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企业财务审计的特征独立性是审计区分于其他专业监视的根本特征,依法独立监视是《宪法》给予审计的特殊权力,也是国际审计惯例的根本要求不能独立行使审计监视,企业财务审计也就毋须存在 根本特征: 国际化 1、审计范围国际化 传统的企业财务审计,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业务空间不大,一般都局限在国内市场中,随着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垄断组织的涌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彻底打破了行业、部门、地区、国界的局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从而也促使现代企业财务审计业务范围的国际化 2、审计领域扩大化 随着企业财务审计职能的扩展,审计领域也日益扩大传统的企业财务审计,一般只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而现代企业财务审计则渐渐将审计领域延长到经营治理、绩效与经济责任的审查与评价等方面,并进而衍生出经营审计、治理审计、绩效审计、“五E”审计(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环境性审计、适当性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一系列崭新的审计领域 3、审计层次立体化 这是从被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关系的层次简单化来分析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特征。
现代企业规模的急骤扩大与全部制形式构造的日益简单,必定导致权力让渡及其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简单化,这是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又一特征 4、审计内容简单化 现代企业财务审计范围的国际化、审计领域的扩大化和审计层次的立体化,都从不同方面影响到审计内容的简单化这里还要从审计目标的多角度化来进一步分析审计内容的简单化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对象特征拟定的审计要求现代企业的审计对象大体上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市场体系的主体构造,包括全部权、占有权和支配权的让渡这些让渡直接表现为企业权益的变异,根据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更意味着企业本身全部权益或局部权益的联合、兼并、分立、改制、重组、破产、倒闭、清算、拍卖;二是市场体系的客体构造及其再生产过程,包括商品、劳务、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生产与消费,以及交换与安排从价值的角度考察就是资金的周而复始,这里既有资金的筹集、运用、消耗、增值、收回、退出和安排价值信息的真实、正确,又有物资运动的合法、合理与效益,即有事前的猜测、决策与打算,又有事中的治理与掌握,还有事后的考核与评价这两大体系的审查、监视、鉴证与评价,大致上构成了现代企业财务审计对象的根本内容和目标 5、审计主体多元化 在早期资本主义和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中,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主要由注册会计师担当,审计主体比拟单一,随着国家资本向企业的渗透和公营企业的产生与进展,国家或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也快速扩大到企业财务审计领域;又由于二十世纪四十年月内部审计的异军突起,企业财务审计主体中又增加了内部审计机构。
形成了国家或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三足鼎立的多元化审计主体 6、审计行为标准化 竞争愈剧烈则审计的风险愈大,对审计人员的素养和行为标准的要求愈严格二十世纪30年月的世界性“诉讼爆炸”,使审计界业内人士受到极大震撼,于是各国的审计组织都制定了各自的审计准则的体系到二十世纪末叶,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公布了国际审计标准,同时,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还先后公布了的《悉尼总声明》和《利马宣言》,这些经典性文告都对世界各国审计人员素养的提高和行为标准发生了极大的影响 7、审计技术科学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进展,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应用正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会计信息的电算化、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极大地鼓舞和要求现代企业财务审计技术的相应进展企业财务审计的方法、技术将向计算机审计、网络审计方向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