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书试验指导书华 南 农 业 大 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试验项目试验项目:钢梁抗弯试验一、试验目的一、试验目的1. 了解百分表的安装使用,并用直读法绘制试验梁的 P—f 曲线;2. 学会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掌握贴片技术;3. 学会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梁的应力;4. 测定梁纯弯段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将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二、试验仪器设备二、试验仪器设备1. 工字型钢梁(#14,Q235,支座跨距为 1.6 米)2. 液压伺服加载装置(100kN)3. 静态电阻应变仪4. 百分表(0~10mm)5. 电阻应变片(120.0±0.1Ω,灵敏度系数 2.0)三、试验前准备三、试验前准备1. 试件试件采用如图 1 所示的工字型钢梁,#14,长度为 2000mm,跨径为1600mm,两点集中加载图 1 钢梁的加载2. 试验前准备在试验前,须填写好“原始数据” ,否则不能参与试验3. 加载装置加载装置如图 2 所示带传感器的 100kN 液压千斤顶(手动和自动)伺服系统施加荷载;静态应变仪收集钢梁上下翼缘板的应变(应力)数据;安装百分表,用以测量钢梁的竖向挠度和侧向位移。
图 2 加载装置4. 张贴应变片应变片的张贴位置如图 3 所示图 3 张贴应变片四、试验步骤四、试验步骤(一)粘贴应变片(老师准备)1、 选片:首先检查应变片的外观,剔除敏感栅出现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的应变片,再用电桥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并进行阻值选配 2、 打磨:选择的构件表面待测点需经打磨,打磨后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锈点3、 画线:被测点精确地用钢针画好十字交叉线以便定位 4、 清洗:用浸有酒精的药棉清洗欲测部位表面,清除油垢灰尘,保持清洁干净 5、 粘贴:将选好的应变片背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粘结剂,胶层厚度要适中,然后将应变片的十字线对准构件欲测部位的十字交叉线,轻轻校正方向,然后盖上一张玻璃纸,用手指朝一个方向滚压应变片,挤出气泡和过量的胶水,保证胶层尽可能薄而均匀,再用同样的胶粘贴引线端子 6、 固化:贴片后最好自然干燥几小时,必要时可以加热烘干 7、 检查:包括上观检查和变应片电阻及绝缘电阻的测量 8、固定导线:将应变片的两根导线引出线焊在接线端子上,再将导线由接线端子引出 图 4 粘贴应变片示意图(二)固定钢梁并加载1、 按图 1 所示的位置,固定钢梁2、 加载至预加载 P0=5kN,预加载、卸载反复 2 次,观察试验装置和仪器工作情况,然后将应变仪、百分表重新调零,归正,以消除初始状态的各种无关因素引起的误差;3、 加载方案按下列分组所示分级、缓慢缓慢加载,并记录相应的数据,注意试件的变形情况。
液压泵:1 组:5kN、15kN、25kN、35kN、40kN;2 组:5kN、10kN、20kN、30kN、40kN;手动泵:3 组:5kN、15kN、25kN、35kN、40kN;4 组:5kN、10kN、20kN、30kN、40kN;4、 当加装至 40kN,停止加载,记录相应的数据;试验完毕,缓慢缓慢卸掉载荷,整理好所用仪器设备,清理试验现场,将所用仪器设备复原后方可离开实验室5、 将直角坐标 Y 轴设为 P(荷载) ,X 轴设为 ε(应变)及 f(挠度) ,画出荷载应变(P-ε)和荷载挠度(P-f)曲线,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1、 按图5所示接线,将5个测点按单臂半桥接线法连入电阻应变仪:单臂半桥接线法是在AB 桥臂上接工作应变片(以下简称工作片) ,B’C’桥臂上接补偿应变片(以下简称补偿片) ,补偿片也可接在任一测量通道的B、C接线柱上,多点测量时常用这种接线方法图 5 单臂半桥接线法2、 将静态电阻应变仪后面板开关置打开位置,标定开关向下,分别调节R0、R1、R2、R3、R4、R5电位器,使之显示“00000” ,顺时针调节显示“+” ,反之则为“—” 。
3、 预热 30 分钟后,将后面板上标定开关拨向上,同时调节“灵敏度电位器” ,使显示为“10000” με,灵敏度调好后,把标定开关拨向下位置4、 应变仪是按 K=2.0 设计的,所用电阻应变片 Kn 值不是 2.0 时,查应变仪上Kn 值对应的标定值,如 Kn 值 2.1 时标定值为 9524,调节后面板上灵敏度电位器显示应为 9524此时 K 值已修正其中,εx=10000·(2.0/Kn) 五、试验报告数据记录和整理五、试验报告数据记录和整理试验报告内容包括: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装置草图、试验仪器及规格、表1~表4试验数据记录和计算结果、绘制P-f 和P-ε曲线,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问题讨论等表 1 原始数据表截面规格单位截面高度 Hmm截面宽度 Bmm屈服强度 fyMPa弹性模量 EMpaIycm4Ixcm4Acm2Wxcm3Wycm3表2 电阻应变仪测试数据记录电 阻 应 变 仪 读 数(με) 编号载荷 P(kN )S1ΔS1S2ΔS2S3ΔS3S4ΔS4S5ΔS51 2 3 4 5表 3 百分表测量数据记录百 分 表 读 数(mm)编号载荷P(kN)f1Δf1f2(跨中)Δf2初始读数12345表 4 P=40kN 时应力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各 测 点 应 力 值 (MPa)测点S1S2S3S4S5 实验值 理论值 相对误差% 六、问题讨论六、问题讨论1. 工字型钢梁的破坏往往是什么破坏,为什么?2. 钢梁竖向挠度与理论计算的挠度相同吗?为什么?附录 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应变测量时,欲测试件或构件表面某点的相对变化量ΔL/L 即应变ε,将阻值为R 的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件或构件被测处,当试件或构件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时,应变片将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形,根据金属丝的应变-电阻效应,应变片阻值发生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量ΔR/R 与试件或构件的相对变化量成线性关系,即式中 K 称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由于应变很小,很难直接测得,但由上式可知,只要测得 ΔR,就可求得应变 ε为此,我们通常将电阻应变片组成如下图所示的测量电桥图中 U0 为供桥电压,Ui 为电桥输出电压,R1~R4 为电阻应变片图6 测量电桥根据电桥原理可得在电桥中R1=R2=R3=R4=R,若R1、R2、R3、R4 均有相应的电阻增量ΔR1、ΔR2、ΔR3、ΔR4 时,电桥输出电压(忽略高次微量)将(1)式代入(3)式,则由此可得应变仪的读数应变 εd 为被测量经测量电桥,通过模拟放大,A/D 转换,由单片微计算机实时控制,完成数据采集计算处理、显示、传输;通过单片微计算机还实现了半桥、全桥选择,测量通道切等实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