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思想汇报 篇一:思想汇报:论文化的重要性 学号: 思想汇报 --论文化的重要性班级:研习一班姓名: 思想汇报 ——论文化的重要性 敬爱的党组织: 我院于20XX年4月2日举行了“第48期马列毛邓研习会开学典礼暨学前动员大会”,在此期间我了解到了马列毛邓研习会的基本知识,是以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通过集中学习和讨论来提高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神圣的组织,所以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争做最优 在此次大会期间让我最有感触的要属王青耀书记的第一课了 他此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国家的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的灵魂,同时也只有灵魂得到了升华这个国家才会强大,这个国家的凝聚力才会更强而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在近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文化是由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心理文化组成。
它是民族的血脉,是立国之魂,是兴国之本 而在如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更加凸显,维护国家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软实力要求更加紧迫而当代中国更是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文化是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20XX年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GDP占比来看,其中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中国仅占3%可以知道越是发达国家其文化产业GDP越高,所以我国更应加快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现今国际背景来看,美国的电影产业,英国的创意产业,德国的出版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影视产业无不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眼球就拿韩国来说:韩国的泡菜文化已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韩流风也已吹向我国青少年群体,追星,去韩国旅游也成为年青人的一种时尚这种文化影响不经打开了韩国的第三产业,也成为韩国经济的一大垫脚石所以说文化建设刻不容缓从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到现在的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我国文化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
现今社会我们要充分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传统的我国古代优秀文化,渗透其在现今社会的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逐步深化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综合国力=硬实力+软实力+协同力;综合国力=文化力x(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科技力+资源力)x协同力从这个式子也可以清楚的知道美国的文化实力例如,美国垄断了全世界近90%的新闻;控制全球媒体新闻系统的30—40家大型跨国公司;美国通过建立强大的文化产业,使其文化的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并利用其在全球扩展的优势,在世界上取得话语霸权,并宣传美国,增强了美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文化 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拥有了中国梦我们继续继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塑造好中国形象我们有理由相信道义制高点=话语权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共同发表一个宣言,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我们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智慧,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文化多样性,创新丰富我们中国文化名片(例如孔子,京剧,汉字,长城,旗袍……)。
做为即将成为中国最新的一批即中坚力量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继承好我们共同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落实和贯彻马克思注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校科学文化知识,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做自己的座右铭,未来以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崇高的文化使命,宽阔的文化视野去发现、创造和宣传,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贡献 此致 敬礼 研习一班 唐远磊 篇二:四篇思想汇报及自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浅析 现代化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 就确立了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现 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回顾这一探索历程,展望这一探索已经 产生和即将产生的深刻影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深化我们对具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认识,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相结合,且现 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与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理论成果,都与中国现代化相关。
一、 致力于以实现 “ 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探索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中国 这样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 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历 史任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 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重成果 首先,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实现 国家的工业化,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二、以建设 “ 富强、民主、文 明”为核心的 “ 中国模 式”的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 产党始终把改革作为重要动力,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逐步形成了 “ 中国模式” “ 中国模式”形成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 论创新的推进基本上是同一过程 ““ 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 式可以概括为: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保 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突出特色;建 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通 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 标: 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 式。
这个模式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的一系列成果 中国要不断完善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必将付出长 时间和艰苦的努力 “中国模式”,决不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的终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还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才能走向完善和成 熟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使我们面临更为复杂的外 部条件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不懈地奋斗, 不断地探索对现代 化 目标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深化和完善, 但唯一不变的是中国 共产党人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 历史潮流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体察和准确把握 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使之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 系的塌新战略生 安排 一、 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远景目标而采取的一 切积极和优良的行为及其成果,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 的先进性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提高全社会的 “ 生态理 性” ,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自然界,用科学的手段 提升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互相提携的和谐关系,达到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境界。
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在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使命之一,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 务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 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 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其表现形式有正 式制度 ( 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和非正式制度 ( 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 可见,生态文明制度是通过 “ 硬” 、“ 软”两个途 径对人们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行为进 行调整,以达到提 高生态文明水平的目的通常人们多认为 “ 制度”是 指那些写出来的硬性规定,但实际上,在调节人们行 为的各种因素中,那些刻在人们心中、成为人的价值 观念的 “ 软性”规则,往往起到更坚定、更持久的作 用 ,这也是我国在治国理政中十分强调 “ 以德治国” 的原因 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刻意义 党的十八大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为 “ 四行 并举”的总体部署之一,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决策 第一,制度建设代表了生态文明的 “ 软实力” 生 态文明建设不等于生态建设如果说生态环境质量代 表了生态文明的 “ 硬件”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制度 则是生态文明的 “ 软实力”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很大的 “ 制度红利” 。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持久和重大的社会改造运 动,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必要的制度创新来调整人们对 于 自然界的行为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水平还不高, 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生态文明制度来调节人们的意 识和行为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仅停留在号召和倡导上,必须落实 到实践行动之中去,这就需要通过比较定型和有效的 制度,提供持久的推动力同时,建设生态文明作为 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部署,必须进行长期奋斗,为了 不使建设生态文明因领导人的更换而出现中断或反 复,必须建立持久有效的制度保障,正如十八大指出 的 “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 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研究 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 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 法规章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制 度建设 、纪律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 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于活动 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 路线。
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 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第二 ,坚 持解放思想,卖事求是 ,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 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加强党的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 形势新任务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 中之重和落脚点,也是各级党委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完成新 使命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专题研究加 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 二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和永恒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可以说, 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执 政地位的巩固,归根到底要靠自身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和实践 的先进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党的先进性是 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形势 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