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经验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借鉴国外经验,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养殖业排泄物,形成生物有机肥料产业,改良土壤,提升整体食品安全水平,实现生态循环农业日本的有关情况:1.提高国民环境保护意识,通 过立法控制和治理农业污染昭和 40 年(1965)以后,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农业污染日趋严重,日本政府早在昭和 42 年(1967 年)8 月 3 日,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这一法律指定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振动,地基沉降,恶臭为 7 大公害,必须加以制止而后在昭和 45 年(1970)又相继出台了《水质污染防止法》和《废弃物处理法》以及《恶臭防止法》规定了污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标准,并且规定将家禽粪便视为农业产业废弃物必须通过发酵处理日本政府在总结经济发展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经验基础上 1993 年(平成 5 年)正式颁布了《环境基本法》以及在此基本法基础上的相关法律2.将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作为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基本方针日本在基本完成了治理和控制农业污染的基础上,1999 年(平成 11 年)7 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相关法律,即《导入持续高效农业生产方式促进法》和《家禽排泄物资源化处理利用促进法》,也称为环境农业新法。
持续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指三个方面技术应用:1.有效地改良土壤的有机质资材的施用技术2.也是肥料施用技术,能够减少化学合成肥料施用量的高效肥料的施用技术3.能够减少化学合成农药使用量的农药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实施,减少环境负荷,以 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目标 日本《家禽排泄物资源化处理利用促进法》规定饲养牛 10 头以上、猪 100 头以上、鸡 2000 只以上、马 10 头以上的养殖户,必须 建立家禽粪尿的专门处理设施,必须建设混凝土设施或不渗透的材料构筑的蓄凝槽;未经资源化处理的粪便,不得污染土壤和水源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法令限期必须达到标准 为了达到标准,国家对有机肥料资源化转化设施给与适当补贴和专项融资,三年减免部分税收,以支援资源化处理1.用有益多功能复合菌群处理养殖业排泄物转化成生物有机肥料有益多功能复合菌群技术替代单一菌种技术成为世界农用微生物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避免污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立法规定:养殖业排泄物未经无害化处理不允许移动而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排泄物转化成生物有机肥料,实现无害化,是这些国家养殖业排泄物治理的主要方式这种生物发酵的方式本身不用借助外力,不耗费能源,成本低,具有可以低成本大量处理排泄物的优势自然发酵升温可达 60—80 度,有效杀灭病菌,虫卵,草籽,实现无害化;完全发酵腐熟后,养料均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状态,较之发酵前肥效提高5—10 倍,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生成的代谢产物,如多种抗生素及生长素等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病抗虫能力。
现代高效农业每年需要大量生物有机肥还田,这是数量巨大的养殖业排泄物无害化后的主要应用方向2. 有益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菌群+腐熟的有机肥 创造健康的土壤和植物以日本为例,工厂化腐熟的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化肥,成为农民应用的主要肥料组合,化肥利用率 55%--60%,土壤有机质 5%--6%中国的对比数字化肥利用率 30%,土壤有机质不足 1%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构成,微生物在生命物质能量转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土壤是活的,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每克土壤中存在几亿个--几十亿个微生物,它们在形成土壤及土壤生态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土壤肥力由化学肥力、物理肥力、生物肥力三要素构成;有益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形成腐殖质的过程中改良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消除板结,提高土壤物理肥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改良后的土壤形成有益微生物为主导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提高生物肥力,分解转化肥残药残,土壤的自我 净化能力增强,重茬 问题得到解决;有益微生物与植物形成互补共生关系,分泌生长素、抗生素,促 进根系发达,培育健全作物,减少病虫害;健康的土壤供给全面营养,健康的作物品质提高, 产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