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ppt

F****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18KB
约44页
文档ID:97480419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ppt_第1页
1/44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一、安全气囊的概念,Supplemental Restraint Safe Air Bag System ——辅助防护安全气囊系统 ——SRS气囊系统 公安部和交通部规定:自1993年7月1日起,所有轿车和中小客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三、SRS气囊的功用,汽车碰撞形式:一次碰撞、二次碰撞 一次碰撞——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 二次碰撞——一次碰撞后,驾驶员和乘员受惯性力作用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或仪表台等构件发生的碰撞-—遭受伤害的主要原因SRS气囊功用示意图,图14-1 汽车遭受正面碰撞时SRS的作用情况 (a) 驾驶席气囊;(b) 驾驶席与乘员席气囊;1-驾驶员;2-前排乘员 当汽车遭受碰撞时,在驾驶员与方向盘或乘员与车内构件之间铺垫一个气垫,利用气垫上小孔的排气节流作用来吸收碰撞产生的动能,从而减轻人体遭受伤害的程度四、安全气囊SRS的组成,,图14-2 SRS零部件安装位置,(二)安全气囊SRS控制电路,,,图14-3 安全气囊SRS控制电路,五、电子控制安全气囊SRS的分类,,按功用分类: 正面SRS气囊系统--保护头部、胸部 侧面SRS气囊系统--保护颈部、腰部 按数量分类: 单SRS气囊系统——驾驶席气囊 双SRS气囊系统——驾驶席和前排乘员席两个气囊 广州本田雅阁ACCORD轿车、市民CIVIC轿车 丰田佳美Camry、马自达Mazda626、929型轿车 多SRS气囊系统——3个或3个以上气囊 瑞典沃尔沃VOLVO850、960型轿车;奥迪A6;别克 无论气囊数量多少,均可采用一个SRS ECU控制。

第二节 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一、安全气囊控制原理 二、安全气囊动作过程 三、安全气囊有效范围,一、 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原理,图14-4 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原理 碰撞→碰撞传感器和防护传感器触点闭合→点火器点火→点火剂(引药)爆炸→充气剂(叠氮化钠固体药片)受热分解释放氮气→气囊膨开形成气垫→保护人体二、 安全气囊动作过程,图14-5 安全气囊系统SRS动作时序 (a) 10ms后;(b) 40ms后; (c) 60ms后;(d) 110ms后 博世(Bosch)公司在奥迪Audi轿车上试验研究表明:当车速50km/h与前面障碍物相撞时,气囊动作时序: (1)碰撞10ms后,点火剂引爆产生热量,充气剂分解,驾驶员未动作(图14-5a) (2)碰撞40ms后,气囊充满,体积最大,驾驶员前移,(图14-5b) (3)碰撞60ms后,乘员头、胸压向气囊,气孔排气节流吸收碰撞动能(图14-5c) (4)碰撞110ms后,气体逸出,人体复位,恢复视野,(图14-5d) (5)碰撞120ms后,危害解除,车速降零 (人眨一次眼时间:约为200ms左右 ),气囊动作过程与经历时间的关系,(1)碰撞10ms后,点火剂引爆产生热量,充气剂分解,驾驶员未动作(图14-5a) (2)碰撞40ms后,气囊充满,体积最大,驾驶员前移,(图14-5b) (3)碰撞60ms后,乘员头、胸压向气囊,气孔排气节流吸收碰撞动能(图14-5c) (4)碰撞110ms后,气体逸出,人体复位,恢复视野,(图14-5d) (5)碰撞120ms后,危害解除,车速降零 (人眨一次眼时间:约为200ms左右 ),三、安全气囊有效范围,图14-6 安全气囊有效范围 正面气囊引爆条件 (1)正前方±30°角; (2)纵向减速度达到某一值(减速度阈值)。

气囊不能引爆的无效范围,气囊无效范围: (1)碰撞超过斜前方±30°角时; (2)遭受横向碰撞时; (3)遭受后方碰撞时; (4)绕纵向轴线侧翻时; (5)纵向减速度未达到设定阈值时; (6)正常行驶、制动或路面不平行驶时 减速度阈值设定:根据SRS气囊性能设定 美国气囊按驾驶员不戴安全带设计,气囊体积大、充气时间长,减速度阈值较低,汽车在较低车速(12~22km/h)碰撞时,气囊就会引爆 在日本和欧洲气囊按驾驶员戴安全带设计,气囊体积小、充气时间短,减速度阈值较高,汽车在较高车速(19~32km/h)碰撞时,气囊才能引爆第三节 气囊控制部件结构原理,一、碰撞传感器 二、SRS控制单元 三、SRS指示灯 四、SRS气囊组件 五、线束连接器及保险机构,一、碰撞传感器,1、滚球式碰撞传感器 2、滚轴式碰撞传感器 3、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 4、水银开关式碰撞传感器 5、电阻应变计式碰撞传感器 6、压电效应式碰撞传感器,(一)滚球式碰撞传感器结构,结构:图14-7 滚球1:感测惯性力或减速度的大小,可在导缸3内移动或滚动 磁铁2:永久磁铁 导缸3: 触点4:两个固定不动,分别与传感器引线端子连接 壳体5:印制有箭头标记,指示安装方向,(二)滚球式碰撞传感器原理,图14-8 滚球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a) 静止状态;(b) 工作状态 静止时:滚球被吸向磁铁,触点断开(图a) 碰撞时(惯性力大于磁铁的吸力时):滚球左移,触点接通(图b),接通SRS气囊点火器回路。

一)滚轴式碰撞传感器结构,止 动 销1: 滚 轴2: 滚动触点3:固定在滚轴部分的片状弹簧上,并可随滚轴一起转动 固定触点4:与片状弹簧6绝缘固定在底座5上,并与传感器另一个引线端子连接 片状弹簧6:与传感器一个引线端子连接,一端固定在底座5上,另一端绕在滚轴2上 底 座5:,(二)滚轴式碰撞传感器原理,图14-9 滚轴式传感器结构原理 (a) 静止状态;(b) 工作状态 1-止动销;2-滚轴;3-滚动触点;4-固定触点;5-底座;6-片状弹簧 静止状态时:滚轴在片状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滚向止动销一侧,触点3、4断开状态 遭受碰撞时(惯性力大于片弹簧弹力时):滚轴滚动,触点3、4接通,图6-12b所示,接通SRS气囊点火器回路一)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结构,偏 心 锤1、8:偏心安装在偏心锤臂2、15上 偏心锤臂2、15: 转动触点臂3、11:两端固定有触点6、13, 转动触点 6、13:随触点臂转动 固定触点10、16:绝缘固定在传感器壳体上,用导线与端子7、14或5、17连接 复 位 弹 簧 19:挡 块9:壳 体4、12:,(二)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原理,图14-11 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工作原理 (a) 静止状态;(b) 工作状态 静止状态时:弹簧使偏心锤与挡块接触,转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断开(图14-11a) 遭受碰撞时(偏心锤惯性力矩大于弹力力矩时):偏心锤转动,转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图14-11b),接通SRS气囊点火器回路。

一)水银式碰撞传感器结构,水 银1:良导体,导电性能好 电 极 5、6: 壳 体2: 密封螺塞7: 密 封 圈4:,(二)水银式碰撞传感器原理,图14-12 水银开关式传感器结构 (a) 静止状态;(b) 工作状态 1-水银(静态位置);2-壳体;3-水银(动态位置);4-密封圈;5-电极(接点火器);6-电极(接电源);7-密封螺塞;F1-水银运动方向分力;F2-惯性力;α-水银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发生碰撞时:减速度使水银产生惯性力,分力将水银抛向电极,使两个电极接通,从而接通气囊点火器电路一)安全气囊控制组件(SRS ECU)结构,图14-13 Lincoln City轿车SRS ECU的结构 1-能量储存装置(电容器);2-碰撞防护传感器总成;3-传感器触点;4-传感器滚轴;5-四端子插座;6-专用CPU;7-SRS ECU插座,(二)安全气囊控制组件(SRS ECU)电路,图14-14 SRS ECU电路框图,(三)本田轿车气囊(SRS ECU)电路,,三、SRS(AIR BAG)指示灯,形式:SRS、AIR BAG图形 位置:仪表盘面膜下面 功用:指示SRS状态;显示故障代码。

四、SRS气囊组件,驾驶席气囊组件 乘员席气囊组件,(一)驾驶席SRS气囊组件,装饰盖2:表面模压撕纹1 减小气囊膨开阻力 气 囊3:聚酰胺织物 (如尼龙) 降落伞形式折叠成包 背面排气孔2~4个 气体发生器4:充气 (图14-17) 点火器引线5:,(二)气体发生器(充气器),壳 体:冷压成一体,内装充气剂、滤网和点火器 上盖1:制有若干个充气孔2 下盖3:制有安装孔4 充 气 剂4:叠氮化钠NaN3固体药片 无色六方形晶体,有剧毒!约300℃时分解 金属滤网2:过滤渣粒 点 火 器5:电雷管(图14-19),(三)点火器,药 筒2: 引爆炸药1: 电 热 丝4: 引 药3:起爆药(叠氮化铅Pb(N3)2) 电 极10: 引出导线7: 工作情况:电热丝通电迅速红热,引爆引药,炸药瞬间爆炸产生热量,药筒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并冲破药筒,使充气剂受热分解,释放氮气充入气囊使其膨开四)乘员席SRS气囊组件,图14-20 乘员席SRS气囊组件结构 1-点火器引线;2-饰盖撕印;3-气囊饰盖;4-SRS气囊; 5-手套箱;6-空调风向开关;7-仪表台;8-气体发生器,五、线束连接器及保险机构,防止气囊误爆机构--2、5、8 电路连接诊断机构 --1、3、7、9 连接器双重锁定机构--5、8 端子双重锁定机构---1~9 螺旋线束,(一)防止气囊误爆机构-短路片,功用:连接器拔开时,将点火器一侧插头或插座的两个引线端子短接。

正常连接时,绝缘壳体将短路片向上顶起(图a),电热丝电路正常连接 连接器脱开时,短路片将点火器一侧插座(或插头)的引线端子短接,电热丝与短路片构成回路(图b)二)电路连接诊断机构-诊断销,功用:监测传感器和电脑的连接器是否可靠连接 传感器电阻为无穷大时,连接不可靠(图a) 阻值等于并联电阻阻值时(丰田车系=755~885):连接可靠(图b),(三)连接器双重锁定机构,功用:锁定连接器插头与插座,防止连接器脱开 插头上:设有主锁和两个凸台(图a) 插座上:设有锁柄能够转动的副锁 当主锁未锁定时,插头凸台阻止副锁锁定——图a 当主锁完全锁定时,副锁锁柄方能转动并锁定——图b所示 当主锁与副锁双重锁定后,插头与插座连接状态如图c,防止插头与插座脱开四)端子双重锁定机构,功 用:防止连接器端子滑动 锁定机构:连接器壳体上的锁柄、分隔片 锁 柄:一次锁定机构,防止端子沿引线轴线方向滑动; 分隔片:二次锁定机构,防止端子沿引线径向移动五)螺旋线束,图14-27 螺旋形弹簧与螺旋线束 1、3-线束插头或插座;2-螺旋形 弹簧;4-弹簧壳体;5-搭铁插头 气囊线束:黄色 螺旋线束:将线束安装在螺旋形 弹簧内,再安放到弹簧壳体内 功用:保证方向盘有足够地转动角度而又不致损伤驾驶席气囊线束, 电喇叭线束也安装在螺旋形弹簧内。

螺旋线束——螺旋弹簧——游丝——游丝弹簧 安装螺旋弹簧时,应注意其安装位置和方向,否则将会导致方向盘转动角度不足或转向沉重第四节 座椅安全带控制系统,图14-28 凌志LS400型轿车辅助防护系统零部件位置 1-SRS指示灯;2-右前碰撞传感器;3-乘员席SRS气囊组件; 4-SRS ECU;5-右座椅安全带收紧器;6-左座椅安全带收紧器;7-驾驶席SRS气囊组件;8-螺旋线束;9-左前碰撞传感器,一、座椅安全带收紧器结构,图14-29 安全带收紧器结构原理 1-导管(气缸);2-活塞;3-充气剂(叠氮化钠药片); 4-引爆炸药;5-电热丝;6-线束插座;7、9-通气孔;8-气体发生器;10-钢丝绳;11-气体,二、座椅安全带收紧器电路,图14-29 凌志LS400型轿车SRS电路框图,三、座椅安全带收紧器工作状态,图14-31 安全带与气囊控制系统工作情况 在8ms内能将安全带收紧10~15cm,本章结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