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 10 例误诊【关键词】结肠肿瘤;阑尾炎,急性;误诊 1 临床资料 本院外科 1984 06/2005 12收治的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10(男 6,女 4)例,年龄 28~85(平均 56.5)岁. 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 7 例,持续性下腹痛 3 例,伴恶心、呕吐 6 例,发热、腹泻 2 例.右下腹触及包块 3 例.近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消瘦乏力2 例.B 超检查发现右下腹有不均质暗区,周边肠腔扩张 2 例.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 7 例,阑尾周围脓肿 3 例.本组均因诊断急性阑尾炎,阑尾炎周围脓肿而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阑尾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其中单纯性阑尾炎 2 例,化脓性阑尾炎 3 例,坏疽性阑尾炎 2例. 肿瘤与阑尾炎并存而行一期右半肠结肠切除 7 例. 手术切口行右侧探腹切口 2 例,麦氏切口 5 例,术中发现肿瘤并存麦氏切口改右侧探腹切口完成手术.肿瘤位于回盲部 5 例,升结肠 2 例,结肠肝曲 1例.2 例均因右下腹疼痛、压痛,并可扪及炎性包块,诊断阑尾脓肿,术中发现回盲部僵硬,块速冰冻切片,病切报告为粘液腺癌,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1 例术后出院腹部隐痛持续存在,大便次数增多伴有粘液,术后 1mo 发现不全性肠梗阻,经行钡灌肠 X 线摄片,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肝曲癌.10 例均为腺癌, Dukes 分期为 B 期6 例,C 期 4 例.7 例已有淋巴结转移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 2 例,切口脂肪液化 1 例,均经换药愈合. 术后并发盆腔脓肿 1 例,经保守治疗而愈 .6 例患者完成 6 个疗程的化疗,化疗用药 5 Fu,ADM,CF.术后生存期为 3 年 2 例,4.5年 1 例,6 和 7 年各 1 例.1 例术后口服 FT 207,200mg/ 次,3 次/d,口服 2mo,休息 2mo,存活 12 年仍健在.存活 2 年 1 例(死于意外创伤) ,其他患者失访. 2 讨论 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2].①由于回盲部或右半结肠癌与浸润回盲辨或阑尾,导致肠腔梗阻,压力升高,引流不畅.②肿瘤的生长,阑尾腔狭窄或梗阻,直接压迫导致淋巴或血液受阻,影响血运.③肿瘤引起肠梗阻,影响阑尾的正常引流,导致阑尾炎症反应或者癌肿坏死并感染.以上因素已在临床上得到证实. 有报道认为急性阑尾炎看成是结肠癌的一个临床征象[3]. 根据我们的经验:结肠癌误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时,多以后者的症状体征为主,往往有典型的转移性下腹病,右下腹压痛,病情比较急,接诊者往往低年资医生,对病史采集和分析不够全面,体检不仔细,忽视术前必要的辅助检查;其中有 2 例盲肠癌并存阑尾炎,如果术前仔细检查或许可触及肿块.B 超目前在基层医院普及,术前常规 B 超检查,对排除阑尾炎以外可能存在肿瘤病变有帮助.②对结肠癌可能导致急性阑尾炎认识不足.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既是结肠癌的一种临床表现,又有二者并存的可能[4] ,缺乏对中年以上的患者易并发结肠癌的警惕性.③大多数手3术切口采用麦氏切口,限制了结肠的显露和探查.对急性阑尾炎不很典型或术前可扪及包块的病例宜采用腹部直切口,避免麦氏切口在术中再改为腹部直切口的教训.对术后仍有腹痛患者,或出现一些并发症应认真分析,不能轻易归咎于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残余炎症解释,必要的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本组 1 例术后延误 2mo 引以教训.④阑尾切除时,凡术中发现难以阑尾炎可解释的症状时,一定要详细探查阑尾周围脏器管及有关结肠作为常规[4]. 本组术中 2 例发现升结肠有扩张、水肿,壁略僵硬,经探查是升结肠有瘤样肿块,病切报告腺癌. 【参考文献】 [1]郁宝铭. 结肠肿瘤[ A]//吴阶平,裘德祖.黄家驷外科学(中册) [M].6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31-1141. [2]宋渂,宋述仁. 急性阑尾炎与大肠癌[J].普外临床,1994,9(1):27-29. [3]姚新楚. 结肠癌并存或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9 例报告[J ]. 浙江临床医学,2003,5(3):226. [4]周宏建. 右关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18 例分析[J].腹部外科,2007,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