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版式设计概述,学习目标,学习中西方版式设计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当代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和设计原则,从而增强对版式设计的理论理解和感性认知重难点,#,理清版式设计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流派,了解各流派的风格特征,使学生能对各种版式作品分别归类,并能中古为今用第一节,版式设计的概念,当今世界,版式设计被广泛地应用于报纸、杂志、书籍、招贴、包装、企业形象、网页和多媒体等平面、影像设计领域,它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界面之一版式设计也叫版面设计、编排设计,是在有限的二维版面空间里,按照一定视觉传达内容的需要和审美的规律,结合平面设计的具体特点,将各种文字、图形、色彩、符号及其它视觉形象加以组合排列而进行表现的一种视觉传达设计形式优秀的版式设计能调动受众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内容传达的有效性和艺术性(图1-1,图1-2)图,1-1,,吕敬人为杉浦康平的作品设计的书籍装帧,通过传统元素的设计组合,产生浓郁的东方风格,图,1-2,,运用中国传统书籍装帧样式和版式设计风格做的书籍装帧设计,第二节、版式设计的演变过程,一、中国古代版式设计演变,1、中国古代书写载体的演变,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籍”形式,其开创了从右手竖排的汉字特有的书写排版方式,字与字之间的密度约为半个或三分之一个字的大小,行距为1-2个字距左右。
图1-3)金文亦称铭文、钟鼎文,铸于殷周青铜器之上文字从右手起始,竖排,间距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定(图1-4)图,1-3,兽骨卜辞(约公元前,1200,年),图,1-4,周代青铜鼎及其铭文拓片(约公元前,800,年),石刻文字笔画规整,字距与行距并无太大的差距,纵向与横向较为均匀(图1-5)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图1-6)帛书,出现于战国,有折叠和卷轴两种形式,沿用简牍的书写规律它易于携带、轻便,但昂贵,易损坏,难保存它为后人对书写材料乃至新型版式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历史传承依据(图1-7)用纸写的卷轴书,也称“卷子”,盛行于南北朝至唐代南北朝后,书籍的生产即由卷轴装形式推进到册页装形式的新阶段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发展到线装形式,具备了现代书籍的共同形式特点图,1-5,石刻文字,图,1-7,汉 马王堆帛书,图,1-6,东汉长简,中部有四道编绳,可以卷成一卷,2、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方式,1)、卷轴装,唐代的雕版印刷书籍采用卷轴装的装帧方式,将装粘在一起的整幅印刷品或绘画、书法等作品从左向右沿着卷轴卷起成为书卷。
其优点是保存时间久,不易损坏(图1-8)2)、经折装,出现于唐代末年,很多早期的雕版印刷佛经都采用这种样式,称为叶子,又称梵夹装观看查阅方便,但是经常弯折部位易断裂,导致页面损失(图1-9)3)、蝴蝶装,蝴蝶装是将每块雕版印成单独的纸页,从印张中缝处对折、即沿版心的中折线处对折,这样就形成了有字的两个半页内面相对,而没有字的背面两个半页朝外将其书页翻动,形状像舞动的蝴蝶的双翼图1-10)图,1-8,卷轴装(唐代写经纸卷),图,1-9,古代经折装的经书,图,1-10,蝴蝶装样式,4,)、包背装,将印有文字的书页版面沿中线对折,让有字的部分露在外面,没有字的那面朝里,装订时,将散开的书背切齐后用浆糊粘在一起,或者用纸捻订牢,再用厚纸或绢从首页到书背尾页都包封好,因此称为“包背装”(图,1-11,)5,)、线装,线装书籍的方法是将书打孔后,再用丝线或者麻线穿孔装订,仅需在书的前后再加上封面、封底即成线装书的制作效率高且牢固,从明代中叶盛行后一直沿用了几百年,成为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最终固定形式(图,1-12,、图,1-13,)图,1-11,包背装样式,图,1-12,线装书样式,图,1-13 ,绘图阳宅大全,,会文堂书局,,1914,年发行。
典型的木版印刷线订书籍由于这种印刷只能印单面,所以每一页都是对折装订形成双面的3,、中国古代版式设计形式,自明代起,中国的文人喜好在书籍的天头地脚间书写心得,加注批语,故而线装书的形式大多具有版心小,天头、地脚大的特点,意味着书籍版面编排的完工,必须依靠刻字印刷工与读者共同完成中国古籍的版面都具有恬淡悠远的诗韵,其插图与内容在审美意识上有着缜密的统一性、协调性那种清淡、雅致、秀美的风格自始至终贯穿如一,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与总体美学精神,从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图,1-14,、图,1-15,、图,1-16,)图,1-14,明,三才绘图,图,1-15,中国古代印刷书页典型版式,图,1-16,宋刻本,烈女传,插图,讲述孟母断织训子的故事,学习目标,二、西方版式设计演变,1,、西方古代文字和版式设计的演变,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苏美尔人将湿泥做成块状泥版,用木片刻画其上形成具有凹槽的契形文字契形文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是西方最早的编排形式(图,1-17,)古埃及人用纸草做成卷轴,其上绘制象形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版面形式甚为丰富,有人称这一现象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最早依据,其特点在于利用版面已有的区域给予综合布局,图文呼应有序,精美绝伦(图,1-18,)。
欧洲于公元前,2800,年左右,在古希腊的米诺亚文明出现了拼音字母罗马入侵希腊后,将希腊文字改良变成接近今天的拉丁文字母罗马人的书写方式是自左向右的横式排列,其版面编排的字行密度大、字体小,多为对称式,甚为庄严(图,1-19,)这一时期主要书写载体是兽皮,最常见的是昂贵的羊皮纸图,1-17,古巴比伦契形文字,图,1-18,古埃及象形文字,图,1-19,罗马石刻体:刻于墓碑上的罗马石刻体(约公元,1,世纪),12,世纪至,14,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中世纪前期,没有印刷工艺,只有贵族能拥有由手工书写并精美绘制的宗教手抄本书籍晚期欧洲逐步建立造纸业,运用木刻的方法印制多种印刷品,出现了比手写字体更加规范和精细的字体,编排样式更为简洁明快图,1-20,)随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设计了第一本小开本书,版面上大量采用罗马体,采用了横纵方向的几何模式,布局工整,许多方面已接近现代排版方式,并易于阅读,装饰上虽然有罗可可的花哨特点,但并不足以影响简洁的版面功能(图,1-21,)15,世纪,衬线体得到重新发展,并迅速赢得了在拉丁语言中作为标准印刷字体的地位(图,1-22,、图,1-23,)图1-20 中世纪十五世纪欧洲古腾堡活字印刷的整个过程,显示欧洲自15世纪末以来的印刷技术分工和具体的工作情况,图1-21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设计了第一本小开本书,便于人们在工作之余随身携带,图1-22 文艺复兴时期的“加拉蒙”铅字,图1-23 文艺复兴时期-本博体:弗朗切斯科格里佛完成的“本博体”,2,、西方近现代版式设计的主要流派,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新艺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兴起了,“,工艺美术运动,”,,主张恢复中世纪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从自然形态中吸取精华,重视向日本装饰风格学习等一系列实践,力图振兴当时的设计业(图,1-24,、图,1-25,)。
紧随其后的法国,“,新艺术,”,运动,主张完全放弃传统设计,强调自然风格的重要性,同时否认自然界中直线的存在这一流派中具有曲线和植物纹样的作品大量存在(图,1-26,)图1-24 威廉莫里斯与沃尔特克莱因合作设计的呼啸平原的故事书籍扉页图1-25 1883年马克穆多设计的书籍伦斯市教会的封面,图1-26 法国新艺术运动作品,2,)、俄国构成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下,俄国构成主义者在平面设计形式表现语言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平面设计中成功地应用了几何抽象图形和摄影合成手法他们的设计多以数理的、块面的分割为特点,追求非个人化的、机械感的风格(图,1-27,、图,1-28,)3,)、荷兰风格主义,风格派的思想和形式则起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与简化,反对一切表现成分其最大特点在于:将单体几何结构通过一定的形式规则地进行结构组合,而其结构的独立性依旧保持完整,运用横纵直线寻求版面的平衡性,通过数理计算使版面趋于逻辑性、秩序性(图,1-29,、图,1-30,)图,1-27 李西斯基的作品往往只是进行构图上的设计与调整,不用过多装饰,设计的目的是服务于一个明确的主题。
图,1-28,展览海报,李西斯基,,1929,年,图,1-29,荷兰风格派代表人物之一维尔莫斯,胡札设计的平面作品以及,风格,杂志封面,图,1-30,风格,杂志内页,版面通过直线条进行分割,充满理性和现代感,4,)、包豪斯,包豪斯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并将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的探索加以发展,建立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他们主张高度理性,设计形式几何化,强调功能至上和减少主义,非对称的画面,靠版面分割达到均衡图,1-31,、图,1-32,、图,1-33,)图,1-32,郝伯特,迈耶用拼贴的手法为德绍政府所设计的旅游宣传册,图,1-31,为棋盘玩具设计的广告招贴,版式活泼而严谨,由字母构成的直线受到荷兰风格派的影响图,1-33,迈耶设计的包豪斯杂志封面,用较粗的大写字母作为基本元素布满整个版面,红黑灰三色的使用,协调而具有视觉冲击力,5,)、未来主义,未来主义将文字作为视觉传达中的一个组成元素,把版面设计当成绘画作品看待,所有的点、线、面及文字符号都是创作中基本视觉形态的建造材料其版面设计的混乱性,是对抗理性主义设计的开始(图,1-34,、图,1-35,)。
6,)、达达主义,偶然性和随意性是达达主义的创作核心较之于未来主义版式设计,达达主义版式设计更强调拼贴的作用,同时,结合摄影图片进行排版,出现了无规律、自由化的特征(图,1-36,)图,1-34,马里内蒂作品,山,+,川,+,街*杰弗里,,左边描述法国的内容,右边是他访问立体主义画家烈日的内容图,1-35,马里内蒂作品,椅子,,这是一首爱情诗歌,采用数学符号和词组混合的形式构成版面来表现情感,图,1-36,达达海报,西奥,凡,杜斯伯格和库特,施威特,,1922,年,7,)、超现实主义,一战后出现的,“,超现实主义,”,认为,人类自发的、无计划的、突如其来的思想语言比语法、文字更加真实,因为它是思想的真实流露弗洛伊德所揭示的那个直觉、梦幻和潜意识领域的世界就成为他们的探索和追求(图,1-37,、图,1-38,)8,)、国际主义版式设计风格,20,世纪,50,年代在西德和瑞士出现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因其简单明了、传达功能准确的风格迎合了二战后国际交流的需求,很快发展为战后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其特点是力图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具体来讲,是采用方格网作为设计的基础,将版式设计的所有视觉元素,文字、图形、色彩和符号等规范地安排在这个框架之中,字体采用无线字体,颜色较简单,整个版面呈现出整洁明确的特点(图,1-39,)。
图,1-37,约翰,哈特菲尔德于年创作的政治海报,希特勒:一个吞进金钱吐出垃圾的家伙,图,1-38,金特,凯泽于年,由英国布鲁斯音乐家约翰,梅耶的肖像和古老的大树合为一体的音乐会海报设计,图,1-39,瑞士国际平面主义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的作品,十位苏黎世画家,(,zurcher maler,,,1956,年),9,)、纽约平面设计派,二战时期,欧洲的平面设计师大批逃亡美国,刺激了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以纽约平面设计派为代表的美国现代平面版式设计,一方面继承国际主义风格对功能性的注重;另一方面,更强调将平面设计的各个因素综合使用,呈现出视觉效果强烈丰富的表现形式图,1-40,纽约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