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质课声声慢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18KB
约3页
文档ID:389195756
优质课声声慢_第1页
1/3

《声声慢》教案一、导入: 她以平民之身,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还是爱情,她 都不随波,这就使她难免有了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于一身, 尝遍了愁之滋味她积三百年之动荡,积古往今来万般愁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感受她笔下这篇苦难时代的灵魂歌唱二、诵读1、提读2、范读三、整体感知自由朗诵并思考: 这首词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明确】愁四、文本探究作者怎样抒发愁情? 【点拨】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正伤心(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南宋文学家批评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说:“易安秋词《声 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字又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请结合这段评价,讨论 《声声慢》中叠字所包蕴的情感内涵及其递进层次,并联系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 字的修辞作用 P72叠字的作用:(1)增添语言的音乐美(2)加强情感表达 情感内涵及其递进: 【点拨】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 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 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 细察之也。

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 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 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 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 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 戚戚又必居最末也2、间接抒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 事物时,“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示例】(1)梧桐细雨,愁上加愁因秋天梧桐叶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含凄凉之意,常与细雨连用,共抒凄楚悲凉之 情 又逢深秋黄昏之时,惆怅寂寞之味更深,点点滴滴的细雨敲打在梧桐叶上,也敲打在 李清照凄苦寂寞的心上,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却比一愁深2)借酒浇愁,愁更愁 中国的酒文化与愁文化相生相长酒,郁结情义相思的孤独,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寂握 在手中,淌下泪水千千;饮入口中,留下伤痕累累酒入愁肠愁更愁中国人的酒愁文化正 是在借酒消愁的心态上形成并趋向于定型的。

酒,是愁的象征为何说是“淡酒”? 其实并非酒淡,酒力和心愁相比, 心愁太重了, 酒化解不了词人的凄凉和愁苦3)秋风绕愁 古诗词中,常把“秋风”称为“西风”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意象曹操:“秋风萧瑟 天气凉,洪波涌起观沧海)秋风,似乎总是伴着萧瑟与凄凉来临,一种莫名的伤感便悠 然而生,自古逢秋悲寂寥 萧瑟、悲凉、哀愁的象征(4)旧雁添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鸿雁:思归之意雁是候鸟,春秋迁徙,每至此时,大雁奋力飞回故巢,叫声凄厉,往 往牵动游子浓浓的思归之情,词人此时已由北方流落南方词人目送飞过的鸿雁,联想到丈夫在世时二人之间的书信往还,触景生情,鸿雁依旧, 而斯人已逝 “物是人非事事休”,怎不令她肝肠寸断!看到旧时雁,只能使自己平添更多 愁,愁上加愁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5)黄花助愁① 高洁的象征 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苏东坡:“菊残犹有傲霜枝”,赞美菊 花品格高洁及自己的情操② 隐逸的象征 菊花,疏野淡泊,独标傲世,向来备受隐逸之士的喜爱,是他们隐逸之情的象征陶 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 感伤的象征 古代诗词有以花喻美丽女子的习惯,菊花也无例外地成为了诗词借用的对象。

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借满地堆积的菊花衬托自己因愁而憔悴的容颜, 将抽象的“愁”表现出来④ 战斗的象征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 笔下的黄花,一改之前那种悠然淡雅的静态美,呈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 美五、触摸寂寞深处的花冢 愁,是人间心声顺着愁的脉络,我们可以看到杨柳岸边,柳永执手相看时的泪眼婆娑; 可以看到赤壁矶上,苏轼人生失意后的樽酒酹月;可以看到赏心亭中,辛弃疾抚剑拍栏后的 悲情愁绪……被称为''万古愁心”的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哪副愁图最能触动你的愁心?'个场景)添愁、助愁,愁上加愁运用联想、想象,用几十个字描绘诗中的场景 (任选【小结】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二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 愁,却处处惹愁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 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六、“愁”的内涵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此时的感情岂非笔墨所能形容,也许是“一川烟草,满 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许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时的“愁”有 哪些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看看命运在李清照身上烙上了怎样的印痕? 【点拨】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笃厚; 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 前期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 后期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明确】愁的内涵:她一生都被“愁”字所困 早年的“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后期,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这种愁的内涵发生了转变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多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深化多为少,思绪纷繁复杂,欲说还休,戛然而止六、课堂小结: 饮酒寻往事,往事已成空;观雁寻旧识,旧识两相隔;赏花寻芳踪,芳踪无觅处;守窗 寻旧迹,旧迹化戚戚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 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见阶前滴雨;看见长天孤雁、梧桐落叶、黄昏 孤灯即使隔着千年的云涛星河,我们依然能看见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依然能 感受到这个一代“词国皇后”的凄婉与哀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