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40105 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学前教育学专业主要研究入小学前年龄段(0-6 或 7 岁)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及成长、各种形式学前教育组织与活动、不同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本校学前教育学专业本科成立于 1958 年,1987 年始招教育学专业学前教育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6 年获学前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领域和特色方向包括:学前教育经济与政策法学、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儿童国画艺术教育、幼儿园课程与游戏、儿童心理发展等目前,有专业教师 7 名,各类课题近 20 项,科研设备齐全,科研经费充足,并已取得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学前教育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身心健康;具备在各种儿童教育服务、管理、科研、师资培训等领域从事工作的能力三、研究方向简介序 号 研究方向名称 简 介1 学前教育原理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教育的基本规律、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教学设计、国内外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等。
2 学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其包括学前教育经济、学前教育法学与学前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分别从经济学、政策法学和管理学的视角探讨学前教育中的基本问题3 学前儿童课程与游戏 其包括学前儿童艺术、健康、科学、语言和社会五大领域课程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等方面的研究4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内外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属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的交叉学科四、学习年限1.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年限一般为 2-3 年,最长不超过 4 年2.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 2 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3.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于每年十月,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申请表》 ,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4.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提前毕业申请批准后,若不能按其申请的时间毕业的,将按结业办理5.硕士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于每年十月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 ,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6.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在延长学习年限期间,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设置的课程分为 6 类:①学位公共课 ②学位专业课 ③指定选修课 ④任意选修课 ⑤实践环节 ⑥补修课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为 36-38 学分,按17 学时/学分安排教学学位公共课为 9 学分,其中外语 5 学分,科社 2 学分,马列原著(文科)2 学分;学位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学分为 25-27 学分,这部分学分的具体分配,根据其研究方向特点,由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共同商议确定实践环节为 2学分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培养计划中增加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并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六、实践环节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 1 学分教学实践必须面对本专业本科学生,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讲授部分本专业课程,也可以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到托幼机构和相关组织实习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 17 学时,学生要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 。
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 8 次以上,其中 1 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 1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 ,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 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确定合格或不合格这两张表于学位论文答辩前以院系为单位收齐上交到研究生处培养办公室,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该门课程成绩由研究生处负责录入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七、科学研究三年毕业的硕士生不作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署名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2 篇八、学位论文1.本专业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的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制定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表硕士研究生应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本人导师及导师组其他成员要求,完成论文的开题报告、论文检查、论文评阅与答辩等诸项工作2.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选题的内容涉及: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各基本问题;中国幼儿教育经济、管理、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幼儿园课程、教学与游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前儿童的中国国画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等。
对选题的要求: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本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能结合我国幼儿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见解独立,观点明确,提出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数据收集与处理技巧熟练,方法得当;论证充分,言之有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学位论文答辩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九、培养方式与方法1.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采用导师负责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2.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建议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3.导师要管教管导,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研究生的突发事件4.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学位课程应进行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部分外语基础好的学生,经过入学外语后摸底考试达到要求,可以免修免考,成绩按 80 分计算,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按照经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通过规定的考试,其中学位课程考试加权平均成绩必须达到 76 分(含)以上,才能申请学位;选修课原则上也要求考试,考试也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实践环节、开题报告等宜用考查的方式进行。
考试、考查的形式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可以是闭卷、开卷考试,也可以是做课程论文、实验考核等形式,都应有文字档案记录考试成绩达到 60 分者可获得学分,考查成绩按合格、不合格登记,合格者可获得学分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考查未通过者,有两次补考机会:一是随下年级参加正常补考,二是参加毕业补考公共学位课程由研究生处组织考试,其它类课程由各院系组织,仍未通过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其中公共学位课须经研究生处主管领导批准) ,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只能参加毕业补考十、其它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六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简况表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 期 任课教师0003 第一外国语 136 5 1+2 公外系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 34 2 1 理论课 部学位公共课 104104010001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 34 2 2 王坤庆104104010002 教育学原理 51 3 1 涂艳国104104010003 教育科研方法论 51 3 1 郭元祥104104010501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51 3 1 蔡迎旗104104010502 儿童发展理论与心理实 验 513 2 张 莉学位课 学位专业课104104010503 幼儿园课程研究 51 3 2 孙民从104104010504 儿童早期学习与干预 51 3 2 蔡迎旗104104010505 儿童游戏研究 34 2 3 吴 航1104104010506 学前教育经济与政策 51 3 3 蔡迎旗104104010504 儿童早期学习与干预 51 3 2 蔡迎旗104104010506 学前教育经济与政策 51 3 3 蔡迎旗2104104010507 学前教育管理研究 34 2 2 王 雯104104010508 中国画艺术欣赏与创作 51 3 2 尹维新104104010509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 34 2 3 孙民从3104104010505 儿童游戏研究 34 2 3 吴 航104104010504 儿童早期学习与干预 51 3 2 蔡迎旗104104010510 学前儿童教育心理研究 34 2 3 张 莉指定选修课研究方向4104104010509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 34 2 3 孙民从104104010511 儿童艺术教育专题(美 术和音乐)34 2 4 尹维新秦 艳104104010901 特殊教育基本理论 51 3 3 邓 猛任 意 选 修 课 104112040304 教育统计研究 51 3 4 翟天山徐 虹104104010101 德育原理 51 3 4 杜时忠104104010303 中外教育思想史 51 3 4周洪宇喻本伐杨汉麟104104010103 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研究 34 2 3 涂艳国104112040301 教育管理原理 51 3 3 孙绵涛104112040302 教育经济学 51 3 2 范先佐104104010110 教育法学专题研究 51 3 2 李晓燕104104010202 教学原理 51 3 2 陈佑清104104010104 教育哲学研究 51 3 4 王坤庆104104010105 教育社会学 51 3 3 董泽芳00014 教学实践 1 3、4、 5 蔡迎旗等实践环节00015 学术活动 1 3、4、 5 蔡迎旗 等发展心理学 1 张 莉学前教育原理 2 蔡迎旗补修课学前教育课程 1 孙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