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域/中药项目集体合同管理分析中药项目集体合同管理分析xx有限公司目录一、 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期限 3二、 集体合同的内容 3三、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 9四、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 13五、 工伤事故分类 14六、 工伤保险责任 16七、 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 17八、 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18九、 产业环境分析 22十、 中药行业概况 23十一、 必要性分析 25十二、 项目基本情况 25十三、 公司概况 32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3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33十四、 经济收益分析 3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2十五、 项目规划进度 4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43一、 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期限(一)集体合同的形式根据《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为法定要式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形式的集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集体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主件和附件主件是综合性集体合同,其内容涵盖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附件是专项集体合同,是就劳动关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事项签订的专项协议现阶段,我国法定集体合同的附件主要是工资协议。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规定,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二)集体合同的期限集体合同均为定期集体合同,我国劳动立法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为1-3年企业订立集体合同可以在1-3年中确定适合本企业的集体合同期限期限过短,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而且加大集体协商的成本;期限过长,不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不利于劳动权益的保障在集体合同的期限内,双方可以根据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对集体合同进行修订二、 集体合同的内容我国《劳动法》对集体合同的内容作了不完全的列举性规定,《集体合同的规定》则将集体合同可以具备的事项列举规定了15项由于企业的情况,包括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的状况、管理水平千差万别,以及我国《劳动法》对集体合同的内容没有具体要求,所以,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推荐集体合同的标准文本通常情况下,集体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等项条款上述条款同时也可以作为劳动合同内容的基础,指导劳动合同的协商与订立,或直接作为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条件标准条款在集体合同内容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内具有法律效力上述标准不得低于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标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1、劳动报酬1)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2)工资支付办法3)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4)工资调整办法5)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6)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7)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2、工作时间1)工时制度2)加班加点办法3)特殊工种的工作时间4)劳动定额标准3、休息休假1)日休息时间、周休息日安排、年休假办法2)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职工的休息休假3)其他假期4、劳动安全卫生1)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2)劳动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3)安全操作规程4)劳保用品发放标准5)定期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体检5、补充保险和福利1)补充保险的种类、范围2)基本福利制度和福利设施3)医疗期延长及其待遇(4)职工亲属福利制度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1)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2)女职工的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3)女职工、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4)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登记制度7、职业技能培训。
1)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规划及年度计划2)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提取和使用3)保障和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的措施8、劳动合同管理1)劳动合同签订时间(2)确定劳动合同期限的条件3)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续订的一般原则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4)试用期的条件和期限9、奖惩1)劳动纪律2)考核奖惩制度3)奖惩程序10、裁员1)裁员的方案2)裁员的程序3)裁员的实施办法和补偿标准前述集体合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劳动条件的所有部分,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协商单位协商订立集体合同时都要包括上述内容二)一般性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的有关规则,包括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条款解释、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内容三)过渡性规定包括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内容四)其他规定此项条款通常作为劳动条件标准的补充条款,规定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间应当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此类规定一般不能作为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是作为签约方的义务而存在随着设定目标的实现而终止例如,规定建成某项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程或设施,建设、改善或完成某些福利设施等至于集体合同可否规定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如成本、盈利、产量等目标,目前在我国集体合同的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坚持认为,在集体合同的内容中,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应作为组成部分规定生产经营目标,有利于促进工会和劳动者与企业共保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强化劳动者的责任心,使劳动者服从管理、遵守劳动纪律,有利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其理由是:第一,规定生产经营目标,超越了劳动者的义务范围劳动者的义务是履行劳动合同、遵守劳动纪律、完成岗位职责、提高技能等;工会的义务是教育劳动者忠实地履行劳动合同等生产经营目标虽然与劳动直接相关,但主要取决于生产经营决策、管理指挥、市场条件等因素生产经营决策及管理权由所有者和经营者行使,利益和风险也由其享有和承担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责任应由所有者和经营者承担,而不应是劳动者和工会的义务,否则与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相悖第二,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具有不确定性,而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标准则是确定的若生产经营目标作为劳动者和工会的义务而存在,生产经营目标未实现或未能完全实现,也就意味着劳动者的利益目标可以不实现或不完全实现这显然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三、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如下1)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2)员工招收录用条件、招工简章、劳动合同草案、有关专项协议草案审批权限的确定3)员工招收录用计划的审批、执行权限的划分4)劳动合同续订、变更、解除事项的审批办法试用期考察办法5)应聘人员相关材料保存办法6)集体合同草案的拟订、协商程序7)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人员的档案移交办法、程序8)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修改、废止的程序等2、劳动纪律劳动纪律是企业依法制定的,全体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每位员工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质量、方法、程序和有关规程的统一规则要求履行自己的劳动义务,保持全体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联系方式的规范化,以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1)其主要内容如下①时间规则作息时间、考勤办法、请假程序、办法等②组织规则企业各直线部门、职能部门或各组成部分及各类层级权责结构之间的指挥、服从、接受监督、保守商业秘密等规定③岗位规则劳动任务、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职业道德等④协作规则工种、工序、岗位之间的关系,上下层次之间的连接、配合等规则⑤品行规则言语、着装、用餐、行走、礼节等规则⑥其他规则2)制定劳动纪律,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劳动纪律的内容必须合法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约束劳动者的行为,不能侵犯劳动者的人格尊严,不得非法限制和剥夺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不得强迫劳动,对于违纪员工的处罚不能超过规则以外的措施劳动纪律的内容应当全面约束管理行为和劳动行为,应当全面规定工作纪律、组织纪律、技术纪律,使各种岗位的行为与职责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可究图标准一致行为模式标准应当一致,纪律的执行应当宽严一致,各类管理行为、劳动行为应当受到同等的约束劳动纪律应当结构完整劳动纪律作为一种规范,应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适用条件、行为模式标准、奖惩程序、措施与责任应当明确规定3、劳动定员定额规则1)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编制定员规则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机构的设置和配备各类人员的数量界限。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以外,企业按照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自主决定内部机构的设立、调整、撤并和人员配备劳动定额规则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企业制定的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工作所需要的劳动消耗量标准,分为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类劳动定员定额与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工时和职业稳定性2)制定劳动定员定额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确定定员水平,应执行适合本企业的技术组织条件的定员标准,对于强制性定员标准应严格执行,并严格履行定员制定程序②制定劳动定额的技术组织条件必须是企业现有的或是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企业可以提供的条件,不能超过这种约定条件的劳动定额标准③劳动定额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应当以法定工作时间为限,并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④制定、修订劳动定员定额的程序必须合法4、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劳动岗位规范是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职责任务和生产手段的特点对上岗员工提出的客观要求的综合规定在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劳动过程中,劳动岗位规范是安排员工上岗、签订上岗协议和对员工进行岗位考核的依据和尺度,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生产技术规定、上岗标准等5、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6、其他制度包括工资制度、福利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这些制度都与协调劳动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反映着劳动关系的实质内容四、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在本单位实施的,为协调劳动关系并使之稳定运行,合理组织劳动,进行劳动管理而制定的办法、规定的总称用人单位制定并实施内部劳动规则是其行使经营管理权和用工权的主要方式,发挥着用人单位内部强制性规范的功能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制定重要的管理制度是公司的权力,是董事会和经理的职责制定、实施内部劳动规则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对国家和用人单位财产投资者的义务在劳动关系的运行当中,劳动者处于被指挥和管理的从属地位,其权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