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红色经典话剧剧本(通用10篇) 第1篇: 红色经典话剧剧本 时间:1935年秋 地点:长征路上,一望无际的草地 人物:炊事班长(近四十岁,个儿高,背有点儿驼,两鬓斑白,皱纹满脸) 红军战士小梁(十七八岁,瘦弱有病) 小战士甲和乙(十二三岁,病弱交加,疲惫不堪) 第一幕草地夜话 画外音:1935年秋,红军进入草地 炊事班长奉命照顾三个病号 青稞面吃完了,战士们只好吃野菜、草根 一天,老班长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来了小鱼 (幕启,小战士们津津有味地喝着鱼汤 老班长坐在一旁慈祥地望着他们 ) 小梁:老班长,你怎么不吃啊? 班长:(摸摸嘴,回味似的)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老班长收拾好碗筷,下,从另一边上,小梁悄悄地跟上,老班长坐在草地上艰难地嚼着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 ) 小梁:(失声地)老班长,你怎么 班长:(支吾着)我,早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 扔了怪可惜的 小梁:不!我全知道了 班长:小点声,小梁 (搂过小梁,又指了指两个小战士睡觉的地方)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能再告诉别人。
小梁: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班长:不要紧,我身子骨还结实 (抬头望了望星空,良久)指导员把你们三人交给我时说,一路上,我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 再苦再累,也要把你们带出草地 我估摸着还要20天的路程,这20天,难熬呀!眼看你们一天天衰弱下去,真要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小梁: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点儿呀! 班长:唉,太少了 (轻轻摇头)小梁,弄点儿吃的太难了 有时候等了大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条蚯蚓做鱼饵,我不知翻了多少草皮 还有,我的眼睛坏了,一到夜里,找野菜得一棵一棵地摸 小梁:(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我看得见! 班长:不,咱们不是早分好了工了吗?再说,你病得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小梁:不 班长:(严厉地)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小梁张口无语,扑在老班长怀里哭了,幕落 ) 第二幕凝重的眼神(略) 第三幕最后的嘱咐 (幕启,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依稀可见。
近处,四个衣衫褴褛(l nlǚ)的红军战士围在一起 身后,是茫茫的草地和一行踩得稀烂的路) 老班长:(快活地)同志们,咱们快走出这草地了(指指远山) 我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 (说罢,拿针钩找水塘去了;小红军们快活地找野菜、拾干柴 ) 小梁:怎么老班长还没回来? 战士甲乙:啊?(有些慌乱)去找找! (老班长在水塘里昏迷不醒,鱼竿还握在手中 ) 小梁:我来钓鱼,你俩一个照顾老班长,一人赶紧生火 (终于钓到一条小鱼,赶忙熬鱼汤 ) 小梁:(伏下身)老班长,你醒醒!喝点儿鱼汤就会好的 (小红军甲乙跪在一旁哭泣 ) 老班长:(微微睁眼,盯着鱼汤)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 我不行啦 你们吃吧,吃了还要赶路,这二十多里路,一定要走出去! 小梁:老班长,你吃呀!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哭泣)! 老班长:(抚摸小梁的头)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手突然滑下去) 三个战士:(齐哭喊)老班长,老班长,你醒醒呀,醒醒呀! (小梁小心翼翼地包扎好鱼钩,放在贴身衣袋里,动作缓慢。
) 画外音又起:(小梁的声音)老班长,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把 这珍贵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瞻仰它,永远记住这金色的鱼钩,记住这峥嵘的岁月 (幕落) 第2篇: 红色经典话剧剧本 将传记片拍出新意是有点难度的 最大的难度自然是来自塑造传记人物本身,虽然允许适当的虚构,但整个剧情设置还是必须契合所表现人物的真实人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既要大胆,更要谨慎香港电影《阮玲玉》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创新 片头与片尾: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将片头与片尾和在一起讨论,除了考虑其完整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片头与片尾的处理上,导演有一定的考虑片头张曼玉与导演讨论的就是阮玲玉的死亡,她在最美丽的25岁时离开了我们结尾以阮玲玉的遗照作结,首尾呼应,仿佛就是阮玲玉的一生 片头做得很简单质朴,可是仍然难掩其精致以一组老照片起首 老照片带给观者最直接的是白云苍狗世事变迁的沧桑之感导演关锦鹏的声音入画,这里巧妙地将他给张曼玉说戏的片场纪实变成了最简洁最凝练的旁白这组照片是阮玲玉不同时期所拍电影的剧照,完全的纪录片的手法,奠定了影片的纪实风格 换句话说,它给观者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得从最开始大家就认定这部影片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我想,使用剧照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观者都是通过银幕认识阮玲玉的,她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三十年代老电影的代名词这些剧照将时间重新拉回到二三十年代 阮玲玉最美丽最美好的时光佳人已逝,真实鲜活的阮玲玉已难觅芳踪,然而她塑造的这些人物却仍然活在观者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有意思的是,片头中特意将阮玲玉前后两个时期拍摄的电影剧照分开展示,突出一种对比的作用前期从造型上来看,都是一些雷同的角色,按照导演的话来说就是 花瓶 角色;而在后期中,阮玲玉的扮相明显丰富了起来:高贵的、底层的、忧愁的、苦难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入联华公司确实改变了阮玲玉的一生,她在表演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成就也越来越高,成了真正的 默片女王 ;但与此同时,她的人生轨迹也渐渐偏离了正常的道路 阮玲玉的扮演者张曼玉素颜出现在片头中,导演问她想不想像阮玲玉一样经过半个世纪还被人们记在心里张曼玉将自己跟阮玲玉做了对比,说阮玲玉在自己最光辉最辉煌的时候离去现在已经是一个神话了 正因为扮演者是张曼玉,正因为她所扮演的是阮玲玉,才会出现这样一个别致的片头:这是两个极为相似的女子,阮玲玉前期一直被当做是花瓶,而当时的张曼玉正顶着 花瓶 的头衔;阮玲玉因被冷落只得离开明星转入联华,而当时的张曼玉因为出演这部戏饱受公司和舆论的质疑;阮玲玉生前被两个男人玩弄最终选择自杀,而当时的张曼玉被男友公开情书,身心俱疲。
这样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片头是不是也是一种对话呢,是阮玲玉和张曼玉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层对话,是导演为这两个如此美好却充满悲伤的女子特意创造的一次对话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当导演说起阮玲玉曾被评论为 花瓶 时,张曼玉立刻接道 那不是很像我 那一刻,她脸上一闪而过的是同病相怜和尴尬自嘲 阮玲玉最终还是死了在她最辉煌的时候她再一次选择了自杀其实安眠药并没有要了她的命,是几次转院耽误了治疗时机对此,影片并没有加以赘述,只是定格在了阮玲玉最美丽的时刻这个悲惋绝望的女子在临死前还是不甘心,还是要问一句: 你有没有爱过我? 结尾的处理很意识流葬礼其实是从联华的欢送事件晚会就开始的阮玲玉去吻了每一个跟她有过合作的导演,他们是她在艺术上最好的朋友而这些人,也是阮玲玉的葬礼上最悲痛的人群之一他们在艺术上可以与她相伴,然而终究没办法拯救她多舛的命运 这个晚会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晚会上的人在当年却并不都是一一到场的至少至少,是缺了蔡楚生的但是,包括剧组人员、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希望是这样的一种局面:阮玲玉在她死之前见到了所有她深爱的朋友那个晚上的阮玲玉确实光彩照人,她穿了最喜欢的旗袍,在晚会上与众人一一亲吻。
没有人料到这个女子竟是在与大家告别! 她的葬礼的呈现,是现实与戏剧情境真正地交融的一个片段一边是吴永刚导演垂头悲痛,我们却听到了关锦鹏导演喊: 卡 ;一边是费穆导演说着自己对阮玲玉的看法,旁边的工作人员却在帮张曼玉补妆事实上,联华曾将阮玲玉的葬礼拍摄成像,被誉为是最美丽的葬礼也许导演也想重演但是的情景,只是,阮玲玉这样美好的女子,再也回不来了 特别的多角度叙事:多面阮玲玉 影片的叙事是多重的,并不再是单一的叙事角度我们所接触到的阮玲玉也是多重的,有当时事件参与者(如黎莉莉、陈燕燕)眼中的阮玲玉,有资料撰写者(如沈寂)眼中的阮玲玉,有导演(关锦鹏)眼中的阮玲玉,还有演员(张曼玉)眼中的阮玲玉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就不同的事情讲述他们所知道的阮玲玉,真实与否已经不再是重点,我们从他们的话语中看到的是一个丰满完整的阮玲玉 半个多世纪以来,凡是涉及阮玲玉的影视剧作品莫不是将视角对准了她和张达明、唐季珊之间的情感纠葛 《阮玲玉》自然也一样,但又不一样情感纠葛固然是重点,但影片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去评判仲裁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包括阮玲玉和蔡楚生之间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的爱情。
无论阮玲玉在银幕上再怎么风光,她毕竟是个女子,也渴望爱情,渴望被人爱张达明是她的初恋,也是伤她最深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张达明从物质到精神通通依赖阮玲玉,不仅如此,他屡次三番地伤透了阮玲玉的心再坚强的人也会累的,也会想要摆脱的;唐季珊适时地出现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时候,不管出现的是谁,阮玲玉都会接受的她太想被人照顾了,她太想摆脱张达明了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阮玲玉作为 默片女王 的地位这是叙事的一大重点,也是创新的一大亮点其中重点涉及到的影片有九部,几乎涵盖了阮玲玉银幕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对于这九部影片的展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部戏都可以看出,阮玲玉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初的《野草闲花》,为了拍好母亲咬破手指喂血给小宝宝喝,阮玲玉在一个风雪夜躺在雪地里感受剧情;《城市之夜》,剧情与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极为相似,阮玲玉一度很难突破,但最终她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最精彩的表演;《香雪海》《新女性》中,她极为认真,加之本来就心事重重,以至于入戏太深痛哭不止 而与此同时,阮玲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在发生很大的转变她演惯了旧社会的女性,上流社会的,底层社会的,高尚的,风尘的,这些角色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卜万苍导演在筹划拍摄《三个摩登女性》的时候,他没有贸然启用阮玲玉但是这一次,阮玲玉主动出击了:她要求饰演女工周淑真《三个摩登女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阮玲玉也因此扩宽了戏路 阮玲玉在联华期间,几乎与联华的每一位导演都有过合作,并且还不止一次她一直以为是联华及各位导演成就了她;其实,是她成就了这些年轻人,她让他们构想中的人物成为现实,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所以,他们是挚交 自片头至片尾,始终有一条线将所有的情节牢牢地 捆绑 在一起,这就是影片的主题曲《葬心》: 。