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构建盈利模型实现制造企业盈利能力改善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24KB
约4页
文档ID:439577294
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构建盈利模型实现制造企业盈利能力改善_第1页
1/4

运用本量利分析 方法 构建盈利模型实现 制造企业 盈利能力改善摘要: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贸易保护主意加剧、大数 据变革、人工成本逐年增加、环保治理持续加强等多重因素影响,制造企业成本 不断攀升,经营压力和挑战与日俱增,为改善企业盈利能力,本文探索运用本量 利分析构建盈利模型为企业毛利率提升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关键词:本量利分析 盈利模型1. 制造企业盈利模型构建背景“后疫情时代”全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强,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和经 贸格局造成重大冲击和破坏,各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稳定性、安全性经 受严峻考验,对我国制造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出新要求和挑战近年来,国家不断 加大调结构、去产能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行,企业发展 的外部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造成了企业间竞争加剧,市场经营环境更加艰难 在严峻的经营形势下,通过构建本体盈利模型,让数据说话,成为一种必然选择2. 构建本体盈利模型的必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本体盈利模型,能让企业管理层清楚的掌握公司的边际收益 成本费用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是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建立 科学合理的本体盈利模型,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揭示各种因素对产品成本升降 的影响,充分挖掘和动员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让员工感知经营压力,为提 高企业经营效益提供了一种新的数量分析方法。

3. 本量利分析及盈利模型构建与分析3.1 本量利分析原理本量利分析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 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 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3.2盈利模型构建与分析“盈利模型”运用本量利分析的原理、方法并结合企业情况进行改进、完善 最终构建一种新型分析模型它从边际收益、总费用、薪酬总额三大结构成本入 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获得更多的边际收益,努力降低总费用,实现企 业盈利能力改善3.2.1公式本体盈利模型公式:工「二'山-F>0工山代表企业产品销售边际收益和营业外收益总和;边际收益为:不含税售 价一料费(含外部加工费)一动能费y 4i一 代表费用的总和F代表可支配薪酬总和边际收益总和一费用总和一薪酬总额>03.2.2基本假设盈利模型中的参量是边际收益和营业外收益(作为正的),总费用、薪酬总 额(作为负的),三者关系如下:第一,三者都是一个变量;第二,总费用、薪酬总额分为固定成本(与经营量无关)和变动成本当然 固定成本总额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它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 定的,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企业计算利润情况首先将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期间费、税金中的各个成 本项目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 包含原材料、动能费、修理费、生产用工具费、按产品数量结算的物流搬到费、 差旅费、办公费、与收入相关的印花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按工时结算的员 工薪酬等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包含岗位薪酬、房屋设 备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取暖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因此,提升企业盈利 能力,就需要从制度激励、开源增收、持续提质增效降低变动成本等方面着手4. 主要实施方法4.1 将模型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本着精细化管理理念和原则,在策划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方案过程中,从顶层 设计出发,统筹安排,根据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设置三级纵向指标体系一级指 标体系主要是指公司级的指标,如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总资产收益率等;二 级指标是指部室、车间层级的指标,包括公司分解的指标和系统管理分解的指标 作为单位内部指标的归集;三级指标是指班组指标,按照精细化理念,班组层级 指标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4.2 建立两大指标体系建立包含经营绩效与发展指标、管理品质与效率指标两项指标内容的指标体 系,每类指标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

经营业绩指标主要包括公司营业收入、市场 订单、新产品研发、成本费用等提质指标主要是提升管理能力出效率的指标, 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各业务系统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是控制加班频次、加班人员 设备使用能耗等4.3 构建考评制度体系,确保绩效管理走深走实完善组织绩效管理体系,强制严肃指标考核出台并建立月度绩效考评制度 对料费、动能费实施月度考核,将完成情况与生产单位负责人绩效薪酬进行挂钩 扎实开展业绩评价和指标跟进,绩效激励力度不减,确保各层级积极性,不断推 动绩效管理走深走细走实5. 结束语本文通过探索构建企业本量利分析盈利模型,对模型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阐 述,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探索,促进国内制造企业的毛利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得 到改善参考文献:〔1〕刘小杏. 本量利分析模型的扩展与应用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2015〔2〕黄宏勤. 浅谈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运用[J]. 科技经济市场,2012〔3〕汪竹义.企业盈亏平衡分析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