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内部因素及对策探讨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内部因素及对策探讨刘跃进刘跃进《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摘摘 要要: : 国家安全包括内和外两个方面,是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的统一影响及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也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于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来说,“内忧甚于外患“,保障国家安全的重点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威胁我国国家安全之“内忧“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此外,还需要全方位认识和研究国家安全问题,确立能够统合内外两方面的系统安全观,制定包括内外两方面的真正的国家安全法和完整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设立能够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领导和管理国家安全事务的权威机构,构建能够包容内外两方面的国家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学科 关键词关键词: : 国家安全;国内安全;国际安全;系统安全观;国家安全学 一、内与外一、内与外: :国家安全的两个方面国家安全的两个方面国家安全问题虽然自古就包括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但由于这一问题作为理论被学者关注并进行系统研究源起于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领域,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多数学者特别是国际问题研究人员总是把国家安全只看成是国际问题的组成部分,而忽视或轻视了国家安全的国内相关性。
近年来,在人们强调全方位认识和研究国家安全问题时,国家安全的国内视角开始被给予特别关注,“从外向内“的转变甚至成为非传统安全观的重要特点之一 过去,我们曾经在没有指明划分根据的情况下,按照专业领域的普遍认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最终把国家安全划分为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 10 个方面,并最终称其为国家安全的 10 个构成要素[1][2]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样划分的根据,大致可以说是基于社会结构同时,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即使在“社会结构“这一划分根据下,也还可以有其他的划分,如有人把社会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具有独立地位的构成要素[3]6, 403 有人把国家安全分为“内“和“外“两个方面在建立国家安全学科的过程中,我们曾对国家安全体系作过全面分析,认为整体国家安全体系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二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三是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四是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在这一国家安全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 1.国家安全本身包括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等 10 大要素; 2.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被分为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其中人为因素又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3.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也分为自然(天灾)和人为(人祸)两个方面,其中人祸被分为“内忧“(内部因素)和“外患“(外部因素); 4.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则分为保障机制和保障活动两个方面,其中保障机制既包括以军政机构、情报部门等专职机关为主的硬件,也包括以法规政策、安全战略等为内容的软件,而保障活动则被分为基于硬手段的活动和基于软手段的活动。
由于这个体系不是根据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的划分而构造的,因而国内安全在其中的位置在某些方面比较明显,在有些方面则不明显,例如在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中,都明显区分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在国家安全本身构成要素方面和国家安全保障体系方面,则看不出内部与外部的区分 但是如果对国家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作更深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国家安全本身作为一种免于危险的客观状态,是可以分为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两个方面的,其中国家的内部安全即狭义的国内安全,就是国家免于内部威胁和危害的客观状态,而国家的外部安全也就是狭义的国际安全,即国家免于外部威胁和危害的客观状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往人们在讲到内部安全或国内安全时,好像只有被统治者和反对派的造反、起义、革命、闹事等才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危害,而没有看到统治者和执政者的非法统治、滥用权力、暴政待民、贪污腐败等,更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危害,而且是更深层次的威胁和危害,是导致各种内忧外患的根本原因所谓“苛政猛于虎“和“官逼民反“等,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国内安全或内部安全本身所要免除的内部威胁和危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免除统治者和执政者即政府本身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危害。
对于影响国家安全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我们原来对国家安全体系所作分析中已经较好地说明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各自占据的位置,人们从中可以看到,影响和危害国家安全的人为因素都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这其实就是广义的“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所包括的内容至于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也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来分析 总之,国家安全本身包括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两个方面,影响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包括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因素,保障国家安全也总是从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入手的 二、当前中国二、当前中国: :内忧甚于外患内忧甚于外患国家安全不仅是内与外两方面的统一,而且国内安全在通常情况下为优先于国际安全 首先,在“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含义上,国内安全一般来说重于国际安全,因为内部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的根据,外部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的条件从整个国家利益的分布上看,虽然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际交往的迅速增多,特别是“地球村“现象初露端倪,使得多数国家的安全利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本国领域范围之外,但无论什么时候,国家利益的比重分配永远是国内大于国外,国家安全的重点在国内,内部安全重于外部安全。
其次,从国家安全的维护或保障的角度来看,免除内部因素的威胁和危害,比免除外部因素的威胁和危害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免除内部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危害,才有可能进一步免除外部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危害只要粗略了解一下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这些国家无力免除外部的入侵或颠覆,甚至不是这些国家无力化解西方的“和平演变“,而是这些国家内部出了问题同时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免除这些问题,是这些国家本身不惜以损害国家安全甚至是“自我毁灭“为代价来求得“浴火重生“不可否认,在这一过程中,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外部力量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也仅仅是“推波助澜“,而不是“兴风作浪“因此,对国家安全来说,首要是免除内部的各种威胁与危害,其次才是免除外部的威胁和危害由此可以得出第三点结论,即从“影响以及威胁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来看,内部因素比外部因素对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和危害更大这一点对当前中国来说更为重要不可否认,影响、威胁甚至危害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因素,有许多来自外部,例如美国因素、日本因素等等,但是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更多、更广、更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因素,则来自于国内,这其中既包括日益严重的源于台湾的地方分裂主义,以及十分复杂的各种民族分裂主义,也包括存在于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领域的贪污腐败、贫富悬殊、下岗失业、干群冲突等等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受外敌直接入侵的危险性不大,甚至也不可能被外敌搞乱,因此,外部因素已不构成对我国国家安全最严重的威胁和危害相反,威胁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最为严重的因素,是现存于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对立、冲突和斗争等等如果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种矛盾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许多原来没有或隐藏的对立、冲突和矛盾开始显现出来甚至是突出表现出来;许多原来属局部的问题现在开始向全局性问题转变;许多原来所谓的“人民内部矛盾“现在开始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对抗性质对此,众多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给予了比较深入地分析有学者在把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分为“合法形式的社会矛盾“和“非法形式的社会矛盾“的基础上,研究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态势,通过充分的数据证实,近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出不断增多的发展特点,这一特点不但表现在矛盾程度轻微的合法形式的社会矛盾日趋增多,而且突出表现为社会冲突程度较为严重的非法形式的社会矛盾也在大幅增加,并且在社会矛盾总量中所占比例日趋上升[4]175 这“反映出我国社会冲突不但在数量呈增多趋势,而且冲突激烈程度也呈加剧趋势。
[4]185 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若干年,现存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叠加积累,甚至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问题上会进一步激化,以某些更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2006 年 10 月,《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对粤、沪、苏、浙等发达地区进行社会矛盾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比如江苏省金坛市曾经发生因集资案纠纷引起冲突,事后调查发现, 80%参与围堵的群众没有任何集资款[5]针对这种“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瞭望》新闻周刊 10 月 17 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一些地方负责干部的责任心流失,是引发这种现象的根源,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5]对于这一评论,郭松民却有不同意见,认为“凡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地方,都意味着当地的官民关系,或者说政府部分人员和底层民众之间的关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变---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现在我们只能在'红色经典'中所看到的那种'鱼水关系'了,也不是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甚至也不是机械冰冷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一种带有相互敌视意味的对立关系!“[6]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讨论,凤凰卫视还就此作为其“时事辩论会“的一个主题,做了一场节目,在 10 月 24 和 25 日播出。
[7]当有人在网络上留言指责中国百姓素质低,不能当一个“公正的旁观者“时,更多的网民则对此加以反驳,认为旁观者并非完全的利益不相关,而是因为他们的利益曾经受过相似的侵害,或者是在无意识中觉得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如此侵害,因而借机发泄自己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且还有不少人在网络“评论“中引用了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在二战结束后以忏悔的心情写下的、后来被刻在了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的一段名言:“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也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国内安全“重于“国际安全“的观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根据哲学的“内外因理论“推导出来的学术结论,而是一个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严重甚至严酷的现实如果对此再熟视无睹、漠然置之,那么它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就可能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变成直接的危害三、对策探讨三、对策探讨: :治标与治本治标与治本当前的各种“内患“,影响的不仅仅是我国的社会稳定,而是我国的国家安全。
现在,我们需要把这一问题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来谋划对策,并以国家安全管理的模式来科学地积极应对和处置 第一,根据近 30 年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处理安全与发展、公平与效益等重大关系的战略和策略,适时适度加大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平的关注和投入,给已经初步获得发展动力和效益的社会和国民以更安全的保障和更公平的环境 不可否认,无论在发展还是效益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对于已经初步发展的中国来说,安全与公平已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从建国开始,我国就不断制定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形成了一种以 5 年和 10 年为期的制定发展规划的机制但是,从建国到现在,我国还从来没有制定过完整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这一点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对美国政府来说,其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安全问题,因而每隔 1-2 年总统就要向国会呈交一份完整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而且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干预也主要是战略性、方向性的干预,干预的重点总是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总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入手这就是说,对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