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编号: 年 级:高一 课 时 数: 2学员姓名: 科目:化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T 硫、氮C 氨、硝酸T 硫酸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知识点 解题方法1. 硫、氮 1. 掌握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氨、硝酸 2. 掌握其性质 3. 硫酸 3. 掌握其化学性质及用途 一、SO2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二、SO2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与水反应:SO2+H2O H2SO3,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结论1:生成了pH<7的酸性物质——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结论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有漂白性[讨论交流] 褪色后的无色溶液加热后为什么又恢复红色?可逆反应:所谓可逆反应,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对可逆反应,要用“可逆号”代替等号作为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讨论交流]分析下列两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2H2O = 2H2↑+O2 ↑ 与 2H2+O2=2H2O是可逆反应吗?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的两个化学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共存,两个化学反应构成了一个对立的统一体1) 符号 “ ”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和生成物2) 在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如亚硫酸溶液中就有H2O、SO2和亚硫酸等分子2.漂白性:SO2具有漂白作用:但漂白后的新物质不稳定,易分解,从而恢复原来的颜色(可用于检验SO2的存在)学过的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是否相同?[归纳整理]活性炭、过氧化氢、过氧化钠、次氯酸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当加热时,溶液又重新变成红色归纳漂白的三种原理:(1)吸附有机色素而褪色,如活性炭吸附红墨水2)与有机色素化合而褪色,如SO2与品红(可逆)。
3)氧化剂氧化有机色素而褪色,如HClO、Na2O2、H2O2、O3等(不可逆)3.还原性 2SO2 + O2 2SO3 2H2O + SO2 + Cl2 = H2SO4 + 2HCl[讨论交流] 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可做漂白剂,若用两者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一起漂白一种有色物质时,漂白效果会( ) A. 增强 B. 不变 C. 减弱 D. 难确定4.二氧化硫跟碱反应: (酸性氧化物)SO2 + Ca(OH)2 = CaSO3↓+ H2O CaSO3 + SO2 + H2O = Ca(HSO3)2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是二氧化硫5.二氧化硫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SO2 + CaO = CaSO3无色固体,熔点(16.8℃),沸点(44.8℃ )都很低化学性质:三氧化硫——(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SO3+ H2O=H2SO4 (放出大量热)三氧化硫跟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SO3 + Ca(OH)2 = CaSO4+ H2O SO3 + CaO = CaSO4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的小,不易溶于水2.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硫化氢的可燃性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3.硫化氢的毒性:1、N2 + O2 ===== 2NONO:物理性质: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化学性质:2NO + O2 = 2NO2 (红棕色)NO2:物理性质:红棕色,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工业生产硝酸的反应) 3NO2 + H2O = 2HNO3 + NO 2、俗语说“雷雨发庄稼”,原因是打雷时,在闪电的作用下,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NO,NO和O2生成NO2,NO2和雨水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流入土壤,做了氮肥放电有关化学方程式:N2 + O2 ==== 2NO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NO2 和 O2 混和气体溶于水的反应:4NO2 + O2 + 2H2O = 4HNO33、SO2、NO2对大气的污染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形成降水的不正常酸性的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1.写出N2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雷雨发庄稼”原理的第一步,其它过程及反应是 2.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一氧化氮3.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3:1 B.1:3 C.1:2 D.2:15.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白色垃圾;②潮汐;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空洞;⑥可吸入颗粒物⑦赤潮;⑧绿色化学A.①⑦ B.②⑤ C.②⑧ D.⑦⑧一.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喷泉实验: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a.氨极易溶于水b.氨水显碱性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a.干燥的烧瓶;b.瓶内压强减小二.化学性质Ⅰ、NH3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4++OH-思考1:如果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氨气,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因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弱碱性思考二:将氨气通入滴有酚酞的的蒸馏水中,观察现象;再加热该试管,观察现象。
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试液变红——溶液显碱性;加热后溶液又变无色——氨水不稳定,受热分解Ⅱ、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3·H2ONH3↑+ H2O思考交流:1、氨水中的粒子有哪些?液氨与氨水是否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种物质)2、如何检验氨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氨气)3、把一瓶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有何现象?(久置则浓度变小——挥发性)Ⅲ、NH3与酸的反应——生成铵盐氨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如:HCl、H2SO4、HNO3产生大量白烟NH3+HCl=NH4Cl(白烟)1、写出氨气与硫酸、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下列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A、氨气 B、氯气 C、氧气Ⅳ、NH3与氧气的反应(催化剂,加热):4NH3+5O24NO+6H2O理解低价态氮——氨的还原性三、铵盐由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铵盐的性质:1.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1)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NH3↑+H2O 微热强热 加热 (2)受热易发生分解反应(NH4)2CO32NH3↑+CO2↑+H2ONH4ClNH3↑+HCl↑如何检验一种无色液体里是否含有铵根离子?写出离子方程式:加强碱溶液,加热,看能否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4++OH-=NH3↑+H2O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用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制备氨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装置:固 + 固 气(类似实验室制氧气装置)收集:向下排空气法干燥:碱石灰一、硫酸1.浓硫酸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2..特性:吸水性、脱水性(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分别滴在蓝色石蕊试纸和棉花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棉花先变黄再变黑,最后变成洞(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棉花变黑,这黑色物质是炭,浓硫酸使它们逐渐变黑的现象称为“炭化” 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是浓H2SO4酸性和脱水性的体现2)蔗糖与浓H2SO4的反应:浓硫酸的脱水性蔗糖遇浓H2SO4炭化,生成黑色物质体积膨胀为疏松多孔状,说明有气体产生,那么气体是哪一种,如何形成的?这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稀硫酸是否也如此?(3)强氧化性浓硫酸能与非金属及化合物反应与碳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与硫反应:S+2H2SO4(浓)3SO2↑+2H2O1. 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HCl气体2.(1)在O2、H2、CO、CO2、Cl2、HCl、SO2 、N2中,可以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蔗糖上滴两滴浓硫酸,会发现浓硫酸周围的蔗糖逐渐变黑这说明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过一会还会发现产生大量泡沫,好象“泡沫面包”,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产生,发生这一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浓硫酸蘸在皮肤上,应先用_________,再_________,最后涂上少量的_________3.下列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稀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4.下列反应中,既能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又能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是A.C和浓硫酸 B.Cu和浓H2SO4 C.蔗糖和浓硫酸 D.H2S和浓H2SO45.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新工人违反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
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6. 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加酚酞试液 B.与铜片作用 C.加BaCl2溶液和硝酸 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二、硝酸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