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pt课件 分析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01MB
约27页
文档ID:60119901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pt课件 分析_第1页
1/27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1,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至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章辞采华丽21,岁中进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后又贬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2,时代背景,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太子唐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时代背景 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太子唐顺宗即位,改元,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寄,:,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触景,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6,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文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7,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二读诗歌 品评手法,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二读诗歌 品,8,明确:,“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风乱飐”“密雨斜侵”“岭树重遮”“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明确:,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哀苦无比的景色,的,铺叙,,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明确:,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三读诗歌 感知意象,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芙蓉与薜荔:,“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10,惊风、密雨:,敌对势力的迫害和打击岭树遮目、江流迂曲:,路途遥远,音信难通,归梦难成,愁肠百结惊风、密雨:,11,总结,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海天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愁思,”,这里,点明了题意,。

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薛荔,”,正被风雨摧残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洁,与上联,“,愁思,”,映衬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更加深了,“,愁思,”,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无法送到,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总结 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12,一、,城上高,楼,接大荒,,柳州城上的高,楼,,,连,接,着极远,的地方,,一、城上高楼接大荒,柳州城上的高楼,连接着极远的地方,,13,二、,海天愁思正茫茫,我望著海角和天涯,心中那,种,愁思,正茫茫,无穷无尽,呢二、海天愁思正茫茫我望著海角和天涯,心中那种愁思,正茫茫无,14,三、,惊风乱,飐,芙蓉水,,,狂,风,吹,动,起,来,,,搅乱,了芙蓉花旁,边,的江水三、惊风乱飐芙蓉水,狂风吹动起来,搅乱了芙蓉花旁边的江水15,四、,密雨斜侵薜荔,墙,密密的雨,点,,斜斜地,飘,到生著薛荔藤的,墙,上,四、密雨斜侵薜荔墙。

密密的雨点,斜斜地飘到生著薛荔藤的墙上16,五、,岭树,重,遮,千里目,,那山,岭间,重,叠,的,树,木,,遮蔽,了我要,望,千里的眼睛,,五、岭树重遮千里目,那山岭间重叠的树木,遮蔽了我要望千里的眼,17,六、,江流曲似九回,肠,弯,曲的江流,好像九,转,的,回肠,六、江流曲似九回肠弯曲的江流,好像九转的回肠18,七、,共,来,百,越,文身,地,,,我和你,们,都到,这,剪,发纹,身的南,蛮之,地,来,,,七、共来百越文身地,我和你们都到这剪发纹身的南蛮之地来,,19,八、,犹,自音,书滞,一,乡,虽,然彼此住得很近,可是,因为交通不便利,,,仍然很难互相传递信息八、犹自音书滞一乡虽然彼此住得很近,可是因为交通不便利,,20,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pt课件 分析,21,探究:,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探究:,22,贬谪诗的情感:,被贬之愤,故园之思,亲友之念,贬谪诗的情感:被贬之愤,23,探究:,结合有关诗句,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意象?,探究:,2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26,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 落叶 孤灯 江水 归雁,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2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