,硕士,研究 实习员,研究方向:实践教学 ●收稿日期:2013—09—03 境的建设中心”大楼在建设时就已完成各个实习 车间以及办公室的网络全覆盖中心”目前拥有 Oracle小型机一台,EMC存储一台,UPS一台,机 架式服务器4台各数控实习车间均配备有计算机, 另外,“中心”还有3个机房150余台计算机。

以上 设施的配备已完全能够满足工程训练教学信息化管 理的硬件要求 2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工程训练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动手操作是学生 训练的主要方式,需要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 行“主评成绩”、“辅评成绩”、“考勤”、“安全”、 “态度与文明”五个项目的考核,各项考核成绩最终 采用加权的方法得到总评成绩这样,在各个实训 项目的各个考核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现行 的方法是各个实习项目的员依据评分标准打出 学生的各项目成绩,手工填写在记分卡上,在整个 实习结束后,由责任教师使用EXCEL表进行数据录 入,再得出总评成绩其中的管理弊端是时效性差, 学生实训情况要到整个实训结束后才能综合了解, 不能及时解决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影响教学过 程管理 我们在每个学期中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实习满 意度”抽样问卷调查,以获得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 每学期的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四~五百人,调查十 个项目,获得的数据量大现在采用手工方式汇总 数据,耗时长、效率低,数据的准确率难以保证 针对以上工程训练课程的特点,所开发的教务 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课表编排、课程预约、成绩评 定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等功能,教务管理系统结构 第4期 周 成,等:_r-:~i)ll练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75 图如图1所示 “ 。

学 生 名 单 上 传 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佑息管理I I曝袭缀摊l I 课程预约 I I成绩评定管理l I教 菔置评价 墨 录 茎 釜 添 加 查 看 修 改 聃 睬 学 生 信 息 教 师 登 录 学 生 寮 茧 下 载 课 裘 编 撸 茎l {蓁Il I l蓁}} 务I l师}I生I l生}}师 员l l登l l登l I登l l登 登l I录l l录1 j录1 1最 录I l l l l I l l 澡 袋 上 传 下 筑 删 除 下 筑 澡 袭 下 载 袋 选 挥 开 放 性 实 验 蕊 课 程 查 看 学 生 所 选 壤 程 信 惑 系统数据访问层 数据库 图1 教务管理系统结构图 下面以成绩评定管理为例具体说明系统的功能 成绩评定管理系统实现了实习员、实习指导教 师、教务管理员和学生四种角色的功能模块四种 角色对应不同的权限和功能 (1)实习员录入和修改本工种学生的成 绩;可以查询其它工种成绩和总成绩情况;但不可 以修改 (2)实习指导教师对所负责的工种以及小组 的成绩进行详细核对并汇总上传 (3)教务管理员汇总学生数据、老师数据、 工种名称、成绩计算规则等,审核、汇总并上传学 生成绩。

(4)学生只能查询本人的成绩明细 3 学生实习安全教育系统 工程训练教学的对象是好学好动、勇于大胆实 学 生 登 录 成 绩 查 询 教 师 登 录 评 价 情 况 查 询 践的青年学生,他们的阅历浅、适应性差,使他们 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免受伤害的意识 不强甚至有些学生由于逆反心理的存在,过于自 信,不听从老师的指导,违反操作规程,安全事故 时有发生目前,对于学生实习安全主要的方法是 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即“动员讲安全”、“进场讲安 全”和“操作讲安全”,该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来 到工程训练中心后进行的安全教育,学生接受安全 教育的时间短,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的安全教育内 容有限¨ 开发学生实习安全教育系统,实现学生实习安 全教育的信息化该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安全信息 资料库以及考试系统,定义该系统有学生和教 师两种角色学生完成信息资料库中的内容学习后, 点击进入考试系统,考试结束后成绩自动上传 (下转第100页) 教务员黧录T上评价情况 总 学生登录T上评价各上种实习情况 敦务员登录T上审核 总发布学生成绩 教师登录T上 总所有上种成绩 员疑录T●一录入修改本上种学生成绩 100 高 校 实 验 室 工 作研 究 总第118期 自身素质。

3 结 语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 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实验教学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探索出有利 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一 项的长期任务,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 善但只要坚持改革创新,就一定能使高校实验室 真正成为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创新能 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的基地随着今后实验教学改 革的不断深化,一定会建立起适合时代要求、更加 科学、更加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作为教 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全面掌 握和深入融会所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化高等院实验教学 改革,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着 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因此,实验教学 改革必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学习的趣味性,而且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 搭建了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1]王志勇,刘畅荣,王汉青,等.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高校实 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6):7—9. [2]张玲.地方高校地理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研究[J].高校实验工作 研究,2009,1:58—6l [3]刘成斌.高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28(4):111—113. [4]徐文峰.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重庆文 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2):87—89 [5]杜新强,冶雪艳.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J].谈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47—48 [6]李轶,李明弟,姜爱民,等.创新实验开放教学体系的改革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142—143+152. (上接第75页) 至服务器。

教师登陆进系统后查看学生的考试情况, 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同学要求其重新进行学习、 考试只有当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进人工程训练中 心进行实习实训 学生实习安全教育系统的关键在于安全教育信 息的选择与录入,安全教育信息既要体现出工业安 全信息的全面性,又要重点突出与本课程相关仪器 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等,使学生通过本系统既学习 到了本课程相关的安全内容又具备了工业生产安全 的理念 4库房物料管理系统 工程训练课程需要用到工具、刀具、易耗品等 很多物料,这些物料在采购回来后均存放于库房中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实习员要经常领用材料、 借用工具等,新购进材料也需要入帐原来的管理 模式一直是管理员手工记帐,这些均导致物料管理 过程繁杂、容易出错、难于汇总,管理上明显落后 开发库房物料管理系统,实现库房物料管理的 信息化该系统有库房管理员、部长、实习员 三种不同角色,并具有相应的管理功能实习 员可以查询或录人领借物品的相关信息;部长可以 查询到实习员的申请领用信息,并根据实际情 ≥ 蔷 刍是刍是奎 含是 况审核批准;实习员查询到部长批准信息后, 再到库房管理员处进行领取;库房管理员要根据部 长的批准信息才能发放物品。

5 结 语 工程训练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后能够 明显提升工程训练教学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教学水平, 丰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各个环节的现代化、精细 化管理,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建渠,王峰,张罡.信息化建设在工程训练中的地位和作 用[J].新课程研究,2011,8:125—126 [2]李笑梅,张洁.建设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2008,4:4—6 [3]章伟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 海:上海海事大学,2005. [4]钱俊,周继烈,徐建中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和实践[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2,12:l24—125 [5]乇亚杰,鲁墨武,邢仲魁,等.工程训练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8:170—172 [6]高学亮,毛志阳,王晓东,等.工程训练数字化、信息化共享资 源的建设与实践[J].机械工程师,20l2,12:7l一72 [7]周成,鞠晨鸣.工程训练教学安全保障体系构建[J].高校实 验室工作研究,2013,1:80—81.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