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始潜艇鹦鹉螺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69KB
约2页
文档ID:543764429
原始潜艇鹦鹉螺_第1页
1/2

大海里海螺种类繁多,色彩斑澜,耀人眼睛应数鹦鹉螺为最 出色,它已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鹦鹉螺,是软体动物头足纲鹦鹉螺目中的动物这种动物最早 出现在晚寒武纪,最繁荣的全盛期是距现在4亿4千万年的志留纪 时期它们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共有75科300属3500多种,到 了泥盆纪时期,便开始衰落,到了三迭纪由于自然界的种种变化, 直売型的鹦鹉螺竟然灭绝了,卷売型的鹦鹉螺也已罕见,几乎被生 物学家遗忘了现在世界上仅存一种,共有三个品种鹦鹉螺是现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资料,被人们称作活化石鹦鹉螺主要分布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菲律宾群岛南部、新喀里多尼亚岛、新不 列颠岛附近的海域我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和台湾东部沿岸海 域也有鹦鹉螺生活鹦鹉螺有一个美丽和坚硬的外売,左右对称像鹦鹉的喙一样, 故称作“鹦鹉螺”外売是石灰质的,上面有灰红相间的波浪形条纹, 売内是闪光的银白色的珍珠层有两对鲍它口的周围和头的两侧, 长有90只触手,其中有两只合在一起,变得很肥厚,内体缩进売后, 就用它盖住売口以保护自己捕食时触手全部展开,休息时触手都 缩回売里,只留一、二只担任警戒任务头部还有一个会喷水的漏 斗,是由两块肌肉合成的。

从鹦鹉螺売中心到売口,有30多个如房 间一样的气室,气室与气室之间由隔膜隔开,但并不完全隔绝,中 间有管道相通,鹦鹉螺的肉体居住在靠売口最外面的一间鹦鹉螺有垂直运动的习惯,它把气室中的液体逐步排出体外, 气室里逐渐被气体充溢,这样自身的比重逐渐减小,鹦鹉螺便迅速 上浮,成群结队地飘浮在海面上,悠然自得,有时也用漏斗向前喷 水,使身体向后推进,尤其是暴风雨过后的风平浪静的晚上随后 由于周围海水的压力,海水渐渐渗入売内,身体的比重也逐渐加大, 惭惭沉入海底,鹦鹉螺在大海中直上直下地活动,很象一艘活的潜 水艇鹦鹉螺一般是夜间才从海底漂浮到海面,所以很少有人见到 活的鹦鹉螺白天,鹦鹉螺生活在几百米深的海底,用触手在海底爬行,或 伏在珊瑚礁及岩石上,捕食蟹类、小鱼、底栖虾类和海胆鹦鹉螺 的卵是单个产生的,卵个体大,数量少,从几个生到几十个科学家在研究鹦鹉螺的化石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它的外売 上有许多与売边缘相平行的细线,每只売上大至30条,和阴历一个 月的天数完全相符这些细线是鹦鹉螺在生长过程留下的足迹,称 它为生长线它是以天为单位,故称之为日轮,即每天売长一圈, 每个月鹦鹉螺的売增长一室科学家还发现越古老的鹦鹉螺的売上 日轮的数量越少,新生代渐新纪的螺有26条,中生代白垩纪的有22 条,侏罗纪的只有18条,石炭纪的只有15条,奥陶纪的更少,只 有9条,这就是说越古老,阴历的天数越少,也就是说越古代月球 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就越短,月球离地球就越近。

通过计算在4亿 多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末,月球绕地球一周为9天,当时月球距地 球约165300公里,是现在月球距地球距离的43%,也就从那时候起 到将来的7000万年里,月球距地球的距离年均延长94.5厘米,根据 这个数据,科学家推断,在3亿2千万年以后,月球绕地球一周需 要45天,到那时如果鹦鹉螺还存在的话,它的日轮也应为45天鹦鹉螺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它也是螺类中的“活化石”另外 鹦鹉売很美丽,制作的工艺品,用于装饰,很逗人喜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