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第一中学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前 言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广义的学校文化是包含着物质文化(实体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文化)三个层面的复合体其中理念文化是核心,是学校和学校文化发展的方向性保证和决定性因素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共有信念,她可以将学校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提升为学校特有的文化,从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我校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师生兢兢业业、不懈努力,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积淀了丰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为使学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实现全体师生更高品位的幸福追求,校领导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对学校传统文化的优质要素进行了整合提升,充实了新的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具一中特色的学校理念文化系统第一部分 基本理念【核心理念】1.定义:核心理念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学校文化理念系统的灵魂2.鹿泉市第一中学的核心理念是:和合 铸新3.阐释:和合:和,就是和谐、协调;合,就是融合、合作。
“和合”即天人合一,人和心合这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铸新:指铸造、创造新的辉煌,推陈出新和合铸新”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既是学校的优良传统,也是学校未来的追求,更是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从而获得人生幸福的首要条件无论天道、人道,只有顺应规律才会和谐共生,而制度是“人道” 文化的结晶,是规律的固化因此,学校注重以严格的制度管理规范学校全体成员的一切行为,以严促和、以严护和,以严养和;同时以“五心”(诚心、热心、爱心、孝心、责任心)作为与周围人与物和谐共生的基本素养,作为和谐文化的有力支撑,营造“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只有和谐共生的关系,才能减少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物质的、精神的资源浪费,使其得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融合为一个整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巨大的合力,从而形成所向披靡的战斗力这是一种境界,也是“铸新”的基础创新是万物生命力所在,不创新就意味着“老化衰亡”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才能铸造新的辉煌,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最高幸福.过去,我校把握时机、抢占先机,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有开拓性的发展;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优良传统,挖掘学校的发展潜能,寻找机遇,创造机遇,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凸显差异、展现特色,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让学校变得更好。
总之,只有让师生在团结友爱,精诚合作、和谐发展的氛围中工作、学习、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大家的创造潜能,在创新中体验学习和奉献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幸福学校精神】1.定义: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提炼的、被学校全体成员认同的精神支柱,它对学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2.鹿泉市第一中学的学校精神是:和衷共济 攀登不止3.阐释:和衷共济:和衷共济指“同心协力,克服困难”这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我校通过倡导人和心合,上下团结一心,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了优势力量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燃起了全体师生的工作激情和学习热情,促使全校形成了合作共进的文化氛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育人成绩攀登不止:攀登不止有一往无前的果敢,自我超越的勇气,蕴藏着坚韧不懈的力量和永不自满的精神,成为了全体师生的共同品格首先,我们要敢为人先,把握时代脉搏,在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中锐意进取其次,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提升自我教师教学自我加压,求新求变,合作精进;学生学习不畏困难,勇攀高峰学校只有秉承锲而不舍的奋进精神,才能永葆昂扬的斗志,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事实证明,唯有攀登不止,才会辉煌无限。
和衷共济,攀登不止”如今已经成为了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支柱,以及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团结合作,把握主动权,不断攀登,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校 训】1.定义:校训是指长期办学形成的、对学校全体成员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基本理念,它能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2.鹿泉市第一中学的校训是:厚德砺志 博学日新3.阐释:厚德砺志:厚德,语出《易传·象上》:“君子以厚德载物”,指人应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宽阔的胸襟德为人立世之基,处世之本但敦厚品行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不弃小善,不为小恶,始终以宽厚仁德之心待人处世,日积月累,以成就深厚的道德修养 “砺志”,出自班固《白虎通·谏诤》:“砺志忘生”,意即磨砺意志指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以顽强的意志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有信念、有韧性,提高抗击打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乐观面对生活将“厚德砺志”引为校训,体现了我校广大师生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坚持磨砺意志,完善人格,力求做到--遇到挫折不言败,身处逆境不自弃,获得成功不自满,开拓创新不止步博学日新: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即广泛地猎取知识,同时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如此,才能广揽学识,兼容并包,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日日更新,不断发展师生要有不断超越自己、挑战高峰的气度,以日进一步要求自己,持之以恒,最终实现博学的目标将“博学日新”引为校训,旨在倡导全体师生重视日常的学识积累,加强文化涵养积淀,博学多才,并且求新求变,不断达到新境界厚德砺志,博学日新”的校训,与“和合铸新”的学校核心理念相一致,体现了学校高度重视师生德、智修养以促进和谐校园的营造同时,学校不断磨砺意志,开拓创新,日有所进,完美地呈现了攀登不止的超越精神校 风】1.定义: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及在学业探索中所形成的风气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和管理特色2.鹿泉市第一中学的校风是:唯严唯实 求精求新3.阐释:唯严唯实:唯严,指严谨、严格体现为,学校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保障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教师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学生品德修养,严把学习质量关;学生严于律己,勇于挑战自己,在一点一滴中养成良好习惯唯实,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作风。
具体而言,即学校管理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注重实效;教师全心全意、踏踏实实育人,善于因材施教;学生勇于正视自己,扎实学习,提升素质唯严唯实”是我校几十年办学历程的真实写照,也表明今后上下团结一心,立志有恒,以唯严唯实的行事风格和信念,推动学校快速发展求精求新:求:追求;精,即完美、最好之意,包括精心、精进、精细、精美指学校精心管理,细致高效;教师精心施教,培育英才;学生精于学业,创造精彩人生求精,体现了学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办学原则和境界新,指创新,日新创新是时代的精义,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学校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求精还是求新,都不是一个静态的片断,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力、逐步完善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求精求新”唯有如此,才能日日有新,精华才能得以积淀,学校才能持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教风】1.定义: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2.鹿泉市第一中学的教风是:亦师亦生 教学相长3.阐释:亦师亦生:意思是既当老师也当学生这是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也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更是教师未来的作风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师生是业务上的研究者、合作者;教师在学生成长中要当好示范者、引领者。
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将教学这一职业作为事业用心“经营”;对待学生尽心尽力,将知识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达到“蜡炬成灰终无悔”的境界;同时真正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学相长:即教和学两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语出《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教育经验和原则,首先为孔子所倡导,影响深远,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我校教师既要严谨、敬业,以民主、平等的作风对待学生,善于引领学生,同时,教师之间又要相互切磋,加强合作,注意从教中学,虚心汲取学生的长处,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自身智能体系教与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学风】1.定义:学风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它同样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2.鹿泉市第一中学的学风是:书香蕴乐 学思成习3.阐释:书香蕴乐:知识散发馨香,书趣引人入胜学生树立科学美、知识美的价值观,以科学知识独有的“芳香”感染和愉悦学生,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使学习趣味无穷;学生求知、乐知的高度自觉和热情,彰显了学校以书香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育人法宝。
书籍是使人进步的阶梯,博学可以“日新”,可以“厚德砺志”中学时代是知识积累和人生奠基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定会终身快乐幸福学思成习:《论语·为政》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关系之密切学为基,用以纳新,唯有如此知识才能广博丰厚;思为升,用以求真,唯有如此思想才能持正深刻学与思,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我校大力倡导学思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具有持久的影响和力量学生应当在平时多学多思,日积成习,努力将之培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且进一步将学与思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学校愿景】1.定义:学校愿景是全校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的共同愿景,也是描绘学校长远战略目标的纲领性蓝图,是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2、鹿泉一中的学校愿景是立足师生幸福、培育学生梦想的燕赵名校3.阐释:立足师生幸福:指我校的各项工作都以“师生幸福”为基本立足点,使全体师生都有幸福感幸福感包含两方面,即教师具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做到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感受到融融的关爱,养成健全的品格,积极储备知识和能力,为成人成才奠定基础。
培育学生梦想:这里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我校的社会责任和办学目标高中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基础打得如何,将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善于引导学生,注重培育其个性和特长,使其孕育理想,放飞梦想,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这一发展愿景来源于我们崇高的教育使命感,以及我们立足燕赵大地、走向全国的博大胸怀学校全员将把它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以满怀的豪情、创新的活力、不懈的斗志,一步步把它变为现实【办学策略】1.定义:办学策略是从学校的现实形态中高度概括出来的,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着重实施的策略2.鹿泉市第一中学的办学策略是:优化管理,文化立校;创造机遇,改革兴校;注重培训,教研强校3.阐释:优化管理,文化立校:文化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底蕴,是建设精品名校的保证文化立校指通过统筹规划,提升学校的管理品质,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和生活方式,以实现优化管理的目标文化立校,是高品位、高境界的办学策略,制度管身,文化润心通过文化引领、精神激励、气韵感染、情境熏陶等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达到其它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对于“教师”这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尤其如此实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以精神增强凝聚力,重视协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