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小学高段学生情绪影响语文阅读质量的实验研究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6KB
约5页
文档ID:467366059
对小学高段学生情绪影响语文阅读质量的实验研究_第1页
1/5

对小学高段学生情绪影响语文阅读质量的实验研究摘要 小学高段时期是学生阅读理解思维形成的关键期,而阅读又与情感紧密相连,本文通过对小学高段学生情绪对语文阅读质量的影响实验,探析语文阅读质量与情绪的关系,并从中获得启示,以期为教师有效教学以及小学高段学生有效阅读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语文阅读;情绪;小学高段学生引言 小学高段时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正由字词的片段加工转向句段的连续加工时期,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情绪特征亦较为明显,另外,新课标中对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质量上的要求,已有研究表明,阅读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可以假设,情绪对阅读也有较大的影响,探析情绪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找出具体影响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质量,进行有效阅读,最终实现素质教育一、情绪对语文阅读质量的影响研究(一)实验设想与实验目的实验设想:情绪有不同性质及不同强度之分,设想积极情绪有助于小学高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消极性质不利于小学高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中性情绪对小学高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没有影响实验目的:探析情绪对小学高段时期学生语文阅读质量的影响,获得启示,以提高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质量。

二)实验方法被试:福建省XX市XX学五年级X班共70名同学,男同学33名,女同学37名,年龄均在9-11岁之间抽取者为随机抽取,9-11岁之间学生情绪特征较为外露;学生成绩不一,原有阅读理解水平不一实验工具:为两套(标1、2)阅读理解试卷,每套试卷中均有3则阅读材料,8道题目阅读材料难度与新课标中要求持平;每套试卷中均有自评题目,使学生自主判断自己情绪;第1套试卷用于首测,第2套试卷用于第2次测试研究设计: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性质及不同强度的情绪对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质量的影响,故而分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探究不同性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中性情绪)的影响,第二层次探究不同强度(强烈积极情绪/较强积极情绪/较强消极情绪/强烈消极情绪)的影响,其影响主要通过阅读成绩来表现情绪受客观环境影响,随主观心理活动产生,9-11岁学生情绪较为外露,可通过外在刺激以调整其情绪,如奖励奖状、红花,或者批评、惩罚等措施实现三)实验过程第一次检测:不予以任何提示,发放试卷1,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进行批改,以此次成绩为基准成绩情绪诱发:将第一次检测的结果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奇偶部分分别作为表扬组与忽略组,对奇数部分进行表扬,予以积极情绪;对偶数部分进行忽略,简要说明其成绩不令人满意。

其中奇数部分随机抽取10名同学发放奖状,偶数部分也随机抽取10名同学进行点名,指出其成绩未达到应有水平,当收到批评第二次检测:发放试卷2,同样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但此次需使学生在试卷上勾选自评项目,标明自己情绪,再将试卷2批改,与试卷1成绩对比,分析情绪与成绩的关系,即情绪与阅读质量的关系二、实验分析与结果(一)实验分析确定情绪状态:因为情绪诱发并不一定能对每一位同学的情绪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对被测试学生进行筛选,确定受到影响的同学的情绪状态确定情绪状态所采用的方法为“五段式划分方法”:首先,以被测试同学对自己情绪的自评分数进行计算,取其平均数为依据,接着确定不同强度情绪(强烈积极情绪/较强积极情绪/较强消极情绪/强烈消极情绪)在各部分所占的比,分别为13%、23%、27%、23%与14%,接着通过分数的变化情况,确定处于不同情绪状态的同学数据分析:单因素方差法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两次测试的总分,以差异度来判定影响的大小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 两次测试数据对比第一次测试第二次测试强烈积极情绪组2.3137士0.92662.9634士1.1846较强积极情绪组2.4002土1.2.732.8354士1.2124中性情绪组2.1530士3.25953.2595士1.3225较强消极情绪组2.4566士1.07412.7063土1.2029强烈消极情绪组2.7136士1.97512.7512士1.6353(二)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强烈积极情绪组前后两次测试成绩差异显著;其次较强积极情绪组差异较大;再次差异较大的为较强消极情绪组;接着为中性情绪组;最后为强烈消极情绪组。

实验结果:积极情绪对小学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有积极影响,但是起伏较大;中性情绪组与较强消极情绪组的情绪对小学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影响较小;强烈消极情绪组对小学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的影响最小以上研究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强烈消极情绪组,第一次测试时该组学生的成绩本就较低,阅读质量本就较差,本文研究已经较大的降低了这种偏差三、实验启示(一)重视学生情绪引导 小学高段学生的情绪对其语文阅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相应的对该学生的整体学习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积极的情绪可能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最终获得知识的提升、人格的健全,消极的情绪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久下来使成绩一落千丈,或选择“破罐子破摔”,形成悲观的人生态度我国小学高段的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多关注“小升初”的结果,而忽略学生情绪的变化,不注重对学生情绪的引导,最终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而教师在教学之时,应当重视对学生情绪的引导,促进其全面发展调控情绪发挥教学效果 小学高段学生处于情绪较为外露的阶段,学生的积极情绪与消极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诱发,在教师日常教学之中,当发现学生情绪消极之时,可以适当的表扬,以增加其积极情绪,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当然,当学生出现骄傲自满情绪之时,可以予以抑制,最终使其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性格三)教导学生情绪调节情绪是可以调节的,作为小学高段的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等尚且不够成熟,客观环境的变化很容易诱导其情绪的变化,继而影响到学习质量,不单单只是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教师应当教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采用正确的情绪调节策略,增加学习的动机,从而培养终身学习的动力结论本文是对小学高段学生情绪影响语文阅读质量的研究,通过实验探析学生情绪对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质量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继而依据结论得出重视学生情绪引导、调控情绪发挥教学效果以及教导学生情绪调节三点启示,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应对环境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参考文献[1]丁念友.不同智力水平与情绪状态对初中学生认知操作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4):6-10.[2]韩映红.中小学生快速阅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心理科徽2014(6):1125-1126.[3]廉洁.制约学习策略的学习者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8).2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